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長篇報告文學《東方濕地》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來源:中新網江蘇 | 于從文  2022年06月16日16:33

      6月14日,長篇報告文學《東方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樣本》研討會在南京舉行。鹽城市作家協會供圖

      6月14日,聚焦中國首個濱海類世界自然遺產——鹽城黃海濕地的長篇報告文學《東方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樣本》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2019年7月5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核心地位于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處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這觸發了生長于這片土地的鹽城作家徐向林的創作靈感。經過深入采訪調研,徐向林用半年多的時間創作了15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東方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樣本》。

      作品研討會現場。鹽城市作家協會供圖

      作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敘事主線,深度解密鹽城黃海濕地的前世今生和神奇地貌,講述珍禽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區、黃海森林、條子泥保護區等濕地的修復及保護故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故事、生物多樣性故事。濃墨重彩呈現了以新中國首位環保烈士徐秀娟、新中國首位麋鹿馴養師丁玉華及“黃海林工”等30多個典型人物、群體和一大批民眾保護濕地、共建共享生態家園的感人事跡。

      研討會由江蘇省作家協會和鹽城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江蘇省作協一級巡視員、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王朔主持研討會。江蘇省文聯主席、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章劍華,江蘇省作協副主席、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強,鹽城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軍,鹽城市文聯黨組成員、市作協主席張曙光,以及10余位江蘇省內報告文學專家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上,來自江蘇省作協、省報告文學學會、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及省內部分高校的汪政、丁曉原、王暉、秦林芳、汪修榮、沈杏培、張娟、陳德明、傅寧軍、張茂龍、何同彬、韓松剛、張曙光等文藝評論家和作家,圍繞《東方濕地》的題材選擇、主題立意、文本敘事、推廣價值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題材好、主題好、文本好。”章劍華在評價長篇報告文學《東方濕地》時表示,該作品是江蘇目前尚不多見的生態文學作品。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茂龍稱《東方濕地》是“江蘇生態文學的一個突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丁曉原認為該書“填補了江蘇在這方面的創作空白,并達到了一定水準”。

      《東方濕地》作品選題的時代性、世界性、獨特性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肯定。與會專家認為,作者在錘煉作品的文學品質上也相當努力,“有一段作者穿越到明朝,與鹽民詩人吳嘉紀對話的場景描寫”,可視為對紀實文學的某種突破和創新;而“在非虛構寫作中表現作者主體”則是有意融入自己的深刻認知和獨特表達。

      同時,與會專家結合各自的研究、創作經歷,對《東方濕地》的打磨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意見建議。汪政用“洋氣”二字對作品的整體面貌提出期待,他指出,生態環境是具有世界意義的議題,“洋氣”其實就是要跳出地方性,努力寫出“世界性”和“現代性”。丁曉原以小說家范小青的報告文學《家在古城》為范例,對報告文學的結構和寫法提出了建議。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原總編輯汪修榮、《揚子江文學評論》副主編何同彬和省作協創研室副主任韓松剛認為,《東方濕地》關于濕地前世今生的敘述固然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性和厚重感,但篇幅過多可能導致難以聚焦,“重點還是應該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

      據介紹,《東方濕地》已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列為2022年江蘇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重點跟蹤資助項目,作品全文已發表于《中國作家》(紀實版)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