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蘇枕書《春山好》:一個醒來的京都
她長居日本京都北白川畔的山中,從避居春山,到懷抱春山。
京都的自然環境、歷史建筑、庭院、繪畫、料理等等,都給人留下美好印象,讓人心向往之。談起京都,許多讀者也熟知蘇枕書,讀過她的《有鹿來》。如今,她仍客居京都,以一以貫之的對人間的溫情、對飲食和植物的珍重,以及對文化的執著去書寫,作品內核確乎是比之前更豐富有力。
蘇枕書新作《春山好》
蘇枕書新出版的《春山好》一書,記錄了她在京都十余年間的生活體驗與求知歷程。京都是她生活直接經驗的空間,是汲取、審視和思索的所在地。她結識不同的人,在由書、花、印刷、語言新知為媒介的對話中去認識別樣的力量。作家淡豹評價《春山好》是一份在京都寫就的當代日本社會氣氛和思想狀況的報告。書中穿插著許多抗爭者的畫像,在對這些抗爭者的觀察背后,是作者個人的覺醒。
她也經歷了自己患上抑郁癥的深淵時刻,那些神經暴露在體外、輕輕一碰就會受傷的時日。而她依然勇于切開自己層累的痛苦,堅持一顆追求真理的柔軟的心,嘗試從優雅、細膩、溫和走到勇于觸及灰色地帶。正如《卡夫卡日記》中所寫:“無論什么人,只要你在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只手擋開籠罩著你的命運和絕望……但同時,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
柔軟之中長出堅硬之石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之前也寫過關于京都的書,包括《京都古書店風景》《有鹿來》《京都如晤》《松子落》《歲華一枝》,《有鹿來》最為讀者熟悉。許知遠評價說,《春山好》是他期待看到的京都,它從美術館化的描述中醒過來。您覺得這個“醒過來”主要指的是什么呢,《春山好》中描繪的京都與您以往作品中的有什么不一樣,是在哪些方面醒來了呢?
蘇枕書:以前寫《有鹿來》時,下筆比較溫和,遇到一些“不那么美好”的話題,會下意識作模糊化處理。比如《有鹿來》開篇講過我曾有一個鄰居,是獨居老人,經常有一些奇特的行為,但并沒有細講到底是什么?!洞荷胶谩防镉忠淮螌懙剿?,這回不再掩飾:他經常光著身子站在窗邊,把清晨送報紙的阿姨嚇壞了,因而報了警——諸如此類。
好友曾說我寫文章有潔癖,不太愿意寫一些“難看”“不干凈”的內容,我承認這一點,因為我生活中也有點潔癖。我希望自己在寫作中能少一點“潔癖”,直視荒誕與殘忍。在某種語境中寫作時,寫作者或多或少會考慮哪些東西是不能直接言說的,在公開傳播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一些誤解,或受到攻擊。這種安全化的處理,固然使文字更光凈漂亮,但真實的內心也被藏到更深處。
彼岸的凈琉璃寺正殿
中國作家網記者:為什么產生了這樣的變化呢,為什么“醒”過來了?有讀者評價“柔軟之中長出堅硬之石”,對此您怎么看?
蘇枕書:可能是因為歲數大了,恐懼與彷徨變少了。少年時代寫作至今,最常聽到的評價是“溫柔”“婉約”——都是特別女性化的詞匯。這當然很好,但我希望自己不僅符合傳統道德的、令人愉悅的“溫柔”,希望自己能發出更多尖銳的聲音,盡管我現在依然躲在“溫柔”的盾牌之后。
中國作家網記者:寫作過程中有什么特別的故事嗎?是否遇到過瓶頸,怎么克服?
蘇枕書:《春山好》寫作過程很順暢。2019年12月19日,我在日記中記錄了新書的頭緒和大致章節結構。與后來成書的結構大致相同,內容稍有調整,有些想寫的后來并沒有來得及寫進去,最大的變化是當時還不知道后面疫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那么巨大的影響,所以實際寫作過程中也特意記錄了疫情影響下的京都生活。不過由于四月初已完稿,所以后面的緊急事態宣言等種種新變化并沒有來得及記錄,這一點有些微遺憾。
這本書的寫作過程前所未有的順利,可能是因為醞釀了許久的緣故,且結構也相對清晰,幾乎沒有遇到困難。這種感覺在《有鹿來》的書寫中也曾遇到過。說起來,《有鹿來》寫于我碩士畢業的那個初春,而《春山好》完成于我博士畢業的初春,都是某件事稍告段落的階段,因此心態較為從容。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在京都生活已經超過十年,如今的京都,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蘇枕書:意味著我日常的一切基礎,不過這是異鄉,始終非常清楚。所以態度較為游離。不過這里確實很適合讀書。每每在書庫,都會由衷感激。這里帶給我太多知識的刺激,讓我謙卑,也讓我更灑脫。
“用另一只手記下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
中國作家網記者:書中寫到了您遭遇性騷擾并為自己維權的經歷。這非常需要勇氣,您決定說出來、寫出來的原因是什么?
蘇枕書:關于這一點,如書中所說,我的確受到了當時國外反性騷擾運動的啟發和影響,如果沒有這樣的背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長期以來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感謝先驅者的啟蒙,他人的遭遇和痛苦喚醒了我,我認為自己有必要去這樣做,雖然過程充滿侮辱和痛苦。但如果我不說出來,這些侮辱和痛苦也依然在那里。我希望以后的年輕人可以有更友好的環境。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在書中提到林奕含、伊藤詩織和她的《黑箱》,還討論了一些女性命題。您覺得女性要如何在社會中擁有相對平等的地位,得到真正的尊重?
