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文學批評到批評史、當代文學批評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 吳俊  2022年04月06日15:32
      關鍵詞:文學批評

      文學批評、批評史和文學史及文學理論

      在一般的、宏觀的理解中,文學批評史可以或應該從屬于文學史的整體范疇。但文學史的慣常或歷來的內容構成,包括文學史的體例寫法,主體顯然都是文學作品及作家,文學史主要就是文學作品(構成的)歷史。批評史的脈絡和邏輯在文學史中的欠缺、模糊,大多應該說既非無意的輕視和忽視,也非刻意的歧視和貶低。文學史書寫的慣性路徑和經驗認知一向如此。只是從學科專業的角度觀察,或者從理論建構的學術需求考慮,甚至更深地由此聯系文學史的基本觀念形成、審美評價標準等展開探究和反思,就會發現批評史及其對于文學史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幾乎就是文學史構成的前提和條件。在學科觀念和學術實踐中,都有理由、也有必要充分評估批評史的獨特性及其地位。

      這首先和文學批評的基本特性與主要功能直接相關。從學術規范上看,文學批評是一種經驗性的審美闡釋和判斷。反言之,文學批評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理論概念和邏輯論述,也不是文學史意義上的價值評估。即文學批評是按照或出于文學審美的經驗基礎、具有直覺或感性動因的針對具體作品的直接判斷。從文學審美的活躍性、表現形態來看,文學批評更顯出非理論化的隨機性,也就是非規范性。文學批評見證和考驗的是批評家的審美經驗、審美判斷或境界、思想高度、精神向度,甚至包括了一點文學想象力的涵義,而并非主要或純粹意義上的學術理論水平。

      從對象范疇或論域上看,文學批評始于或主要體現為針對具體對象(作品、人物形象之類)的判斷,它的意義和價值范疇具有個案性的鮮明特點,即文學批評呈現和揭示的是特殊性的審美經驗判斷。因此,文學批評的有限性或可闡釋性甚至過度闡釋,往往在于或受制于對批評對象的認知程度或釋義面向。文學批評的實踐方式和路徑決定了自身結果和具體目標的限度或限制性。

      在此基礎上,從傳播和生產過程上對于文學批評的再生產性特點的理解就更加順理成章了。一切文學研究的基本資料(素材、原始材料)歸根究底就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也就是文學理論、文學史等學術生產活動所必需的生產原料。可以認為文學理論和文學史都是一種基于文學作品資源(或廣義文學現象)的再生產活動。文學理論再生產的方式、路徑、形態和結果,主要是概念和邏輯,是抽象思維的理性認知和判斷的過程,是訴諸一般原理的系統結構和體系建構,走向和歸屬于文學的通則和普遍性。文學史的功能主要是為文學作品(現象)建立具體的秩序和關系,并在此過程中同時進行作品評價。至于文學史和文學理論的關系,最簡單的一層應是前者為后者提供現象系譜的知識系統支持,后者為前者提供有關系譜和評價的專業認知及價值判斷的理論支持。可見兩者及其再生產性質和方式殊途異趣,又互聯相依。最終目標是建立一種獨立主體的完善而有效的學科學術體系。相比之下,因為缺乏歷史(系譜)和理論(觀念)的剛性規范,文學批評的整體形象和內在邏輯就顯得十分模糊而曖昧,隨機而不確定。

      文學批評的再生產性特點體現為資源再生性。文學批評雖說是對文學原始資源、原始資料(具體作品現象)的闡釋,具有文學(再)生產的程序功能,但自身并不因此成就獨立、穩固、明確的知識系統、邏輯體系、概念范疇,缺乏歷史化或理論化的高度學術性再生產程序。因此相對于文學理論和文學史,文學批評只能是一種具體的文學審美經驗表現、一種案例解析、一種特殊話語方式。在學術生產的意義上,文學批評既是一種文學再生產形式,同時仍然沒有改變自身作為文學生產基本資源的身份、地位、作用和價值。

