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云發布典禮在京舉辦
      來源:中國文藝網 |   2022年01月14日07:17
      關鍵詞:文藝評論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重要指示批示,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和“做好文藝評論工作激勵”的具體部署,根據中宣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文聯《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實施方案》以及中國文聯加強改進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座談會部署安排,2021年7月,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啟動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2022年1月13日,推優云發布典禮在京舉行。

      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云發布典禮現場

      嘉賓現場向優秀作者代表頒發青銅“啄木鳥杯”和榮譽證書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耀鵬,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路侃,副主席王一川、尹鴻、向云駒、李樹峰、張德祥、茅慧、周海宏,中宣部文藝局理論文學處處長胡友筍,以及支持“啄木鳥杯”推優工作的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出席云發布典禮。董耀鵬、夏潮等現場向優秀作者代表頒發青銅“啄木鳥杯”和榮譽證書。徐粵春介紹本屆推優情況,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楊曉雪宣讀《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關于表彰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的決定》。云發布典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高澤民擔任司儀。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學術事業部副主任蔣文博,《文藝研究》雜志主編金寧,南方周末報社圖片總監李楠,廣州博爾赫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文藝總監鄺以明,安徽大學文學院19級博士研究生吳長青等作為優秀著作、長評、短評作者代表發表感言。

      “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涵蓋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以及藝術學理論等領域,旨在推出優秀文藝評論作品,激勵文藝評論工作者,推進全國文藝評論創新和繁榮,促進文藝事業健康發展。活動每年舉辦一次,2016年至2020年已成功舉辦五屆。

      本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作品報送以單位推薦為主,在此前設立的年度優秀文藝評論著作、年度優秀文藝評論文章(長評)兩個項目基礎上,增加了年度優秀文藝短評文章項目。此次推優共收到報送作品548份,其中著作62部、長評307篇、短評179篇。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秉承堅持導向、注重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經過初評、復評、終評,并報中國文聯批準,最終推選出年度優秀文藝評論著作5部、長評文章20篇、短評文章10篇。

      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評委代表、優秀作者代表、入圍終評作者代表、新聞媒體記者以及線上嘉賓等參加了云發布典禮活動。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屆推優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全程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云發布”,各地優秀作品作者、參評作者及眾多網友等在線同步見證了發布盛況。

       

      第六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名單

      (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

      年度優秀文藝評論著作5部:

      作品:《電影工業美學研究》

      作者: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

      出處:中國電影出版社,2021年1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視聽藝術委員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對電影工業美學理論進行體系性建構的專著。該書緊密關注中國電影現實,以兼顧歷史與當下,融合理論與實踐的開闊視野以及超越工業/美學的立場,回應了電影生產與理論發展中諸多重要問題,建構起一套關于電影全產業鏈生產實踐的工業美學理論框架,也是一種適于闡釋電影生產的學術話語和知識體系。該書既有嚴謹的理論探索,也有鮮活的批評實踐和細致的案例解剖,體現了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品:《書寫“中國氣派”:當代文學與民族形式建構》

      作者: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系黨委書記、教授

      出處: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薦單位:《文藝理論與批評》

      專家推選意見:本書是一部縝密豐厚的研究1940-1970年代人民文藝歷史經驗的著作。全書首次從民族形式角度重構了當代中國文學前30年發生和展開的過程,并將這種考察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社會主義新中國塑造關聯在一起。該書通過深入分析趙樹理與《三里灣》、柳青與《創業史》、周立波與《山鄉巨變》以及毛澤東詩詞等六個經典個案,呈現出當代文學書寫中國氣派的具體方式和不同脈絡。

      作品:《從“觀看”到“觀念”》

      作者:李楠,南方周末報社圖片總監、高級編輯

      出處:浙江攝影出版社,2021年1月

      推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作者以資深圖片編輯的專業視野和學術積累,以攝影創作的觀察所得為線索,將從“觀看”到“觀念”的中外諸多攝影理念與攝影藝術屬性融合起來,將攝影作為一種活躍的圖像生產機制和當代視覺媒介進行系統考量,針對現實創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反思和梳理。本書既有鮮明的社會立場和縝密的論述邏輯,又有豐富的現象剖析與務實的方法討論,見解新穎獨到,對攝影藝術創作有多維度的深刻啟發。

      作品:《日本四大美學家》

      作者:李新風,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出處:中國文聯出版社,2021年3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聯出版社有限公司

      專家推選意見:本書緊緊圍繞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這一主題,選擇日本近現代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美學家大西克禮、植田壽藏、竹內敏雄、今道友信進行研究,清晰勾勒出社會轉型過程中日本近現代美學的演進脈絡,對研究中國近現代美學發展歷程具有參照意義,對中國美學界思考和處理社會轉型過程中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具有積極借鑒價值。

