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業松:如何抵抗對魯迅的“閱讀暴力”
      來源:上觀新聞  | 施晨露  2022年06月16日09:00
      關鍵詞:魯迅

      在大學里講“魯迅精讀”,遇到的是一群“三怕”青年(“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他們帶著高中語文的心理創傷來到課堂。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業松分析,這“三怕”,說白了,怕的是所謂“標準答案”,這是僵化的語文教學機制的籠罩,同時也是“魯迅研究危機”的一個側面。他自我反省,作為現當代文學的研習者,也常有對“周樹人”繞著走的感覺。

      是什么改變了他?復旦大學中文系自2002年開始施行本科教學課程體系改革,開出“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課程,其中“魯迅精讀”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必修課。此后,隨著“學分制”和“通識教育”教學改革的漸次推行,這套原本著眼于專業教育的精讀課程中的一部分,又被推向“人文(學科)基礎教育”和“(全校)通識教育”的平臺,供更多學生修讀。

      這一過程在近期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魯迅文學的內面——細讀與通講》一書中得到呈現。

      張業松自2004年秋接手“魯迅精讀”這門課程,面對一大批非中文系的學生,他坦言,“當時的感覺真是栗栗危懼,迫不得已。臨到上課,站上講臺不到十分鐘,后背的衣衫已然濕透。好在我算是一位有勇氣的教師,除了不懂魯迅,別無其他包袱。不懂不必裝懂,無須冒充專家,而可以老老實實地跟學生一起讀書,讀到哪一步,講到哪一步,也隨時樂意承認學生的認識和考慮比我高明獨到。如此教學相長,漸漸背上的汗總算可以出得比較少一點。”

      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鼓起勇氣,再次“與魯迅相遇”。方法是——文本細讀;目標是——探尋魯迅文學的“內面”。

      “魯迅和魯迅文學是如此巨大的課題,如果只給十分鐘時間來講,我要講什么呢?這是我在與魯迅結緣的起點階段曾經面臨的問題和情境。”張業松回憶,當時,他沒做更多考慮,而是“很坦率地選擇了面對自己的無知,講述了無知之下的驚奇”。夸張一點說,在為備課而重讀魯迅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個震驚的體驗。那就是把《吶喊·自序》這樣一個熟得不能再熟的文本,再讀一遍時,發現竟有那么多東西是以前沒有注意到的。

      “《吶喊·自序》是魯迅作為作家第一次回顧自己創作歷程的文本。回顧自己創作時,他首先想起來要說的事情是什么?這就是《吶喊·自序》第二段他少年時代的記憶。他說曾經四年多,出入于當鋪和藥鋪,從一倍高的當鋪柜臺外遞上家里的衣物,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同樣高的藥鋪柜臺去為父親買藥。這是一個孩童時期、少年時期的形象化記憶:兩條柜臺,一條柜臺比他身高高一倍,一條柜臺和他身高一樣高。這兩條柜臺對魯迅意味著什么?對魯迅的創作意味著什么?他為什么在回顧自己創作的時候,首先想起了這兩條柜臺?”張業松在課堂上如此分析——柜臺首先是把人與人隔開的東西,柜臺里外代表了一種權勢的區隔。當一個孩子長年需要去一個象征權勢的地方,會造成一種特殊的敏感,簡單地說就是看人臉色。

      “講到這里,十分鐘的時間差不多就用完了。我很慶幸,自己曾經擁有這樣一個接近魯迅、細讀魯迅和嘗試走進魯迅文學的內面的起點。從這里出發能夠走向哪里,得到什么,是不必設想,也無須預計的。”在張業松看來,以標準答案的習得為目的的課堂教學,是“閱讀暴力”最普遍、最粗淺的表現形式,此外還有更多更高級也更隱蔽的形式。而這些“閱讀暴力”和“反暴力”的共同特點,是使得它們對魯迅的處理的不可愛變成了魯迅自己的不可愛,使本來應該針對特定閱讀方式和閱讀環境的逆反變成了針對魯迅的逆反,由此造成魯迅與當代讀者和當代生活日益疏遠。“疏遠到何種程度,可以從我自己的例子看出來——盡管身為現代文學專業人士,我在承擔‘魯迅精讀’課程之前,也曾長時間地寧愿繞著走或躲著走。而在眼下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教學中,選擇魯迅或與魯迅相關的課題作為學位論文選題的各級畢業生越來越少,也正是不爭的事實。”

      “幸而同樣是我自己的例子,反證了上述狀況的不正常。”張業松說,教授“魯迅精讀”課,作為教師同樣受益匪淺,而所有收獲中最重要的一條,莫過于認識到“魯迅是要自己去讀的”。“自己去讀,意味著擺脫被主宰和牽引。當我們從被引導、教導、誘導、誤導……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自主接近和理解魯迅時,魯迅開始變得生動、豐富、溫暖、智慧、正大光明、勇敢無畏……”

      在張業松看來,魯迅文學是中國現代文學里不竭的源泉,“魯迅研究”除了是一項專業技術工作,也是一項有益于在鬧哄哄的“大時代”里立定腳跟、鍛煉心智的活動。《魯迅文學的內面——細讀與通講》不僅是他數年研究成果的結晶,也是對浮躁時代的回應和抵抗。

      《魯迅文學的內面——細讀與通講》正文共計十章,前七章側重具體作品和作品集的“細讀”。第一章嘗試通過文本細讀對《狂人日記》做出新的闡釋;第二章借鑒聲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彷徨》的開篇之作《祝福》;第三章討論了《風箏》的改寫;第四章聚焦魯迅作品中的兄弟關系書寫和大哥形象塑造;第五章圍繞具體作品討論1923年至1926年間魯迅創作風格和作品面貌的轉變;第六章詳解《野草》;第七章導讀《朝花夕拾》。后三章嘗試提出對魯迅文學的總體面貌及后續影響的描述,即為“通講”:第八章嘗試對魯迅文學的思想基礎和觀念背景做出總結;第九章進一步就魯迅文學的內容、藝術、思想和價值等基本層面的特點提出界定;第十章以巴金為例,討論魯迅文學的后續影響。

      書中還收錄了復旦大學魯迅精讀課的課堂實錄,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學生們對魯迅作品獨到的理解,或能幫助讀者打開思路,領略魯迅作品的豐富性,提示當下閱讀魯迅的更多可能性。正如學者陳子善所言:“文本細讀是文學研究的關鍵一環……這本書正提供了足資啟迪的魯迅作品精讀的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