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朋友圈”越來越大
法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負責人高醇芳(中)向讀者介紹中國文學史。 中國作協外聯部供圖
《人民文學》多語種外文版封面。 《人民文學》供圖
擴大母語譯者隊伍、持續開展當代文學譯介工程、創新搭建中外文學交流平臺……近年來,中國作家協會穩步推進文學交流和對外傳播,做大中國文學“朋友圈”,讓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文學作品走近越來越多海外讀者。
內外聯動促好書出海
“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看到處于時代之變中的人們所經歷的酸甜苦辣,看到他們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看到中國生活的質地。”作家秦嶺在談到自己的報告文學《高高的元古堆》時如是說。
從2019年9月起,中國作協與原國務院扶貧辦合作,組織遴選25名作家奔赴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扶貧點深入生活、實地采訪,創作反映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和成就的報告文學作品。秦嶺作為參與其中的作家之一,在《高高的元古堆》中,敘寫了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在脫貧攻堅戰中,由一個“爛泥堆”蝶變為“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和全國脫貧攻堅示范村的歷史壯舉。如今,這本書將由英國獨角獸出版集團翻譯成英文出版。
近年來,反映當代中國現實的文學作品不斷吸引外國出版界關注。蔣巍的《國家溫度——2019-2020我的田野調查》、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王松的《映山紅,又映山紅》將由英國獨角獸出版集團翻譯成英文出版;任林舉的《出泥淖記》等將由英國鳳凰木出版社翻譯成英文出版;艾平的《春風染綠紅山下》、丁燕的《嶺南萬戶皆春色——廣東精準扶貧紀實》將由德國歐洲大學出版社翻譯成英文出版。《人民文學》雜志與外文出版社合作,將該刊“新時代紀事”等欄目的優秀作品翻譯結集,策劃出版了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英文版《報得三春暉》,收錄《報得三春暉》《人間正是艷陽天》《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等作品,講述中國脫貧攻堅故事;以“優秀基層共產黨員”為主題的《天之眼》,收錄《天之眼》《中國南海的冰與火》《此念此心》等作品,將基層黨員的先進事跡講述給海外讀者。
伊朗青年漢學家孟娜說:“我對這些作品充滿期待,它們在海外出版將有助于外國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當下。”
海外出版機構對中國當代文學關注度日益提升。中國作協從2013年開始,實施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中國作協中國當代文學精品譯介工程等,面向社會征集項目,截至目前,已資助365個對外翻譯出版項目,涉及36個語種。王蒙、王安憶、馮驥才等知名作家以及張悅然、阿乙、雙雪濤等青年作家的作品都曾乘著譯介工程的東風,遠渡重洋走向世界。
“每年《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征集公告》發出后,都會有不少國內外出版社、譯者與我們聯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外出版社開始花大力氣引進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比如英國查思出版社、法國畢基埃出版社、德國歐洲大學出版社、埃及希克邁特文化公司、俄羅斯尚斯國際出版社、西班牙行星出版社、意大利白星出版集團等,每年還有新的國外出版社前來咨詢。”中國作協翻譯工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隨著中國文學作品走向海外的步伐不斷加快,各國圖書館中國文學的品類也不斷豐富。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等聯合制作的《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顯示,10年來,以出版文學類圖書為主的作家出版社累計入選圖書品種數量2741種。2021年,該社出版的賈平凹《暫坐》入藏海外圖書館數量達38家,王蒙《笑的風》入藏海外圖書館數量達36家。
母語譯者壯大翻譯隊伍
2000年,美國青年艾瑞克·阿布漢森剛來北京,說起中文還不是很流利,那時他怎么也想不到,今后會和中國久負盛名的文學雜志《人民文學》合作,成為其外文版的譯者。
完成在中央民族大學的學業后,艾瑞克做過編輯、當過自由撰稿人,后來轉入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翻譯。2007年,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英文網站“紙托邦”,把自己喜歡的蘇童、畢飛宇、徐則臣等作家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刊登——原作作者免費提供版權、譯者免費翻譯、讀者免費閱讀。因為譯文精良,“紙托邦”很快受到國外網友關注,慢慢匯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譯者,共同致力于用高質量譯本將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介紹到英語世界。
“紙托邦”上的譯作也引起了《人民文學》的注意,恰逢雜志計劃推出英文版,雙方一拍即合。從2011年《人民文學》英文版《路燈》(PATHLIGHT)創刊成為該刊譯者,艾瑞克一直擔任英文版編輯總監。