      作品:《說唱文學文獻學述略》

      作者:苗懷明,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4月

      推薦單位:中國曲藝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書首次站在學科建設的高度,基于二十世紀中國現代學術發展演進的大背景對海內外中國說唱文藝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深入的梳理和總結,為中國說唱文藝研究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學術空白,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全書視野開闊,資料翔實,內容完備,是近年來中國說唱文藝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成果。

       

      年度優秀文藝長評文章20篇:

      作品:《中華曲藝如何再創時代新經典》

      作者:鮑震培,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出處:《中國文藝評論》,2020年7月

      推薦單位:中國曲藝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從中華曲藝經典的編寫工作切入,指出曲藝經典的原創性、地域性、民族性、互文性和藝術性等特征,并強調重視“互聯網+”時代曲藝經典的傳播與傳承和當代曲藝創作的人民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要求。文章行文流暢,貫通古今,對曲藝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作品:《父親:作為一種文學裝置——理解雙雪濤、班宇、鄭執的一種角度》

      作者:叢治辰,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出處:《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年7月

      推薦單位:《北京文學》

      專家推選意見:“東北三劍客”的出現,一時蔚為大觀,作為一種癥候,文學界普遍認為這是東北文學復興的表征。本文另辟蹊徑,用柄谷行人的風景/裝置說,對三人敘事中的父子關系、敘事及抒情功能、將父親“作為一種外部風景”裝置的性質,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評論,是評價“東北三劍客”文章中的佼佼者。

      作品:《試析抗疫戲劇創作三道難題》

      作者:鄧添天,四川省劇目工作室編輯部主任

      出處:《四川戲劇》,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針對抗疫題材劇在創作上的難題展開探討,對創作熱門題材有清醒的認知。作者通過對中外戲劇、今昔戲劇的反思,提出戲劇創作選擇真實素材進行創作時,理念如何有效轉化為戲劇這一理論問題,直面困難且探索突圍之道。文章觀點明確、論述清晰,有現實針對性和說服力。

      作品:《重樹“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現實主義大纛——重讀〈弗·恩格斯致瑪格麗特·哈克奈斯〉隨想錄》

      作者:丁帆,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出處:《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0年9月

      推薦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恩格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論是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中的重要理論文獻,它是指導敘事文體創作,尤其是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必要條件。本文重樹了這篇經典文獻的基本原理,重申了作家塑造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重要性,強調了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價值,呼吁作家抓住時代契機,著力塑造出今日“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對當下文學創作和批評具有重要啟發。

      作品:《家國情與嶺南風:舞劇〈醒·獅〉的民族審美建構》

      作者:董超: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舞蹈教研室主任

      朱律: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民俗舞教研室主任

      出處:《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0年12月

      推薦單位:江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關注當下,圍繞當代中國舞劇民族化建設這一核心命題,深入探討舞劇創作實踐與理論層面的重要問題。全文結構合理、邏輯強勁,論述層次清晰、有理有據,從舞蹈敘事手段、形式策略、審美品格等維度展開論述,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又不乏學理性。

      作品:《〈梅蘭芳·當年梅郎〉:全面貫通的生命通透》

      作者:方冠男,云南藝術學院副教授

      出處:《中國昆曲年鑒》,2021年3月

      推薦單位: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見解卓越,文字清通,將作者對作品的深切理解與感性體悟融入其中,形成作者和編劇羅周、戲劇人物梅蘭芳三方的心靈對話,深情款款,棄空談、不流俗,從文字到內涵均可圈可點。

      作品:《紅、黃、藍:色彩的“政治學”——1958年“紅色文學史”的編寫》

      作者:洪子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出處:《文藝研究》,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文藝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將195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集體編寫的“紅色文學史”作為一個文化事件,通過當事人和見證者的回憶,還原了它產生的政治背景,考察了其政治、學術訴求、編寫觀念及組織運行方式,在政治、人事、學術多重關系中,爬梳歷史的演變過程。文章資料翔實,梳理清晰,行文明快,是一篇有重要史料價值的文章。

      作品:《〈詩探索〉與“朦朧詩”》

      作者:霍俊明,中國作協《詩刊》雜志社副主編

      出處:《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年3月

      推薦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詩探索》從1980年創刊以來,刊發了大量詩學和詩歌評論文章,構成了一份40年來中國詩歌發展的編年檔案。“朦朧詩”是新時期初期最重要的詩歌現象,《詩探索》一直密切關注這一現象的討論,在詩人認定、史料甄別以及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日益凸顯。本文脈絡清楚,資料翔實,是一篇有歷史感的好文章。

