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首屆紫金論壇聚焦“文藝評論的傳播與抵達”—— 以在場姿態,做好“新批評者”
      來源:新華日報 | 馮圓芳 王慧 陳潔  2022年06月02日08:21

      5月30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新華日報社主辦的“新時代新文藝·文藝批評的傳播與抵達”——首屆紫金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隆重舉行。外地嘉賓“云端”論劍,南京學者扺掌而談,以“紫金”之名碰撞觀點,為文藝評論發展貢獻寶貴智慧。論壇主題的最終落點“傳播與抵達”,是一個充滿開放性和可能性的話題域,蘊含著一種期待:在新媒體時代的“寶盒”中,文藝評論不僅是一面鏡子,還有可能成為一面“魔鏡”,為文藝創作、審美教育乃至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召喚出魔力般的豐沛能量。

       

      批評家不應焦慮于“傳播”

      李敬澤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傳播與抵達”的論壇主題背后,透露著一種焦慮感、一種危機意識。當我們設定這個主題的時候,隱含的意思似乎是,“傳播與抵達”已經成為了一個疑難和問題。

      不妨先把視線稍稍拉遠——我們正處于劇烈演進的現代性進程中,文化不再是某個階層或群體的特權,文藝鑒賞與判斷的話語權正在廣大人群中擴散,特別在近幾十年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動能,以互聯網為標志的媒介革命,使人人都能成為“批評家”。在各種互聯網社區群落中,普通讀者、觀眾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批評行為,這和傳統社會中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讓聲音傳播和抵達有本質不同。回過頭來看傳播與抵達的“危機”——這是“危機”嗎?這僅僅是職業批評家的危機,對人民群眾來說,他們既有能力又有渠道,成為文藝的最終評判者。

      既然“人人都是批評家”,職業批評家已不再可能讓所有人都“聽”自己“說”,那我們的位置究竟在哪兒?

      我們仍然是文化生態中的重要力量。同行之間的彼此輸出和討論中,我們碰撞出專業的判斷;通過各種文化機制,我們與大眾之間建立起對話的通道。在我看來,“傳播與抵達”不是要求每個批評家去做“網紅”,不是要求我們的話語抵達鏈條的末端,而是做“傳播—抵達”鏈條上游的,這個時代思想和話語的有效生產者、輸出方,對眼前豐盛的經驗作出有力的命名和闡釋,承擔起對時代、對社會的文化責任——這才是職業批評家所須面對的根本問題。

       

      做既懂專業又懂修辭的“新批評者”

      尹鴻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這是文藝評論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說“最壞”,是因為傳統評論的影響力在下降,網絡上泥沙俱下、非理性的評論聲音彌漫嚴重;說“最好”,是因為大眾傳媒時代里,點對面的網狀傳播方式賦予了“好聲音”以更強的傳播速度、傳播規模、傳播效果。

      如何在“網生”的時代做好“新批評者”?首先,滿足用戶,但不能迎合用戶。迎合用戶是放棄自己的判斷和價值觀,我們要用專業的力量影響他、說服他;其次,重視流量,但不成為流量的俘虜。走向“唯流量論”,就必然迎合用戶,夸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第三,改變修辭,但不能違背初心。我們必須根據媒介的變化對原有的修辭方式作出調整,來喚起用戶的注意力。我特別建議批評家主動擁抱新媒體,在微博、微信、豆瓣等平臺上開設賬號,在和網友的互動中、在新媒體實踐的廣闊海洋中找到修辭規律。

      修辭固然重要,專業性永遠是立身之本。互聯網從來不排斥專業性,現在各個領域里能成為意見領袖的,都是那些既懂專業、又懂互聯網修辭方法的人,這才是時代需要的“新批評者”。

       

      文章要短、不要“裝”

      劉旭東 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大眾評論和精英評論共同繁榮,是當下文藝評論的可喜一面,但“眾聲喧嘩”也有隱憂,那就是價值觀、審美觀的多元甚至蕪雜。此外,不同門類的文藝評論也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影視批評比較活躍,文學批評比較高端,美術、音樂、舞蹈批評比較高冷,各門類發展參差不齊。形成這種局面非一日之寒,要改變,也非一日之功。

      今天,文藝評論要想更好地傳播與抵達,必須借助新媒體、遵循新媒體規律,我初步總結了這么幾點:第一,文章要短、不要“裝”。碎片化閱讀與傳播是我們時代的基本語境,在碎片化時代寫滔滔長文,讀者就很難有耐心讀下去,要短小精悍,要開門見山,不要兜著圈子云山霧罩。其次,充分運用融媒體手段,做圖文并茂、活色生香的文藝評論,把豐富多彩的視頻、音頻、圖片、表情包、排版和文字結合起來,達到感染力的倍增效應。評論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真誠,修辭立其誠,你不真誠就不可能抵達。此外,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與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也是我輩批評家責無旁貸、涓滴與共的使命。

