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坤》:用心講好西部故事
綠水青山草芬芬,方是人間好風光。
2024-09-19
-
陳崎嶸《遠方的山水》:講述“東西協作”動人故事
陳崎嶸的報告文學《遠方的山水——中國式現代化的浙江廣元東西協作實踐》(四川人民出版社),全方位展現了浙江和四川廣元東西協作實踐幾十年來所取得的成果,刻畫了兩地干部群眾的生動形象,展現了他們所結下的深厚友誼。
2024-09-19
-
河流盡情流淌
沒去過甘南,甘南的一種物像和人像卻印在腦海里。
2024-09-18
-
我散步,故我在
從人類歷史來看,物理學家總是能夠源源不斷地為大眾提供談資與話題,比如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玻爾、海森伯……他們的思想、情感世界甚至生活習慣等等是我們抵御乏味生活的養料。
2024-09-18
-
以文學筆墨描繪中秋佳節的魅力
傳統節日是一種情感記憶、心理積淀和文化認同。
2024-09-18
-
《似水流年,家鄉味道》:在回憶中安放心靈
《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流浪》及其姊妹篇《似水流年,家鄉味道》,匯聚了作者曾高飛近年來從百余篇散文隨筆中精心挑選的85篇佳作。
2024-09-18
-
病虎、怪事、瘋人——論李修文《猛虎下山》兼及文學中的歷史、文化、現實
緒論 李修文在新世紀初以小說集《心都碎了》(2000),長篇小說《滴淚痣》(2002)、《捆綁上天堂》(2003)走上文壇。
2024-09-17
-
關于散文的美學——《中國散文美學綜論》感言
陳勝樂著《中國散文美學綜論》于2024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
2024-09-17
-
《讀書的人》:一趟隨書而行的旅途
“《呼蘭河傳》寫于1940年。
2024-09-17
-
《習慣溫暖》:從訥謨爾河啟程的詩意尋找
羅振亞在揚子江詩學獎的獲獎感言中說:“寫詩、讀詩、品詩、評詩早已成了我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安身立命之本。
2024-09-17
-
《茶山》:在茶山遇見不老的靈魂
英國藝術家赫伯特·里德說過:任何好的藝術“總是包含著一定的奇異性”。
2024-09-16
-
楊繡麗新作《人間清白》:將文境化為詩境
楊繡麗的新作《人間清白》問世之后,受到了外界超乎尋常的關注。
2024-09-15
-
勃發璀璨的學術生命和一脈相承的精神依托
今年6月,仍然去了山西。
2024-09-14
-
《茶山》:在茶山遇見不老的靈魂
英國藝術家赫伯特·里德說過:任何好的藝術“總是包含著一定的奇異性”。
2024-09-14
-
今日批評家 | 張偉棟:如何讀一首詩
我的批評觀 如何讀一首詩? 張偉棟 在一次課程之后,我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讀一首詩?那時我初來乍到,剛登上講臺不久,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夏天的憂郁與永恒,空氣中熱浪無數次將我融化并使心神恍惚于明滅之際,輾轉于荒謬與真實之陡峭。
2024-09-14
-
今日批評家 | 陳濤:我對文學批評的幾點看法
我的批評觀 我對文學批評的幾點看法 陳 濤 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入職中國作家協會,一晃近20年。
2024-09-14
-
《如果根莖能說話》:聲音、氣息與結構
這是一首深情緬懷母親的詩,其情感、主旨既明確也顯豁,無須討論。
2024-09-14
-
《龍鳳歌》:鄉土空間的時代倒影與底層鏡像
胡學文在今年《鐘山》3-4期上連載發出35萬字的長篇新作《龍鳳歌》,作品延續著其歷來重視的現實品格,并繼續保持著知識分子審視世界的傳統。
2024-09-14
-
一條“掐頭去尾的大河”一段發人深省的歷史
繼三年前讀到卜鍵的《庫頁島往事》之后,他另一部關注東北區域歷史和東北亞諸國關系史的新作《黑龍江紀事:內河·界河·掐頭去尾的大河》(以下簡稱《黑龍江紀事》)又呈現在讀者面前。
2024-09-14
-
一個高尚而純粹的學人——喜讀《張少康文集》
在我的少年時代,時興背誦“老三篇”(今天的年輕人,猝然聞之,大約不知所云),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白求恩被形容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