      作品:《影意論——中國電影美學的古典闡釋》

      作者:賈磊磊,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出處:《電影藝術》,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中國電影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致力于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和中國化電影理論建設,運用中國傳統美學意象論,探索建立中國美學思想領域的中國電影話語闡釋系統,有創見地提出“影意論”,實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電影新認識,表現出積極的審美理論創造主動性。

      作品:《美術批評對革命圣地山水畫的語法重構》

      作者:蔣文博,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學術事業部副主任

      出處:《美術研究》,2020年8月

      推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以石魯對中國畫批評引發的畫壇筆墨論爭為起點,梳理并發掘藝術批評對革命圣地山水畫發展、尤其是中國畫變革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通過發掘歷史材料還原當時情節,引發情感共鳴,發人深思。

      作品:《評雜技劇〈戰上海〉:發揮雜技特色 講好英雄故事》

      作者:金浩,北京舞蹈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

      出處:《人民日報》,2021年6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舞臺藝術委員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詳細解析雜技劇《戰上海》的舞臺表現,指出其得以成功的關鍵要素。全文論述清晰,對雜技劇這一新穎藝術樣式的創作進行歸納總結,探討了雜技劇如何找到藝術與市場的平衡點、雜技與戲劇的關系等重要問題,對于當代中國雜技劇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作品:《印跡:晚清民國嶺南印學的發展及其文化融貫》

      作者:鄺以明,廣州博爾赫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文藝總監

      出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藝評論網

      專家推選意見:嶺南印學很有研究意義,但在近代藝術史研究中是個薄弱環節,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可彌補部分空白。文章在史料梳理上下了較大功夫,有考有據、文獻扎實、條理清晰,有較強的學術性,對印學理論建構有參考價值。

      作品:《藝術史及其三種可能——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一種思考》

      作者:李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出處:《文藝研究》,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文藝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藝術史是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中最難處理的分支學科。該文發掘出藝術學理論視野中的新藝術史與藝術學理論視野之外的舊藝術史之間的內在聯系,完成了新藝術史與舊藝術史之間的銜接,為藝術學理論學科下藝術史研究開拓出新的知識增長點。

      作品:《音樂評價體系構建試探》

      作者:明言,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處:《音樂研究》,2021年5月

      推薦單位:《音樂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聚焦音樂評價體系建構的基本問題,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深入分析音樂產品評價“尺度”的內涵,為推動中國音樂批評健康發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作品:《互聯網語境下網絡劇創作現狀的批評》

      作者:繆貝,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后

      出處:《當代電視》,2021年4月

      推薦單位:《當代電視》

      專家推薦意見:本文凸顯文藝評論的勇氣和責任,指出互聯網語境下的流量邏輯、話題效應正在影響網劇的藝術和社會價值發展。評論清醒而理性,提出互聯網環境下的網劇發展要重視創作規律與價值取向。

      作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一體多元”問題與共同體意識的形塑》

      作者:慕玲,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副主任

      出處:《當代電影》,2020年11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聯出版社有限公司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追求作為電影整體的社會價值高度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充分肯定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其創作話語在“一體多元”背景下呈現出多種藝術張力,同時提出要正視存在的“異托邦”化和傳播隔閡等問題。

      作品:《沈鐵梅與川劇〈三祭江〉——兼談戲曲的傳統與創新》

      作者:魏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

      出處:《四川戲劇》,2020年7月

      推薦單位: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圍繞傳統經典《三祭江》的演出實踐,深入探討當代川劇代表性演員沈鐵梅的成就,具體細致地剖析了沈鐵梅的表演藝術和川劇表演傳統的深層聯系以及她本人獨特的藝術創造,把作者對戲曲表演規律的理解融入其中,是一篇值得推薦的優秀評論。

      作品:《中國當代美術批評的理念更新與理性重建》

      作者:吳彥頤,常州大學教師

      出處:《藝術百家》,2021年5月

      推薦單位: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針對當代中國美術理論進行剖析,找出了幾個方面實際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建構、建構怎樣的當代中國美術理論提出有見地的設想和不少真知灼見,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參考價值。

      作品:《建立體系觀念,整體認知中國傳統音樂創制理論》

      作者:項陽,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出處:《中國音樂學》,2020年7月

      推薦單位:中國音樂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將中國傳統音樂體系化與國家用樂引領數千載的事實關聯,從國家用樂視角整體把握,考辨本體形態、體裁類型、機構設置、用樂功能性等方面,從共時和歷時,禮樂和俗樂兩條主脈整體認知,研究傳統音樂創制理論。

