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家楊海蒂:生態文學是一種怎樣的文學?
      來源:央廣網 | 楊海蒂  韓可勝  2022年07月17日08:48

      你去過海南熱帶雨林嗎?

      你知道首批國家公園嗎?

      有關自然生態文學,你了解多少?

      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五個首批國家公園。中國林業出版社的“自然書館·中國國家公園叢書”同步推出。《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是上述叢書中的一冊,作者楊海蒂。網友讀后感:此書是山與海的交響;讀此書享受三個字:純、真、美;要想走進“生態文學”,此書可為生動范本,值得一讀。

      海南熱帶雨林是怎樣的存在?自然生態文學是一種怎樣的文學?近日,《人民文學》編審、作家楊海蒂,作家、文化學者韓可勝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節目的專訪,暢談生態文學創作的特點與感悟。

      《人民文學》編審、作家 楊海蒂

      “要把美好純凈的熱帶雨林寫好”

      記者:從書中我讀出您對海南的熱愛是幾十年一以貫之的,是什么原因讓您對海南以及海南熱帶雨林如此熱愛呢?

      楊海蒂:我熱愛大自然,其次是文學藝術,它們是我的人生追求。首先,海南熱帶雨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非常吸引我;其次,我在海南工作生活過,將美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那里,海南使我成長,讓我戀戀不舍。我與海南黎族姐妹感情深厚,黎族同胞樂天善良、淳樸勤勞的美德也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我深深地感恩海南。有機會參與到國家公園叢書的撰寫之中,能夠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海南,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記者:您參與并感受了海南這幾十年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在您的筆下,海南仍然是純美夢幻的,似是滾滾紅塵又不染纖塵。您是如何保持初心、堅守自己的視角的?

      楊海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海南是非常純凈的一片土地,純凈的河流和空氣也造就淳樸的人民,這樣的自然人文環境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效果。我也是生性淳樸的一個人,所以我與海南姐妹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要把美好純凈的海南熱帶雨林寫好,必須帶著一雙純潔無瑕的眼睛去看待它,帶著一顆純潔無邪的心靈去對待它,帶著一腔淳樸美好的感情傾注于筆下。我用這種視角和手法去表現我心中的海南和海南熱帶雨林。

      “期待在讀者心中種下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種子”

      記者:仔細翻閱這本書,人們會發現,書名《這方熱土》并不是煽情拔高式的抒情,而是一種切身的生存感受。這是不是您寫作時的核心狀態?或者說是這本書獨特的文學性所在呢?

      楊海蒂:您說到了要害。《這方熱土》既是文學作品,也是科普作品。對于如何書寫、表現生態海南,我是有許多構思和設計的。海南島處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又經歷了建省和經濟建設的滾滾熱潮,無論從自然地理還是人文歷史的角度來看,海南都可以說是一片“熱土”,標題《這方熱土》就包含著豐富的內涵。此外,我在描繪海南熱帶雨林中動植物的時候,也是帶著自己獨有的一份熱愛的,我不會居高臨下去俯視它們,而是以“眾生平等”的態度對待它們。

      我在海南當了多年記者,踏足過島上的山山水水。在動筆寫《這方熱土》之前,我特意回到海南熱帶雨林中找感受。基于我的生活經歷以及心中對海南熱帶雨林的熱愛,我在寫作時有一種使命感,希望能傳遞出海南人民、黎族同胞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幸福生活的期待,我不僅要寫好海南干凈的天空、純凈的河流,不僅要表現好海南島的美麗自然美好生態,吸引讀者朋友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深處,引領他們領略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多重魅力,還要呈現出海南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展現出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在廣大讀者心中種下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種子,為讀者朋友搭起一座通向美麗中國的心靈橋梁。

      作家、文化學者 韓可勝

      “作者用心靈的至簡至純映照了海南熱帶雨林的至繁至美”

      記者:您如何看待這本書?就生態文學創作來說,它有哪些特點?

      韓可勝: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能讓人記住一個地方,這套中國國家公園叢書正是借助了這個思路。我認為楊海蒂女士的《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有三個特點。首先,它是本好讀物,輕松愉快、文字優美、視野開闊、內容新奇。其次,作為一個新概念讀本非常成功地達到了推薦海南熱帶雨林的目的,讓我身臨其境地看到了一個三亞之外的全新海南。我去過海南多次,原以為不再有去海南的沖動,這本書讓我知道海南不僅僅是三亞的碧海藍天,也不僅是博鰲的萬泉河畔,還有繁茂的熱帶雨林以及藏于其中的黎族風情。最后,這本書成功地讓讀者知道了我國正在開展的國家公園建設,也讓大家認識了國家公園,因此小小的書也有了更高的國家意義。

      記者:您剛才用“新概念讀本”來描述這本書,這指向了這本書的文學性。能否具體給我們說說它文學性體現在哪些地方?

      韓可勝:這本書本身就是一篇大散文,有一個完整的架構,有序章、高潮和結局,看完之后更像是聽到了一首完整的交響樂。從文學性來講,我有兩個方面的感受。

      其一是“有我之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詩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意思是把作者本人置身其中或是超越所寫的對象之外。在寫自然風景的時候,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用“無我之境”來客觀地描述、記錄,而楊海蒂在寫這本書時,是滿懷熱愛的。盡管這是一本記錄自然的書,但她把“我”放入其中,使用了一種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手法,把自己的獨特想法,甚至是有些荒誕主義的想象都置身其中,這是她的“有我之境”。

      其二是她的“有我之境”很純凈、很純美。看這本書時,我甚至想把所有用“純”組成的詞都送給作者,送給她文字背后的心靈。作者用心靈的至簡至純映照了海南熱帶雨林的至繁至美。

      楊海蒂年輕時在海南工作過,在那里留下過美好的回憶,所以這本書她是帶著熱愛去寫的。同時,她不是海南人,所以她在用一種審美的眼光去發現海南、描繪海南。她的筆法清純、文字細膩,下筆不像是一個資深編審,而是一派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