       

      追求觀點、思想、情感的多重“抵達”

      汪政 省作協副主席、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在“人人都是批評家”的時代,使文藝評論成為一種具有信息性、探索性、創造性、個性化的知識生產,是當前職業批評家努力的方向。借用知識學對知識的分類:我們不僅要生產作為內容(事實性知識)的文藝評論,也要生產作為方法的程序性知識的文藝評論,讓文藝評論進入高質量的發展,而不是隨波逐流,走入被短視頻同化,被流量綁架的怪圈。

      當然這并不是說,文藝評論不需要考慮傳播與抵達。我認為當前的文藝評論應該專業化地表達。在文藝評論史上,有許多文藝家的評論就很精準,而且漂亮。他們對文藝的影響絕不亞于理論家。比如羅丹、歌德、孫過庭、八大山人、魯迅、茅盾、汪曾祺等,懂行的人,知道此中三昧的人才能寫好評論。而目前,“以文學評論代替所有藝術評論”現象很普遍,搞影視評論的不懂影視,搞美術評論的不懂美術,搞書法評論的也不懂書法。其次,我們的傳播必須精準。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我們必須提供不同的文化產品給不同的受眾,針對他們對文藝的不同需求來展開評論。此外,要對“抵達”有深刻的理解。抵達不僅是信息的抵達、符號的抵達,更是思想和情感的抵達。評論應屬于哈貝馬斯所說的“交往”,好的評論能夠深入人的內心深處,作為一種交往行為,它通過對文藝現象的解讀,對文藝作品的二次創造,使其成為一種獨特的社會話語,有利于消除焦慮、彌合隔閡、凝聚人心,提高精神生活的質量。所以文藝評論不僅是文本世界里的語言行為,也是一種社會層面上積極的實踐行動。

       

      B站也是文藝評論的陣地

      朱承銘 嗶哩嗶哩黨委副書記

      B站目前月活躍用戶接近3億,其中78%是18—35歲的年輕人。大量與文藝評論相關的視頻很受B站年輕人歡迎,你在B站上搜索書評,第一條就是某up主解讀的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此外四大名著、魯迅名篇、外國名著都是B站網友解讀、點評、二創的熱門,《三國演義》的播放量甚至達到2.3億。還有不少專家學者入駐了B站,比如評論古代詩詞的戴建業老師,評論影視作品的戴錦華老師,觀眾也通過彈幕和評論表達觀點、和up主交流,可以說,彈幕已經成為B站乃至眾多視頻網站的主流“文藝評論”形式。

      在我看來,好的“B站文藝評論”固然要將作品中隱藏的思想價值提煉出來,也決不能拋棄故事,否則就是只有骨骼沒有血肉、提供維C藥片卻不給吃美味的蘋果,觀眾自然不愿意看。B站評論者也必須接地氣。接地氣不是指語言風格非得短小精悍、風趣逗樂,B站上有位教授恰以講解長難句而圈粉。我說的接地氣,是指在文藝作品的選擇上,貼近當下群眾關心的熱點,哪怕是表達不同意見,也要在充分理解群眾觀點的基礎上,做到更有針對性,而不是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傲慢。

       

      批評家應該向作家要什么

      張光芒 南京大學教授、博導,江蘇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批評家向作家要什么,是一個基本的批評尺度問題,也是一個最容易出現誤區的問題。我認為,批評家不宜直接向作家要思想,不宜急吼吼地追問作品反映了什么主旨、思想的高下優劣如何,而是應該首先看它在審美世界中為讀者展示了怎樣的生活,怎樣的“故事背后的故事”“生活背后的生活”。

      事實上,社會生活的審美表現是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交織的復雜圖式,一部作品如果只是給出表面的生活摹寫,那就是虛假膚淺的。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是用文本發現并審美地反映出生活本質的真實。我心目中一直對文學批評有個定義:文學批評就是盡可能精辟深刻地考察作品如何處理文學與生活的關系,辨析它在審美表達方面的得失,以及指出它在精神向度上是否有利于人的發展。批評家必須足夠敏銳、專業、具有工匠精神,必須發現那些作家自己都未必意識到的東西,必須看出一般讀者看不出的隱秘問題,必須發掘作品中那些指引人上升的精神力量——只有這樣,批評家才能贏得作家和讀者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傳播抵達,才能對文藝創作和大眾審美起到強大的反作用力。

