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
      來源:紅旗文稿(微信公眾號) | 董學文  2021年09月18日07:07
      關鍵詞:文藝評論

      推動文藝繁榮發(fā)展,加強文藝評論工作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yōu)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chuàng)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近日,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可以說,推動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加強”二字,是其核心精神。也就是說,面對相當一個時期文藝評論對促進文藝繁榮的作用不突出,存在著明顯不足,甚或成為文藝整體發(fā)展“短板”的現(xiàn)象,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著力加強文藝評論工作是現(xiàn)實的需要,是文藝界面臨的重大任務。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加強文藝評論工作呢?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是一條重要路徑、關鍵路徑。

      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是牽動改變現(xiàn)有不理想的評論狀況的“牛鼻子”,是推進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質(zhì)量大幅提升的“關節(jié)點”,是增強文藝評論效能、營造健康評論生態(tài)的“關鍵一環(huán)”。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只有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才能起到導向正確和精神指南的作用;因為文藝評論要做到具有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就必然有一套科學的話語體系做支撐;因為開展專業(yè)而權威的文藝評論,其批評標準肯定是嚴格高尚的,是能夠把政治性、藝術性、社會反映和市場認可統(tǒng)一起來的;因為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勢必要從作品出發(fā),堅持嚴肅客觀的評價態(tài)度,秉持辯證的、實事求是的、以理服人的批評精神。換一種說法,開展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是改進評論文風,發(fā)揚中國特色評論威力,讓文藝評論更有水準更有銳氣的一條必由之路。

      當代中國的專業(yè)權威的文藝評論,指的是一種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的評論,或者說指的就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因為其他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評論,其專業(yè)性和權威性,顯然是達不到我們所希望的層次的。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即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比其他任何種類的文藝評論都是更專業(yè)、更權威的評論,或者說是比其他任何種類的文藝評論都更加徹底、更有說服力、更具影響力的評論。比如,馬克思對歐仁·蘇的小說《巴黎的秘密》的評論、恩格斯對大詩人歌德的評論、列寧對老托爾斯泰思想和作品的評論,就是杰出的典范。這是近現(xiàn)代文藝思想史所證明了的。

      前一段文藝評論工作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說一千道一萬,就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評論少了,能操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槍法的評論家少了,真正具有科學性、戰(zhàn)斗力和說服力的評論作品也少了。從某種程度上講,相當一批文藝評論被世俗的“人情”和“金錢”、被錯誤的“觀念”和“范式”所捆綁與侵蝕,文藝評論成不了反映文藝創(chuàng)作的“鏡子”與治病的“良藥”,起不了引導創(chuàng)作、提高審美和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有的甚至成為惡劣作品的“吹鼓手”。當年恩格斯批評德國批評家亞歷山大·榮克時曾說過:“簡直是沒有一個人沒有寫過好作品,沒有一個人沒有杰出的創(chuàng)作,沒有一個人沒有某種文學成就。這種永無止境的恭維奉承,這種調(diào)和主義的做法,以及扮演文學上的淫媒和掮客的癖好,真令人無法容忍。”這是經(jīng)典作家對文藝批評中沒有批評一種發(fā)人深省的警告。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都告訴我們,開展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是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最為根本、最為核心的東西。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既不是強調(diào)所謂“回歸本體懷抱”的評論,也不是簡單地宣稱所謂“文采飛揚”的評論;既不是頗具片面性的所謂“道德”的,也不是所謂抽象的從“‘人的’尺度”出發(fā)的評論。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明確指出,他們的批評是“從美學觀點和史學觀點,以非常高的亦即最高的標準”進行的評論。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則是要求“政治和藝術的統(tǒng)一,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革命的政治內(nèi)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tǒng)一”的評論,則是主張“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的評論。這樣一種特有的文藝評論方式,是奠基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基礎之上的評論,本質(zhì)上是一種充滿了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的評論。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不是站在狹隘“個人”或“自我”立場上的評論,而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為人民大眾贏得美學利益和藝術權利的評論,是將文藝作品同歷史和時代、同工人階級使命、同作家世界觀聯(lián)系起來考察的評論,是把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統(tǒng)一起來加以分析的評論,是把評論客體放到更廣闊的范圍內(nèi),放到周圍事物的復雜關系之中,秉持公心,“好處說好、壞處說壞”的評論。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的這些特點,倘套用經(jīng)典作家的話來概括,那就是把“自覺的辯證法”唯物主義地運用到文藝對象上來的評論,是“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的評論,是“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的具有“批評精神”的評論。這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具有無窮魅力和真正權威的秘密所在。

      的確,“權威”和“自治”這兩個范疇是相對的,它們的應用范圍隨著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是會有所改變的。但是,倘若有人閉眼不看使權威成為必要的種種事實,“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力圖廢除文藝評論的權威性,主張文藝評論要“多元化”、“自由化”,認為文藝評論“怎么說都行”、“想咋說就咋說”、“怎么有利就怎么說”,如此一來,文藝評論本該承擔的“引導力”和“說服力”,本該具有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本該尊重的“藝術規(guī)律”,也就無形中給消解殆盡了。于是乎,評論界的“圈子”批評、“人情”批評、“抬轎”批評、“廣告”批評、“拔高”批評、“粉絲”批評、“撫摸”批評、“紅包”批評、“酷惡”批評、“虛無”批評,等等,就乘勢而上,大行其道,使文藝評論失去了正確的理論指導,使文藝評論的功能和風氣備受詬病。這個教訓是值得深刻反思檢討和認真汲取的。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有許多重要論述,明確主張“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不能都是表揚甚至庸俗吹捧、阿諛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yè)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他指出:“文藝批評褒貶甄別功能弱化,缺乏戰(zhàn)斗力、說服力,不利于文藝健康發(fā)展。”文藝評論要“敢于向炫富競奢的浮夸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文藝評論若是“一點批評精神都沒有,……那就不是文藝批評了”!“有了真正的批評,我們的文藝作品才能越來越好”。習近平總書記對為什么要開展文藝批評、如何加強文藝評論、重點防止什么傾向,講得非常透辟、深刻、徹底,文藝評論工作者須認真加以領會和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恢復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的學風,抓住了文藝評論的真諦,在新時代語境下給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理論增添了新的元素和內(nèi)容,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理論的最新表達,是創(chuàng)造性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觀,是當前我們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最根本的保障和遵循。文藝評論工作者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的指示精神,跟上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把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絕不能光是口頭贊同,而沒有實際行動;絕不能當“開明紳士”、“好好先生”,窒息文藝批評的風骨和靈魂;更不能把“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變成“文藝批評要的就是不批評”,閹割馬克思主義原則,使文藝評論成為歪風邪氣與虛無主義的“保護傘”和“避風港”。對于作家藝術家來說,絕不能采取輕蔑或無視的態(tài)度,而要敢于面對評論,“以敬重之心待之,樂于接受批評”;對于文藝管理者來說,則要積極允許評論、鼓勵爭鳴、引導輿論、組織討論。這樣,文藝評論才能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營造出文藝健康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毋庸諱言,我國文藝評論目前的狀況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其具體表現(xiàn)是,專業(yè)權威的有公信力的文藝評論還不多,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xiàn)象、思潮敢于“亮劍”、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勇于表明立場的評論還很稀缺,善于“剜爛蘋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的文章也還較少,文藝評論陣地建設還處于單薄脆弱階段,高水平的文藝評論隊伍還需進一步抓緊培養(yǎng)。所有這一切,都折射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重要論述繼續(xù)引向深入的極端重要性,折射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文藝評論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的極端重要性。

      (作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