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鄉村造夢記》:鄉村振興的示范性書寫
      來源:文藝報 | 陳濤  2022年05月11日16:17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與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開展,反映鄉村振興的文學作品大量涌現,其中,沉洲的長篇報告文學《鄉村造夢記》聚焦福建寧德屏南縣的幾個鄉村,以主人公林正碌推進公益藝術教育的事跡為主線,生動描繪了理想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地和尋根地、優質生活的策源地和輸出地的鄉村形象。整部作品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為我們提供了關于鄉村振興的諸多思索,可謂文學關于鄉村振興的示范性書寫。

      提及鄉村振興,眾所周知,主要指的是鄉村在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方面的發展振興,《鄉村造夢記》的書寫呼應了鄉村振興的核心即文化振興,并在其余四個方面均有較大筆墨的涉及,從而實現了對鄉村振興內涵的全面回應。具體分析而言,作品中的公益藝術教育在鄉村從不被看好到后來的蓬勃發展,體現了文化與產業的元素;林正碌以及那些創作出優質畫作的村民,毫無疑問已經是藝術人才;作品中對古村落的書寫,以及圍繞古村落進行開發性保護,暗含了自然與人文的生態因子,而在整個事件的不斷推進中,當地干部思想意識的轉化與提升,則有組織振興的意味。在鄉村振興中,以上五個方面的振興缺一不可,但對鄉村而言,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鄉村造夢記》關注到這一點,為我們展示了村民回歸的動人景象,讀來令人備受振奮。

      具體到創作而言,《鄉村造夢記》一書值得稱道的地方有三點,分別是有“我”、有“趣”與有“度”。

      文學創作要求創作者首先要真誠,這是一部優秀作品的首要前提。相對于小說等虛構性作品,散文、報告文學等非虛構作品對真誠的直接要求更高,因為在這類作品中,“我”的面目極其清晰、難以掩飾,一部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必定有一個真誠的“我”的存在。通過對作品的解讀,我們能夠感知創作者與創作對象之間是否融匯,是否有濃厚的情感,是否謙恭。在創作對象面前,創作者是自我矮化的仰視、居高臨下的俯視,還是真心誠意的平視?如果用這點來觀照《鄉村造夢記》,我們可以見到,這個作品雖然是第三人稱敘述,但作為創作者的“我”卻是無處不在。在這背后,有作者對當地生活的熟稔與深入,有對寫作對象的理解與熱情,但最打動我們的還是創作者的耐心與赤誠。

      《鄉村造夢記》一書分為三個部分,28萬字,篇幅長,卻又可讀耐讀、引人入勝。作為一部報告文學,其敘述語言簡潔準確,人物刻畫形象惟妙,有較強的文學性。當然最關鍵的一點在于作品結構,如瓜藤一般,上部寫漈下村時,按時間順序點到了雙溪古鎮,為中部埋下伏筆;到了中部,從頭細寫雙溪古鎮,再埋下龍潭村的伏筆。整部作品呈現出橫向生長、縱向開枝散葉結果的效果,避免了庸常的平鋪直敘,而是不斷產生變化。由此可見,作者的敘述看似不經意,實則匠心獨具。此外,作者在敘事推進之余閑筆頗多,譬如景致、作畫等等,也為作品平添幾分趣味。

      《鄉村造夢記》中的主人公林正碌在當地是一個文化名人,我曾因拍攝脫貧攻堅專題片去過寧德,不止一次聽到林正碌的名字,我聽到的最多評價是“神人”。面對一部以“神人”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作品,過分贊美以至于將人物神化的寫作是我所擔心的。而在作者筆下,既有對主人公心系鄉土情懷的贊賞,有對他工作推進不易、得不到理解的同情,同時也有對他的建議以及批評,視角客觀平實,書寫節制有度,既寫出了林正碌的骨骼,豐滿了他的血肉,并通過他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屏南鄉村的民風世俗畫卷。

      判斷一部作品優秀與否,除了看它所呈現的,更要關注它所照亮的部分。《鄉村造夢記》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文學作品,它會讓我們思考:藝術是什么?從事藝術的人必須是經過專業院校學習的嗎?沒有教育經歷的人難道就沒有做好藝術的能力嗎?可見,鄉村中的藝術普及與提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對鄉村振興、對鄉村生活都是一種全新式的引領。

      《鄉村造夢記》是文學作品,但它自身的價值并不局限于文學層面,還可以看作是一部鄉村振興的工具書。在作品中,作者開創性地總結了文化創意產業在屏南鄉村成功的經驗,即“三引三創四加”。“三引”指的是引進高人,專家團隊駐村實施文創項目,保障待遇,給足施展空間;引回親人,復辦鄉村“完小”、優化人居環境、落實創業獎補,吸引村民回鄉創業;引來新人,以公益藝術教學為平臺,引導城市人到農村認租老屋,打造鄉村新型人文社區。“三創”指的是創新老屋流轉機制,以村級組織為中介,避免哄抬租金、權益糾紛等無序現象,解決了閑置民居保與用的難題;創新老屋修繕機制,新村民出資,駐創專家設計,村委會代建,便利城里人認租,實現老屋保護和傳統營造技藝傳承;創新項目管理機制,試行“工料法”計算成本,由村級組織購料、聘請工匠施工及全程監督,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四加”則是“黨委政府+藝術家+村民+古村+互聯網”的操作模式。我想,通過對這部作品的研讀,那些有著相似境況的鄉村和地方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未來的可能,而這也正是文學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