在眾多久負盛名的翻譯家和具有豐富翻譯實戰經驗的譯者支持下,《人民文學》從2014年開始,相繼推出了9個語種外文版:包括德文版《路燈》、意大利文版《漢字》、法文版《曙光》、俄文版《燈》、韓文版《燈光》、西班牙文版(拉美)《路燈》,每年出版1期,阿拉伯文版《絲路之燈》、西班牙文版(本土)《紙上絲路》等不定期出版,還計劃推出越南、波蘭、荷蘭等語種的外文版。
“好作品需要好翻譯”,《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說,“我們雜志的外文版每個語種都形成了20人左右的母語譯者團隊,比如英文版的艾瑞克、韓斌,德文版的維馬丁、馬海默,意大利文版的李莎、傅雪蓮,韓文版的金泰成、林春城等。其中,韓斌、李莎、金泰成等知名翻譯家都是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得主。”
記者聯系上金泰成時已是深夜,盡管幾天后要住院做手術,他還在忙著翻譯中國作家李敬澤的隨筆集《詠而歸》。“這本書寫得太好了!作者把春秋時的人物寫活了。”金泰成說。他原本每隔一兩個月就要來中國參加文學交流活動,順便看看有什么新書好書。現在受疫情影響,他有了更多時間待在位于首爾的工作室里,翻譯列入計劃的十幾本書。“好的翻譯要讓讀者讀起來不覺得是翻譯作品,需要翻譯家具有韓文的修辭力,還要對中國文化各門類的知識都了如指掌,這有賴于大量的閱讀。”金泰成說。從1995年至今,他已經翻譯了130部左右中國文學作品。
在母語譯者和中方編輯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人民文學》外文版還吸引了企鵝蘭登集團、德國龍家出版社、墨西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等多家國外出版社前來合作,實現在德國、奧地利、瑞士、智利、墨西哥、埃及、韓國等國落地出版。其中以“都市生活”為主題的德文版還獲得德國2019年十佳熱書獎,受到德語讀者熱烈歡迎。
家門口感受中國文學
法國當地時間10月24日下午,在碧波蕩漾的塞納河上,一條游船里傳來了朗朗誦詩聲。伴隨著旅法華人孫銘演奏的古箏曲,旅法華人江楚和法國嘉賓安東尼·蓋法爾分別用漢語和法語朗誦了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在場20多位嘉賓無不為中國文學的魅力所感染。
這是法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舉辦的首場活動,今年8月,為讓海外讀者不出國門就能接觸到鮮活、生動、立體的中國文學,中國作協發起成立了“中國文學海外讀者俱樂部”。俱樂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等首批12個國家落地后,反響強烈,各國出版社、漢學家、翻譯家、文學策劃專家等充分利用其在當地的影響力,開展讀書會、講座、征文比賽、作品誦讀等多種形式的文學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16場活動。
在俱樂部努力下,中國文學作品實現了與外國讀者“零距離”。在馬來西亞,馬來文版《平凡的世界》等被當地教育部門列為課外讀物,推薦給全國中學生;《穆斯林的葬禮》馬來文版線上讀書會吸引了超過4000名讀者參加。作為被譯介最多的20世紀中國作家,魯迅作品在俄羅斯有21種單行本,總發行量超過140萬冊。為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漢學家葉可嘉,圣彼得堡大學漢學家羅玉蘭、羅季奧諾夫帶俄羅斯讀者賞析了《阿Q正傳》等魯迅代表作。新加坡、土耳其俱樂部圍繞《塵埃落定》等作品,引導讀者深入思考中國社會發展變遷背后的原因和啟示。英國翻譯家第一時間把周大新、李娟、東西等中國當代作家推介給當地文學愛好者、大學生,及時展示中國文壇繁榮現狀。
中國作協外聯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針對疫情影響下中外作家互訪不便的情況,中國作協通過中國文學海外讀者俱樂部的創新策劃,讓原本只見于書本的中國文學,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走進當地學校、社區、媒體,實現本土化、常態化、社群化傳播,滿足海外讀者了解中國文學的愿望。”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外文學交流也凝聚起新力量。今年9月,為推進中外文學交流常態化、機制化,中國作協發起成立“一帶一路”文學聯盟,來自35個國家的30個文學組織和多位文學家、翻譯家作為創始會員加入。聯盟將在搭建文學交流合作平臺、開展人員互訪交流、推動優秀文學作品譯介傳播、加強青年文學人才培養、促進文學版權保護合作等方面為成員提供服務。
記者注意到,11月23日,在“一帶一路”文學聯盟官方網站刊登了一則《“一帶一路”主題作品征稿啟事》,分為好書分享、原創作品、文學筆談、文學故事、文學展演、文學資訊6大類,面向中外人士征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秀文學作品和文學動態。
“短短幾天內,我們就收到200多封中外來稿,來稿者不但有知名中外作家、詩人,還有奮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勞動者、建設者,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文學交流合作的無限前景。”中國作協外聯部相關負責人說。
- 汪曾祺:“人間送小溫”[2022-01-27]
- 重新體悟馮至的精神生命史[2021-12-16]
- 5分鐘了解“作代會”簡史[2021-12-12]
- 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 文學輝煌譜新篇[2021-12-10]
- 巴金小說《家》的日譯本[2021-12-07]
- “防空洞里的抒情詩”[2021-12-02]
- 英國學者翻譯陜西文學:讓更多人“走進”中國,了解陜西[2021-11-29]
- “中西文化交流的標志”,江南制造局翻譯館譯書完整影印出版[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