      作品:《深圳紀實攝影四十年:超級城市化下的敘事與趣味》

      作者:楊莉莉,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出處:《中國攝影》,2020年12月

      推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立足于深圳在地長期觀察和體驗,分析紀實攝影與城市發展在時空變化中的互動關系,歸納深圳攝影的共性,在“敘事”與“趣味”兩個方向下,做出了具有一定學術性的分析和概括,對于進一步認識深圳攝影發展歷史和促進攝影創作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年度優秀文藝短評文章10篇:

      作品:《新時代新曲藝要引領新風尚》

      作者:崔凱,中國曲協顧問、國家一級編劇

      出處:《中國藝術報》,2021年5月

      推薦單位:中國曲藝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及時抓住行風制約曲藝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對曲藝界行風建設有直接助力作用。評論切中肯綮,結合時代發展和社會背景,提出弊病所在,夾敘夾議、明辨是非,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凸現了文藝批評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

      作品:《脫貧攻堅主題性影視創作也需要藝術性升華》

      作者:范建華,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后、南京郵電大學教授

      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年1月

      推薦單位: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在高度肯定脫貧攻堅主題性創作所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敏銳關注到創作中一些不尊重藝術規律的現象,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創作理念,對癥下藥、有理有據,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建設性的專業批評,對于提高主題性創作的藝術感染力有積極意義。

      作品:《返回現場:重建批評對文藝實踐的關懷和引領》

      作者:金寧,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研究雜志社主編

      出處:《中國文化報》,2021年1月

      推薦單位:《文藝研究》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提出返回批評現場的鮮明主張,并就重建批評對文藝實踐的關懷和引領提出具體建議,要求增強學理意識、審美意識、推進意識和藝術史寫作意識,對當前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具有針對性意義。

      作品:《鄉村墻繪的審美思考》

      作者:孔繁明,江蘇省寶應實驗小學高級教師

      出處:《美術報》,2020年10月

      推薦單位: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新農村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壁畫創作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對美麗鄉村建設如何繪制壁畫提出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參考價值。

      作品:《〈覺醒年代〉是知識分子心靈史,更是中國文化精神蛻變史》

      作者:李躍森,《中國電視》雜志執行主編

      出處:《新京報》,2021年4月

      推薦單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視聽藝術委員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從文化思想史角度,分析了本年度現象級電視劇《覺醒年代》的思想藝術成就,闡述了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文章深入淺出、情理交融,說理透徹又充滿感情,對于讀者更好理解電視劇的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的思想感染力有積極引導作用。

      作品:《脫貧攻堅戰的詩意與新時代詩歌創作》

      作者:李云雷,《小說選刊》副主編

      出處:《詩刊》,2020年7月

      推薦單位:《詩刊》

      專家推選意見:脫貧攻堅是新時代文學創作的重要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本文論述了這一主題的詩意與新時代詩歌的關系,提出新時代詩歌創作過程也是詩人重新發現自我、發現詩歌的過程,充分顯示出文學評論的現實感和敏銳性。

      作品:《問問自己憑借什么吃飯養家》

      作者:逄春階,大眾報業集團培訓委總監、高級編輯

      出處:《大眾日報》,2020年9月

      推薦單位: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充分發揮短評求實務虛、緣事議理的尖刀利劍作用,細致分析馬三立相聲“自嘲”式表演、自然樸巧的表現風格及其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文風坦誠平實,觀點有啟發性。文章多使用曲藝語言,犀利又不失委婉,接地氣、聚人氣、講正氣,體現了文藝短評應有的風格。

      作品:《重提網絡文學批評的有效性》

      作者:吳長青,安徽大學文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

      出處:《河北日報》,2021年5月

      推薦單位: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網絡文學影響力越來越大,受眾越來越多,然而網絡文學批評仍然是一個短板。本文對如何評價網絡文學這一現實問題,提出了有價值的看法,尤其是對網絡文學批評“有效性”的提出,切中時弊,本身就具有“有效性”。

      作品:《他們能聽到地心的蛙鳴——讀三位當代煤礦工人的煤炭詩》

      作者:徐迅,中國煤礦文聯副主席

      出處:《中國煤炭報》,2021年1月

      推薦單位:中國煤礦文聯

      專家推選意見:當代工人的寫作越來越邊緣化,關注這一文學群體的評論越來越少。本文結合三位煤礦詩人的作品,以實事求是的批評態度,好處說好、壞處說壞,分析細致、以理服人,表現了文學批評認真求實的精神。

      作品:《被“拔苗助長”的專題攝影》

      作者:袁潔,吞像攝影創辦人

      出處:《中國攝影報》,2020年7月

      推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

      專家推選意見:本文屬于短、平、快的文體,直入主題,切中當下攝影創作“一窩蜂”搞組照而很多組照達不到專題要求的問題,提出攝影創作要循序漸進、單幅與專題分頭推進的觀點,有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