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創作和評論要樹立“大歷史觀”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文新達  2021年12月04日08:18
      關鍵詞:文藝評論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說明》中指出:“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用具體歷史的、客觀全面的、聯系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歷史。要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不斷開辟走向勝利的道路?!边@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對我們做好文藝評論工作也有著深刻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文藝觀非常注重文藝的“歷史”價值,重視文藝所“意識到的歷史內容”,所以,衡量文藝作品最高的標準就是“美學的歷史的”標準,可見歷史標準的重要性。文藝作品的思想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歷史認識的正確性和深刻性,體現為把握現實生活的歷史穿透力。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活著的歷史。文藝創作無論是對過去的再現還是對現實的反映,寫出來的都是一種“歷史”,只不過是一種以藝術手法寫出來的歷史。所以,文藝家的創作,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在寫“史”,是藝術家感受和認識的歷史。中國人把杜甫的詩稱為“詩史”,因為杜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正面為詩,背面為史,詩史一體。人們期待“史詩性”作品,也是著眼于史與詩的關系??梢?,文藝作品就是一種形象化的、藝術化的“歷史”,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什么特別注重“歷史”標準的原因所在。

      既然“歷史的”標準如此重要,自然就對文藝評論工作者提出了歷史能力的要求,如果缺乏歷史眼光和歷史意識,就不可能對一部作品的思想價值進行科學分析和有效定位,美學價值也就無所附麗。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在文藝創作中的出現,固然是受到某種狹隘的、偏激的歷史觀的影響與裹挾,也不能不看到文藝評論在面對這一現象時的乏力,沒有真正發揮文藝評論的校正功能,原因就在于,“歷史的”標準被懸空或弱化,單單倚重“美學的”標準來衡量作品,難免陷入了修辭手法的辨析與細枝末節的技藝探究,失去了應有的宏觀把控能力和應有的思想力量。可見,美學的歷史的標準不可偏廢。因為文藝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是歷史與美學的統一。

      如何增強文藝評論的“歷史的”功能?首先要加強文藝評論工作者的歷史修養,培養歷史自覺,增強歷史的宏觀判識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是樹立正確歷史觀,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樹立大歷史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把握歷史的主流主線、主題本質和發展規律。只有在更廣闊的歷史背景中,才能看清歷史的走勢,看清一件事、一個人、一段史的位置、作用與價值,所以,歷史觀也是一個坐標系。沒有一個大的坐標系,就無法對一部作品所反映的時代以及作品的傾向性作出準確判斷。沒有大歷史觀,也不能真正理解“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就文藝創作而言,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是文藝題材最豐富、歷史意蘊最廣闊、思想內涵最深刻的礦藏,是完全有理由產生史詩性偉大作品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個歷史時期,是中華民族經歷“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是古老民族、古老文化經歷了一次再生,是浴火重生、浴血新生,是蛻舊變新、向死而生。沒有任何一次變局如此廣泛而劇烈,沒有任何一次變革如此嚴峻而深刻,從救亡到革命,從新生到復興,陣痛的吶喊,探索的艱辛,血淚斑斑,曲折回環。有多少仁人志士中外求索,有多少英雄兒女九死不悔,篳路藍縷,前赴后繼,感天地,泣鬼神。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覺醒、抗爭、求索、突圍,從衰亡到復興的轉折,從古老向現代的轉變,是精神、意志、鮮血、靈魂譜寫的“創世史詩”,是確立新的生存空間、發展道路和價值觀念的生死存亡的大突圍、大犧牲、大裂變,是全民族共同的命運。因此,同樣是走向現代化,后發國家與先發國家的境遇、道路、代價完全不同,所以不能教條地用西方的道路、模式和觀念來解讀中國近代歷史,也不能用個人主義解讀這段歷史。中華民族的奮斗是依靠千千萬萬個體凝聚起來的集體力量,是無數先烈的犧牲換來的民族新生。正是這種崇高精神,鑄就了“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弘的史詩”。沒有崇高,就沒有史詩。崇高,是史詩的靈魂。正確的歷史觀,才能開啟歷史之門,觸摸到歷史的主流主線,才能使認識的邏輯與歷史的邏輯達成一致。可見,正確的歷史觀之于文藝創作如何準確傳達歷史內涵至關重要。也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歷史的”標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基石,樹立正確歷史觀,樹立“大歷史觀”,致廣大而盡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