      以上有關文學批評的審美經驗性(學術規范范疇)、個案特殊性(對象或論域范疇)、資源再生性(文學生產范疇)的基本分析和扼要闡釋,可以歸結為文學批評的整體(系統)不確定性以及在不確定性中闡釋和實現文學價值的人文涵義及意識形態可能性。尤其是從文學價值闡釋的意識形態博弈現象和過程的不確定性來看,文學批評的特殊性作用特別是其價值導向作用難以替代。

      文學批評史的意義和價值可以針對文學史和文學理論而言,同時也是針對文學批評而言的。文學批評可以經由概念和邏輯的方法抽象提升為文學理論,兩者的界限也隨之明確。文學批評也可以經由系譜化的方式進入文學史領域,但相對于文學作品的系譜,文學批評不能不屈居于文學史的次要、陪襯位置。實際上,文學批評的特點、作用和貢獻,不僅在于使文學理論獲得提升,而且更在于直接促使、幫助了文學史的系譜得以成立和完成。文學批評有必要、也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系譜——文學批評史將描述、闡釋、評價和定位文學批評的面貌和生態、意義和內涵、價值和貢獻以及文學史地位。批評史建立了有關文學作品的判斷經驗系統,文學史才能將之形成規范可靠、可檢驗的歷史系譜;文學理論將批評史的經驗系統邏輯化抽象提升至概念和觀念高度,也賦予了文學史價值判斷系譜的通則和靈魂;文學史包容也宏觀化了批評史,并將文學理論具體化、歷史化為相對感性認知的系譜。可見,文學批評史應該是、實際上也是文學生態鏈、學術生產鏈中的當然之義、必需環節。

      概括地說,文學批評和批評史是文學理論和文學史成立的實際條件或途徑。批評史就是作品、文學批評與文學史、文學理論之間關聯性現象和問題的一種歷史系譜研究。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及相關學科建設

      只有在當代文學史學術學科基本成勢成形之后,當代文學批評史才有可能借勢而出,異軍突起。當代文學批評史是從當代文學史的時代大勢潮流中獲得自身的學科專業覺悟而有了自立門戶的需求。寬泛地說,這只是進入21世紀后才發生的事。因此也就不難解釋,在史著現象上,各種當代文學史已經日見其多,但當代文學批評史仍是鮮見。

      當代文學的現狀大勢對于學科發展的導向和支持作用十分重要而深刻,可以說當代文學批評史就是因當代文學研究、當代文學史的大勢應運而起的;在學科規范、學科建設上直接上承了現代文學研究、現代文學史特別是現代文學批評史,更遠溯源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學脈遺產。正是有此時勢、借鑒、沿用、創制才抓住了學科建設的時代機遇,附驥于文學批評史的強大傳統之上,助成新興學科的學術增長方向。

      當代文學批評史面臨的情形,首先是學科合法性問題。當代文學批評史只是獲得了形式上的建立——尤其是新學科的合法性特別需要得到相應學術成果及水平的強力支持,以此才能真正達成學術學科共同體的廣泛認可。其次就是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學術水平問題。近年的當代文學批評史學科建設大致可以概括為:學科基礎的文獻系統、知識系統建設已經開始成形,能夠支撐批評史研究的學術展開;學術規范、學術范疇、學術邏輯、學術方法等體現和代表學術獨立主體地位的理論建設趨于自覺和完備;最重要的是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學術資源相對最為充分,發達的文學批評可謂批評史的基礎資源和學術生產資料,文學理論、文藝學等學科則能提供理論資源。再次應該就是有關學科制度上的實際設計問題。以高等院校為主的當代文學學科的設置和發展,直接帶動、助推了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協同發展和學術提升。這不僅體現為學術學科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因素的制度保障,根本上也是學科制度建設自身在系統性和整體性方面的完善和提升。從教學、科研、項目和評價多方面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反過來又作用于學科建設再生產性的整體增值效果。這是一種學術學科間互動雙贏的機制運作循環過程。可以預言作為學科(或專業方向)的當代文學批評史,將會越來越普遍地進入高校科研領域和教學課程體系。

      綜上所述,應該可以得出結論,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學術提升和學科建設正在腳踏實地、協同推進的不懈努力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