蘇枕書:單獨提某個性別可能會被認為是刻意制造對立,但我意不在此。我想女性還沒有足夠理想的平等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并不是因為我們做得不好、做得不夠。平等和尊重需要我們不斷的爭取和堅持,以各種方式。我不是很積極的活動參與者,大多數時候比較溫吞,也時常沉默,但沉默不意味著屈服和認同。我不是積極的行動者,這可能與我的性格和從事的職業有關,但我希望能通過文字傳遞某種態度和希望。
中國作家網記者:書中有提到,對于日本社會的公共問題,年輕人似乎變得更加沉默。您為什么會這么覺得呢,主要原因是哪些呢?
蘇枕書:原因非常多,與經濟蕭條(年輕人疲于奔命)、政治結構過于固化(年輕人發聲也沒有多大用處)、所謂的日本社會文化(不崇尚發聲而鼓勵沉默與忍耐)都有關系。
中國作家網記者:疫情對京都旅游業和其他經濟生產都產生了沖擊。那么現在京都的情況怎么樣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變化嗎?
蘇枕書:現在京都看起來仿佛一切如舊,只是海外旅游業大受影響,許多酒店和餐館難以維持,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也不小。但大家談起來,依然會很期待一切好轉后,國際間的交流再現活躍。
懷著溫柔之心,從幽暗走到光之中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的生活細節依然寫得很動人,“日用飲食”、“筍之佳味”,都是安靜美好的生活的樣子,您對飲食和植物的尊重,也能在您和友人、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中感受到。您覺得日用飲食、尋常生活對于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
廣村店里的泡菜
腌漬藤花
蘇枕書:有點慚愧地說,今年以來,我生活的大部分支出不是買書,而是買吃的。下班后在商場超市買些應季的食材回家做了吃,是獨居生活的莫大安慰。日常飲食、尋常生活對于生命而言是重要的基礎,我們短暫而難以預料的人生的每一天,都由它們支撐著。
中國作家網記者:書中提到您學韓語,去韓國旅行的經歷,您也談到在京都生活的在日朝鮮人。《春山好》的封面上寫著“追尋東亞人文的旅程”,東亞文化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呢?東亞文化在您個人的生命經驗和文化構成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足利市所見不多的舊書店
女兒節前后,菊雄書店櫥窗內與節令相配的畫卷
蘇枕書:長年以來,我一直關注和學習中國、日本的歷史與文化,但越學習越意識到朝鮮半島的歷史與文化對于理解中國與日本的歷史與文化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東亞三國手拉手”,也說明在許多人模糊的感受中,“東亞三國”是可以互相觀照與參考的整體,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文歷史當然也很感興趣,但是出于地利與資料入手之便,當然就近從朝鮮半島入手。“東亞文化”一詞可涵括的內容太多,以我的研究課題而言,我主要關注書籍和知識如何在東亞三國之間流轉;以個人興趣而言,我關注的是東亞地區歷史、語言、文學與文物。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在書中提到了諸多可愛的友人,《春山好》出版后您是否有與他們分享呢,或者討論文中的一些片段?朋友們有什么反饋嗎?
友人贈送蘇枕書的奈良山中的筍
蘇枕書:有呀,我給他們都送了書。
川端信阿姨給我寫了信,當中有一段說:“前些天收到你給我的新書,閱讀了與我有關的部分。因為都是漢字寫就,所以大概都看明白了。一邊看一遍想,呀,原來我說過這樣的話!再次思考了與你的交游,感慨萬端,心中溫暖?;叵氘斎张c你初相識,還是帶著稚氣的少女,如今已成長成這樣的青年,真令人感激?!?/p>
韓語班的奈南竟自己買了十多本,將書中與自己有關的段落翻譯出來,分送親戚友人。
蘇枕書
中國作家網記者:您的丈夫吳從周在序言中寫到“在直面現實的種種晦暗和艱難之后,依然抱持對知識和真理的信念,仍覺得春山尚好,便是足堪贊美的勇氣了”。這段話非常打動我。您想通過《春山好》這本書想傳遞給讀者們的是什么呢?
山色
蘇枕書:奈南曾問我,“春山好”是什么意思呀,為什么起這個名字呢?據說她的朋友們也很好奇,于是我給她翻譯了后記中的解釋。后來再見面,她告訴我,說友人們對這個題目的寓意都很感動?!霸谄D難的歲月里,我們懷揣著不安勉強度日。某一天突然看到窗外的群山,十分準時地換了顏色,山里的櫻花也開了。美麗的山色讓我們知道人的渺小,也安撫了人心中的不安,多好啊。一切都會過去,山色如約再綠,花會如約再開?!蹦文嫌萌照Z跟我這樣說,我仿佛是第一次聽到這段話一樣,也覺得感動。
“我理解得對不對?”她問我。
“你說得太好了,比我寫得更好。”我告訴她。
“真的么?我就是這樣跟朋友們解釋的,有人說,都快流眼淚了?!?/p>
那一刻我也感慨良多,這應該就是我想傳遞的情緒。(中國作家網記者 虞婧)
(照片由作者及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