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像茅盾那樣關心文藝創作
      來源:文學報 | 涂石  2021年12月17日08:35
      關鍵詞:茅盾

      茅盾

      茅盾先生既是一位在創作上取得出色成就的文學家,又畢生關心著文藝及批評的發展,對于今天的文藝評論工作而言具有巨大的實際意義。在紀念茅盾先生逝世40周年之際,讓我們像茅盾先生那樣關心文藝創作。

      茅盾先生是我國現代作家,在長達65個春秋的文學生涯中,他除了20世紀20年代末到40年代間以創作為主外,理論批評也是他貫徹始終的中心任務。早在他主編《小說月報》時,便借助魯迅的支持,和鄭振鐸、葉圣陶、王統照、冰心等作家建立起廣泛的聯系。爾后,在漫長的文學事業中,他更以懇切的批評,培育了幾代作家的成長。現代文學史上一些有成就、有影響的作家,不少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他的影響或幫助。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茅盾已先后寫出了獨具匠心的《讀〈吶喊〉》《魯迅論》《論魯迅的小說》《王魯彥論》《徐志摩論》《廬隱論》《冰心論》《落花生論》《女作家丁玲》《讀〈倪煥之〉》《〈地泉〉讀后感》等文藝評論文章,新中國成立后更有《短篇小說的豐收和創作上的幾個問題》《談最近的短篇小說》《一九六○年短篇小說漫評》等。其中,以《魯迅論》《論魯迅的小說》《〈地泉〉讀后感》和《談最近的短篇小說》寫得最好。

      茅盾是在從不曾見過魯迅的情況下寫《魯迅論》的。他先從見過魯迅外表的人們描寫他們對魯迅的印象,接著從魯迅著作里找讀者對魯迅的印象。茅盾說,單讀了魯迅的創作小說,未必能夠完全明白他的用意,必須也讀了他的雜感集。“魯迅的小說《吶喊》所收15篇,《彷徨》所收11篇,大都是描寫‘老中國的兒女’的思想和生活。讀了魯迅的小說,接觸了那些思想生活和我們完全不同的人物,而有極親切的同情;我們跟著單四嫂子悲哀,我們愛那個懶散茍活的孔乙己,我們忘記不了那負著生活的重擔而麻木著的閏土,我們的心為祥林嫂而沉重,我們以緊張的心情追隨著愛姑的冒險,我們鄙夷然而又憐憫又愛那阿Q……總之,這一切人物的思想生活所激起于我們的情緒上的反映,是憎是愛是憐,都混為一片,分不明白。我們只覺得這是中國的,這正是中國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這正是圍繞在我們的‘小世界’外的大中國的人生!而我們之所以深切地感到一種寂寞的悲哀,其原因亦即在此。這些‘老中國的兒女’的靈魂上,負著幾千年的傳統的重擔子,他們的面目是可憎的,他們的生活是可以咒詛的,然而你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存在,并且不能不懔懔地反省自己的靈魂究竟已否完全脫卸了幾千年傳統的重擔。我以為《吶喊》和《彷徨》所以值得并且逼迫我們一遍一遍地翻讀而不厭倦,根本原因便在這一點。”而談《阿Q正傳》時他認為:“這篇內的冷靜宛妙的諷刺,或者會使人忘記了——忽略了篇中的精要的意義,而認為只有‘滑稽’,但如你讀到兩遍以上,你總也要承認那中間有你的影子。你沒有你的‘精神勝利的法寶’么?你沒曾善于忘記受過的痛苦像阿Q么?總之,阿Q是‘乏’的中國人的結晶;不要以為《阿Q正傳》只有‘滑稽’,而忘記了篇中的精要的意義——‘精神上的勝利法’,忘記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開出反省的道路。”(《小說月報》第18卷第11期,1927年11月)《魯迅論》揭示了阿Q典型形象的核心與精義,是《阿Q正傳》誕生以來的第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論文。

      1948年10月發表在香港《小說月刊》第1卷第4期上的《論魯迅的小說》,則是茅盾研究魯迅的另一篇重要論文。文章說:“《狂人日記》寫于1918年4月,距今剛時30個年頭。這篇劃時代的作品,標志了中國近代文學,特別是小說的新紀元,也宣告了中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的發軔;這篇作品又提示了魯迅前期的基本思想及其寫作態度。從魯迅思想發展的道路看來,1927年前后是一個轉折點。……魯迅小說百分之九十九是在前期完成的,而《狂人日記》有點像是他的小說作品的總序言:一、猛烈反對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二、在這樣的社會中,人人互吃,可是心思很不一樣;三、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從這一點看來, 《狂人日記》是中國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又說,“從《狂人日記》到《離婚》(從1918年到1925年),不但表示了魯迅思想發展的道路,也表示了他的藝術成熟的階段。《祝福》《傷逝》《離婚》等篇所達到的藝術的高峰,是超過了《阿Q正傳》的。在《吶喊》集中,幽默情調較居主要的作品似乎更勝于沉痛的作品,《孔乙己》給讀者的印象更深于《明天》。至于《阿Q正傳》,它的逼人的光輝寧在于思想的深度,固當別論。在《彷徨》集中,卻是沉痛的作品在藝術上比《吶喊》集中的同類作品達到了更高的階段,《祝福》和《傷逝》所引起的情緒遠比《藥》和《明天》為痛切。若就藝術的成熟一般而論,魯迅的小說后期者尤勝于前期者。”文章通過對魯迅不同時期發表的文學作品的分析,揭示了魯迅思想發展過程及其世界觀和創作方法對文藝創作的巨大影響,指出魯迅小說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

