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鄉村造夢記》:書寫鄉村振興的破局之人
      來源:文藝報 | 曾念長  2022年04月02日07:53

      文化創意產業策劃人林正碌,來到閩東屏南縣的偏僻山鄉,開始了一個在他腦海里醞釀已久的古村復興計劃。這個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用藝術改造農民,使其文化轉型;第二步,修繕老宅和建造公共空間,營造適宜人居的山水人文環境;第三步,引入一批熱愛鄉村的外來藝術家入駐,帶動本地外出人口回流,最終復興古村。這是一種嶄新的鄉村振興理念和實驗,極有章法,邏輯也相當順暢。我們首先看到,林正碌實有過人之處。他做鄉村振興實驗,先從人的要素入手,只有人的要素活起來,鄉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新的生命力。只是以往經驗告訴我們,改造一個人,未必就比改造一塊石頭容易一些。20世紀上半葉,一批精英知識分子搞鄉村建設實驗,一度嘗試在教育層面上提振人的因素,最后卻成效甚微。林正碌則提出了一個似乎更加難以操作的思路——從藝術教育入手,讓廣大農民都成為藝術家。這個有點腦洞大開了。若不是眼見為實,幾乎不可思議。大凡識得藝術奧秘的人,大概都會承認,藝術對人的改造可能帶來脫胎換骨的效果。問題是,一個人的藝術能力是很難確認的。它關乎天賦,關乎夜以繼日的苦練,還得考慮很多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林正碌想讓農民都來學畫畫,人人成為藝術家,這一想法有多大可行性呢?

      《鄉村造夢記》長達38萬字,主線按照林正碌的古村復興計劃三步走來展開,其中有一半篇幅用來講述第一步的實施過程,就是告訴我們,林正碌如何讓農民朋友們愛上了畫畫。單從閱讀體驗來說,這一半篇幅并不是最理想的。只有當我們讀到后一半篇幅,也就是講述農村空間改造和外來藝術家入駐,我們才體驗到流暢的閱讀快感。讀完全書會明白作者把一半篇幅用來講述鄉村藝術教育的緩慢進展,是極其必要的,就像我們看歐美文藝片,人物陸續出場,線索慢慢交織,顯得極其漫長,卻是必要的鋪墊?;氐搅终甸_展的古村復興計劃中來,如果第一步不成功,藝術教育不能有效改造農民,人的因素無法得到激活,那么作為主人的村民就不會打開以傳統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封閉性空間,就不可能把外地藝術家引入農村社區,參與更大規模的古村復興實驗。正是在這條邏輯鏈上,我們意識到,古村復興計劃的第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多l村造夢記》把一半篇幅放在這里,也就不難理解了。

      只是我們難免還有些好奇,人人都是藝術家,這怎么可能實現呢?通過這個作品的敘述,我們可以在林正碌的藝術教育理念中直接獲得一些答案。林正碌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自證性實踐。也就是說,從事藝術創作,可以讓一個人發現自己,確認自己,從而獲得強大的人生信念。這種理念可以從藝術基本原理中得到支持。藝術具有自我認知功能,自證性也就意味著冷暖自知,所謂得失寸心間,所謂妙手偶得之,均是無法為外人道的。既如此,藝術如何變得可教育,進而成為一項社會工程的重要推動力呢?這里其實需要一個超出教育話題本身的具有更高視野的理論來解釋。溫鐵軍為這本書作序,其中提到一個觀點,他說,后現代美學就是要打破工業時代的標準制式,讓萬物回到野性狀態。工業社會講標準化,產品標準化生產,人也是標準化培養。但是后工業社會把這種標準打碎了,一切回到天命率性的自然狀態,這也就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了。如果我們了解風起云涌的后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就會明白,林正碌的鄉村藝術教育實驗也是這個潮流的一部分,從歷史邏輯來看,是有大時代背景作支撐的。在《鄉村造夢記》里,作家沉洲反復提到了這個大時代背景。他將林正碌的理念和做法,甚至將整個屏南縣的鄉村振興實驗放在當代歷史進程中考察,提出了一個時代性命題——要讓鄉村復活,要實現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破農業時代的局,更要破工業時代的局。

      說到這里,我以為很有必要把這本書的序文和正文對照著讀。前者從歸納性邏輯,因此高度概括;后者從演繹性邏輯,因此充分展開。二者雖有不同,卻又共享著某種重要的文本屬性。這種文本屬性呈現出這樣一種特征:問題意識清晰,結論也是明確的。20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出現了兩種具有特定內涵的紀實性文體。一種是產生于美國六七十年代的非虛構小說,其代表性文本有《冷血》《夜幕下的大軍》等;一種是產生于中國革命年代的報告文學,代表性作品有《誰是最可愛的人》《哥德巴赫猜想》等。表面上,這兩種文體的寫作均有新聞屬性和實證屬性,但其內在文本精神,卻是天差地別的。非虛構小說以復雜現實探索復雜人性,而中國的報告文學則以人性力量來駕馭復雜現實。當這種單純的人性力量被描述出來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處于升華狀態的理想信念。在《鄉村造夢記》中,林正碌就是一個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鄉村振興實驗者。他滿腦子奇思妙想,并且發展出一套完備的理念體系,但是當他把想法和理念付諸實踐時,萬念歸一,萬法歸宗,顯示出了超越常人的專注和無法抵擋的熱情。從理想信念到復雜現實,中間有一個認知上的鴻溝,等待作者將其填補起來。這時候報告文學具有的文體特性就發揮其功能了。

      一般認為,報告文學有三大特性:新聞性、文學性和政論性。前兩個特性自不必說,但是少了第三個特性,報告文學作為一種特定內涵的文體就無法成立了。作家沉洲抓住了這種文體特性,將林正碌的個人氣質和行動轉化為一個可被概念和邏輯把握住的外部世界問題。這時候,個人的理想信念連接到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個人實踐則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在摸索中不斷被驗證的一個生動注腳。在個人微觀層面,我們看到的是行動和故事。在國家宏觀層面,我們看到的則是政策和理論。二者的聯結正是作者啟用的夾敘夾議手法。以我個人之見,這個作品最大的亮點不是敘,而是議。在我們讀完一半篇幅,確認了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邏輯起點之后,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們可以鮮明地感受到,議論開始呈現出排山倒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