-
專訪|蘇枕書《春山好》:一個醒來的京都
她長居日本京都北白川畔的山中,從避居春山,到懷抱春山。
-
黃燈:一位二本高校老師眼中的“人生褶皺”
“二本學生”“小鎮青年”等話題的持續發酵,讓黃燈這個名字再次映入公眾的眼簾。
-
重新生長——三位作家和他們的扶貧故事
他們是誰? 千里之外遇見者的人生,大時代里的小人物 二十年多前,楊遙大學畢業,在家鄉山西當鄉村教師。
-
錢鍾書先生怎樣選詩讀詩?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曾載一樁舊案: 毛選翻譯委員會的工作于一九五四年底告一段落。
-
志鳥村:沒看過開顱手術,怎么敢寫醫療文
志鳥村的新作《大醫凌然》目前正在起點中文網連載,這是一個典型的行業文,講述醫學生凌然從畢業進入醫院到最終成為一個優秀醫生的故事。
-
舞蹈劇場《沈清傳》:舞之靈動,情深義重
瑩藍色的舞臺燈光下,巨幅綢帶代表的大海意象拉開帷幕,俏皮可愛的小姑娘躍然起舞,拄著拐杖的盲者陪伴在旁,對她疼愛有加,這是幼年的沈清和她的盲父。
-
孔亞雷x范曄x淡豹:焦慮及其所創造的
中國小說中大膽動用人物的名字作為書名的并不常見。
-
露易絲·格麗克與閱讀的政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
黃燈x賈樟柯:二本畢業生能走多遠?
今年,“小鎮做題家”“985廢物”等詞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
-
羅周:撬開古典大門的年輕人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阿菩的中場戰事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汪暉、戴錦華對談: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讀陳映真
有這樣一位作家、思想家,作家王安憶稱“我從來沒有趕上過他,而他已經把時代拋在身后”,許知遠直言他是自己的偶像,“他的身上代表知識分子永不停息的批判精神,拒絕和時代潮流妥協”。
-
楊慶祥:叩擊無物之陣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孫頻:寫作者的內心氣質決定了小說的氣質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索耳《伐木之夜》:敘述者,聲音和小說的真實
我一直堅信小說的真實性建立在敘述者的腔調上,而不是細節的寫實。
2020-10-10
-
張怡微:我對故事的興趣遠遠沒有停止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張翎:通過寫作重塑故土的存在
“藻溪是我母親的出生地,那里留下了她的童年、青少年時期的許多印跡,那里埋葬著她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伯父伯母,還有許多她叫得出和叫不出名字的親戚。
-
約翰·契弗的短篇小說:永遠無法安放的游牧靈魂
上世紀80年代,大量優秀外國作家作品被譯介到中國,約翰·契弗是其中之一。
關鍵詞:  約翰·契弗《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2020-09-22
-
馬金蓮:寫作是我一生的摯愛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
-
張二棍:砰!好詩人應該是一個狙擊手
編者按 2020年,最早一批“80”后已經4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