      茅盾的文藝批評總是直言不諱、一針見血的。他閱讀蔣光慈《地泉》后說:“一個作家應該怎樣地根據了他所獲得的對于現社會的認識,而用藝術的手腕表現出來?要用形象的言語、藝術的手腕來表現社會現象的各方面,從這些現象中指示出未來的途徑。蔣光慈《地泉》作為一種風氣或文學現象來看,其缺點不是單獨的,個人的,而實是1928年到1930年頃大多數此類作品的一般的傾向。這一時期所產生的作品,現在差不多公認是失敗。其所以失敗的根因:一、缺乏社會現象全面的非片面的認識,二、缺乏感情地去影響讀者的藝術手腕。蔣君的作品,我曾稱它為‘臉譜主義’。缺乏了對于社會現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認識而只是‘臉譜主義’地去描寫人物,而只是‘方程式’地去布置故事,則雖有相當的藝術手腕,而作品的藝術的功效還是會大受削弱。所以本書在失敗方面,就其成為當時文壇的傾向一例而言,不但對于本書作者是一個可寶貴的教訓,對于文壇全體的進向,也是一個教訓。”

      1950年后,茅盾擔任文化部長職務和《人民文學》雜志主編,繁忙工作之余,他依然關心著新中國文藝創作的繁榮和發展,先后發表了許多促進文藝創作的文章。

      1958年6月茅盾發表了《談最近的短篇小說》(《人民文學》),對1958年的短篇小說創作做了宏觀的鳥瞰。他說:一、現在各刊物發表的短篇小說大都不短,往往在萬字以上;二、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說極大部分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方式。為什么不用第三人稱的方式來表現生活呢?因為,如果那樣,就需要更高度的藝術概括的努力;三、大多數短篇小說的環境描寫還不能和人物的行動(包括內心活動)作密切的配合,成為小說的有機部分,而人物的描寫也還不能繁簡適當、濃淡合度。文章重點分析《百合花》。他說《百合花》可以說是在結構上最細致嚴密,同時也是最富于節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寫,也有特點,人物形象是由淡而濃。故事很簡單:我軍前沿包扎所里發生的一個小插曲,人物兩個:19歲的團部通訊員,剛結婚的農村少婦。但是這樣簡單的故事和人物卻反映了解放軍的崇高品質,和人民愛護解放軍的真誠。作者盡量讓讀者通過故事發展的細節描寫獲得人物的印象,這些細節描寫,安排得這樣自然和巧妙,例如寫團部的19歲的通訊員帶引“我”到前沿包扎所的路上,從“我”的眼中看這小伙子的外形時,看到他“肩上的步槍筒里,稀疏的插了幾根樹枝”,后來又發現通訊員背的槍筒里又多了一枝野菊花。這閑閑兩筆,寫出了青年通訊員天真、純潔、面臨戰斗而不緊張、愛和自然等品性。作者善于用前后呼應手法布置作品的細節描寫:通訊員槍筒插以樹枝和野菊花,通訊員給“我”開飯的兩個饅頭,通訊員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婦的棗紅底白花的新被子。在前沿包扎所,“我”和通訊員分頭到老百姓家借被子,一家的一個少婦不借,“我”幫他解決困難后,通訊員接了被子轉身就走,匆忙中他的衣服被門鉤撕破了,那少婦忙找針線要給他縫,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走了。當重傷的通訊員被抬到包扎所(他是為了救護一大群擔架員而犧牲了自己的),“我”去找了醫生來時,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通訊員旁邊。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針,細細的,密密的縫著那個破洞。這里,前后呼應的兩筆,有聲有色地而且有層次地寫出了一個普通農家少婦對于解放軍的真摯的骨肉般的熱愛,接著又寫這位可敬的新媳婦把自己的那床新被子(這是她的結婚被子,先前正因為這個原因而遲疑地不肯馬上借給包扎所)給通訊員填進棺材;衛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氣洶洶的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作者在這里結束了故事,同時也在作品的第二個人物——新媳婦的形象上加添了最后一筆,完成了她的性格的發展。茅盾以為這是他最近讀過的幾十個短篇中間最使他滿意、也最使他感動的一篇。如此深入仔細地從小說結構、故事情節到人物描寫的分析和評論,其用心和投入,可見一斑。

      1958年8月,《夜讀偶記》出版。1961年5月11日茅盾又在廣泛閱讀了發表在中央刊物和地方刊物的60篇比較優秀的短篇小說后,發表了《一九六○年短篇小說漫評》。為了扶植文學青年投身文藝創作,茅盾還先后發表了《致文學青年》《創作的準備》《雜談文學修養》《談“人物描寫”》《怎樣閱讀文藝作品》等10余篇文章。1974年至1975年,茅盾在年逾八旬,體弱多病、冬寒夏熱的境況下,堅持閱讀長篇小說《李自成》幾十萬字的書稿,詳盡提出修改意見,先后給姚雪垠寫了16封信(不亞于16篇文章)。

      茅盾既是一位在創作上取得出色成就的文學家,又畢生扶植著文藝及批評的發展,對于今天的文藝評論工作而言具有巨大的實際意義。在紀念茅盾先生逝世40周年之際,讓我們像茅盾先生那樣關心文藝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