       

      批評家要有“分身術”

      何平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文藝評論的傳播與抵達”的話題,可以拆分出幾個子話題:傳播什么?這涉及批評家是否真正“在場”。能否抵達?背后關聯國民審美教育的現狀。如何傳播和抵達?涉及交際語境和對話空間的創造。我一直認為,大學里的文學批評家除了要守住“文學的現場”,還要守住“文學教育的現場”,認認真真上好文學課,培養出一代代熱愛文學、有審美鑒賞能力的學生——有了“審美國民”,文藝批評才有了傳播與抵達的前提。

      在這個前提之上,我們如何創造交流的語境?目前似乎有種誤區,認為批評家不會用微博、抖音就是“脫離群眾”,但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批評家每天都在憂心點擊量、漲粉量,豈不是剛破了“專業”的圈、又鉆進“流量”的圈?不應要求所有批評家都以這種方式傳播抵達,專業的人要做專業的事。但另一方面,批評家也要有“分身術”。我在《花城》雜志主持《花城關注》的六年間,因為我面對的讀者是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我撰文時有意借鑒了散文和隨筆的寫法,減少了注釋的數量和論證的篇幅,語言盡量地平易樸實。也就是說,批評家要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根據對象變化迅速調整語體和修辭的能力,這就是批評家的“分身術”。

       

      我們向新媒體評論學什么

      劉永昶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南京影視家協會副主席

      我是搞影視評論的,面對以豆瓣評論為代表的聲勢浩蕩的“大眾點評”,我在想,我們這些學院派該從它們身上學什么?

      首先,學習新媒體評論者對影視的熱愛。《覺醒年代》《山海情》剛開播時熱度并不高,是網民的熱情點評、“自來水”集聚,是他們的熱愛、熱情和敏銳的審美發現,使優質作品成為現象級爆款。反觀自身:我們的文章里有多少情感?有多少文章是為了寫而寫?

      其次,學習他們敢于說“不”、敢于打一星的真誠和勇氣,不論你影片宣發做得多么天花亂墜,我都保持我獨立的判斷。

      第三,學習新媒體評論者的速度和融媒體的表達方式,以真正“在場”而非“滯后”的姿態、以適應現代人接受習慣的載體媒介,和他們進行交流。我讀過一篇談《瑯琊榜》服飾特色的萬字長文,很有獲益,學院派或許覺得這是“管中窺豹,僅見一斑”,但我覺得哪怕僅有這“一斑”,它都是非常專業、精彩和深刻的。

       

      呼喚健康的書法批評

      李嘯 省書法院院長,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做好書法批評很難,這對批評者的人格修養、學術儲備、實踐體驗都有很高的要求。書法批評既要立足當下,又要通古曉今;既要明白古代經典的示范價值,又須懂得當代書法的時代審美意義;對具體的作品,既能知曉其取法所在、如何化用活用古人技法并形成自身風格,更能在筆法、結字、章法、墨法中條分縷析,辨析其精神旨歸、幽微之意。

      呼喚健康的書法批評,一是要講真話、以真誠之心去批評。書法作品或書法家有什么優缺點,既要講出來,還要把它講好;套用古人名言要適度,不能毫無節制堆砌辭藻;批評的方法技巧也有講究,可以坦誠直言,也可以話外有音,只要不涉及誹謗造謠,就是真誠的批評。二是要堅持多元,以包容之心去批評。不同學術背景、學書經驗、性情愛好、審美偏向的人,往往會對某一部作品、某一種書風有不同的評價,這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做到求同存異,而不是黨同伐異。有分歧很正常,講出來寫出來,觀者自有其價值判斷。

       

      狹隘的觀照界限應當被突破

      趙允芳 《傳媒觀察》雜志主編

      深度媒介化時代里,人人都是受眾,人人都是傳播者,職業批評家要怎么體現存在感?我認為,在重大社會主題、重大突發事件面前,不缺席是至為重要的一點。批評家對時代“在場”,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動,才能捕捉到大眾的所思所需,尤其在輿論場上各種觀點對立、交鋒的關鍵時刻,批評家更要敢于和善于發聲。

      傳播學中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理論:人們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歡迎,就會積極參與;發覺某一觀點遭到抨擊,即使自己贊同,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便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因此,德國社會學家紐曼認為,輿論與其說是“公共意見”,不如說是“公開的意見”,兩者不能等同,這中間的空隙,恰恰是文藝工作者要重點思考和搶占的空間。一種觀點只有被公開、成為共識,才可能成為輿論,影響更多人。所以,批評家積極亮出觀點,不怕引起爭論,有助于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輿論生態。

       

      讓最專業的評論家寫最普及性的評論

      許其兵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二級調研員、省劇協理事、省藝術評論協會秘書長

      當前文藝評論亟需解決視野、平臺和保障這三個問題。首先是視野問題。目前地區性的媒體平臺,主要是評論本地區的文藝作品和現象,視野范圍很小,很難抵達廣闊受眾,所以文藝評論的視野一定要放眼全國,本地區外的讀者才有可能感興趣。

      其次是文藝評論的表達問題。現在,專業性評論較多,普及性評論較少。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普及性評論學術含量低,就可以降低要求、不加重視、不愿投入,相反,一定要請最專業的評論家來寫最普及性的評論文章,建設普及性評論的媒體平臺。

      第三是解決好物質保障問題。如果不能很好解決文藝評論的物質保障問題,必然會導致商業評論越來越多,中立評論越來越少,說好話的越來越多,真正批評的越來越少,結果就是文藝評論失去了它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文藝市場亟需文藝批評的介入

      衡正安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一級美術師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后,文藝界存在的諸多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進,文藝界的“三俗”現象,唯收視率、唯點擊率現象,重獎項輕質量等現象得到了明顯改善。然而,有些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結果,如在書畫拍賣、畫廊交易、慈善義捐、送禮饋贈等場景中,由于評價體系的缺失,市場機制未能建立,社會審美水平偏低、審美標準混亂,文藝家炒作、浮躁、造假的現象依然存在,嚴肅的文藝批評未能有效介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專業的文藝批評不僅可以引導和提升廣大文藝創作者、文藝欣賞者和文藝消費者的審美和鑒賞水平,也能起到激濁揚清、營造風清氣正的文藝市場的功能。當文藝作品進入市場,就從創作領域進入了市場領域,它的流通價值如何體現、藝術水平達到怎樣的高度、是否能代表這個時代、能否進入歷史等,都需要專業批評的介入、分析和評判。只有發揮文藝批評的支撐作用,才能建立文藝市場的評價體系。

       

      批評是一個動詞、一種行動

      李瑋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執行副主任

      面對網絡文學評論和網絡文學傳播特征之間脫節的現狀,我提出建立一種“作為多元行動的網絡文藝批評”。也就是說,評論不僅是文本分析和點評,更是“介入”和“引導”的多元化行動。

      如何介入和引導?比如,我們中心針對“馬甲文”“美食文”“劇本殺”“尾魚吐槽”“閱文漫改計劃”“歸元吐槽”“拼夕夕網文”“豬肘之爭”等網絡文學熱點進行及時評論,我們充分運用“評榜”這種特殊形式的評論,不唯粉絲,不唯流量,在海量網文中遴選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表現新世代和新經驗的作品,讓“理性青春”成為網絡文學傳播的價值導向——這就是一種介入和引導。必須注意的是,介入和引導須建立在尊重網絡文學自身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不能套用評價傳統文學的那一套,由于網文具有類型化傾向和IP屬性,對網文的評價必然涉及它在類型創造發展上的貢獻、在IP轉化上的可能性。專業化、敏銳性兼具,網文評論才有可能實現交往、滲透、影響和改變,文藝評論才能成為具有行動性的批評話語和具有批評話語特性的行動。

       

      評彈批評要堅持“書場性”

      潘訊 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青年文藝評論家

      蘇州評彈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很多文化名人都是評彈的忠實粉絲,并加入對評彈史料的收集整理中來。我認為,目前評彈批評的主要問題在于學術的傳統與藝術的傳統存在割裂。一方面,演員對評彈的豐厚家底、研究成果缺乏自覺吸收,另一方面,很多評彈研究者尚處于“案頭批評”階段,套用戲曲批評和文學批評的方法,既沒有照顧到評彈藝術的本質特征,也沒有走進表演一線,而是對著腳本去評論,或停留在聽錄音、看錄像的層面。

      必須認識到,評彈藝術具有明顯的“書場性”特征:每一部書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說法,同一位演員說同一部書,在不同的場景中也有不同的說法,演員還有許多游離書外的點評,以及豐富的表情、眼神等,這都應該成為評論的對象。戲劇大師曹禺正是親身走進評彈藝術之后,才在評彈“說噱彈唱”的四種表演方式之外又加上了“評”。可見,如果離開了評彈現場,我們的批評就難以做到跳進跳出、捭闔自如,也就難以具備完整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