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呼應(yīng)《詩經(jīng)》的芍藥故事
      來源:澎湃新聞 | 呼延云  2022年05月16日08:24

      時近暮春,前幾天坐車經(jīng)過草橋,不禁想起《帝京景物略》中的一段文字:“右安門外南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土也泉,故宜花,居人遂以花為業(yè)。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入春而梅,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藥……”這段文字顯然是為了追求面面俱到,因為在舊京的春天綻放的諸多花卉中,芍藥其實是一騎絕塵的存在。《帝京歲時紀勝》記:“京都花木之盛,惟豐臺芍藥甲于天下……四月間芍藥,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余莖。游覽之人,輪轂相望。”文人墨客們賞芍買芍之余,紛紛作詩吟詠,如清初學者施潤章詠豐臺芍藥曰:“園人摘花如摘菜,日日擔來城市賣。花朵全不恤花稀,賣花聲里春光歸。”康熙年間名臣王鴻緒亦有云:“燕京五月好風光,芍藥盈筐滿市香,試解杖頭分數(shù)朵,宣窯瓶插硯池旁。”

      也許正是因為時人對芍藥的愛重,因此編出了很多與之有關(guān)的筆記故事,睹之滿目鮮艷,讀之滿口生香。

      一、“四相簪花”應(yīng)吉兆

      芍藥在我國很早就有文字記載,《詩經(jīng)·溱洧》中有“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的詩句。明人張萱在筆記《疑耀》中考據(jù):“芍藥破血,女人無子當服之。”所以男子贈予女子往往有結(jié)緣之意。到了宋代,芍藥變成了一種“吉兆”。《文獻通考》記載大中祥符四年四月,“江陵府刑部郎中袁煒家圃芍藥雙華并萼”,轟動一時。《宋史》記載開封人吳近“嘗夢至一亭,匾曰‘侍康’”,亭子旁邊種植著芍藥,只有一朵花綻放著,“殊妍麗可愛”。吳近醒來后不明白夢境為何意,后來他有了一個女兒,“方產(chǎn)時,紅光徹戶外,年十四,高宗為康王,被選入宮”,這就是后來的吳皇后。吳近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女兒就是那朵芍藥花,展開在“侍康亭”邊,就是將來要侍奉康王的意思。

      當然,宋代筆記中與芍藥有關(guān)的筆記名篇,還要說是《夢溪筆談》中的一則。

      名臣韓琦在慶歷年間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執(zhí)政于淮南。“一日,后園中有芍藥一干,分四岐,岐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間之。”這種芍藥后來被命名為“金纏腰”,又叫“金帶圍”,但在當時揚州所產(chǎn)的芍藥中并沒有這樣一品,所以很令韓琦感到驚異。他于是想找來三位博學多識之士一起賞花,加上他自己,“以應(yīng)四花之瑞”。那時,王硅擔任大理寺評事通,王安石擔任大理評事僉判,都被韓琦請來。還少一個人,“以判鈐轄諸司使忘其名官最長,遂取以充數(shù)”。誰知第二天早衙,原定的鈐轄官突然鬧肚子來不了,等于又空出一個名額,韓琦找了半天,臨時拉大理寺丞陳升之充數(shù)。韓琦讓人把那枝芍藥上的四朵花都剪下,每個人戴在頭上一朵,一時傳為佳話。孰料以后三十年間,這四個人竟相繼當上宰相,這就是在中國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四相簪花”。

      宋代官制,宰相方能穿紅色官袍纏金色腰帶,芍藥因而被視為升官發(fā)財?shù)摹凹字ā薄G宕技o曉嵐貶戍烏魯木齊期間,當?shù)厝释廖郑m花草亦皆繁盛,尤其虞美人,“花大如芍藥”。大學士溫福以倉場侍郎出鎮(zhèn)時,臺階前有虞美人一叢,忽變異色,花瓣深紅如丹砂,花心則濃綠好像鸚鵡一般,在太陽光下灼灼有光,仿佛金星閃耀。沒過多久,溫福即被拔擢為福建巡撫……是以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乃知此花為瑞兆,如揚州芍藥,偶開金帶圍也。”

      二、“藥娘”原來是芍藥

      清代志怪筆記中,如牡丹、荷花、杏花一般的花妖很多,且往往伴隨一段妖氣和狎邪的故事,而芍藥則例外,也許是因為在《詩經(jīng)》中就有男女之情的隱喻,孔老夫子又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所以往往以“無邪”的面目出現(xiàn)。

      《耳食錄》中寫一人春天到青蓮山游玩,在水邊撿到一枚玉釵,“忽水中見麗女子影出其肩后,若相偎倚”,嚇得他回頭一看,卻什么都沒有。“俄而微風皺波,滉漾久之,影遂失。”他郁郁不樂地回到家,一照鏡子,“則女在鏡中”,他十分高興,拿出那枚玉釵問這是你遺失的嗎?女子搖首微笑,然后消失。那人不禁垂首悵惘。正在這時,空中有人說,如果想見到我,先焚香供釵,我就會出現(xiàn)了。

      從此那人每日焚香供釵之后,對著鏡子與佳人相聚,家人見了,疑是鏡中有妖,“奪鏡摔之地,鏡裂”,那人大驚失色,痛惜不已,但隨后在別的鏡子中也能見到那位佳人,他這才喜出望外。家人越發(fā)感到驚異,把所有鏡子都藏起來,不讓他照,他從此失魂落魄,茶飯不思。直到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幾案上有芍藥一枝,接著耳畔又傳來聲音,你知道這朵花所含之意嗎?請到花園的水池邊與我告別吧!那人聽了,跑到水池邊,見女子的倩影漸漸消卻,不禁想起《詩經(jīng)》中的“贈之以芍藥”,心中無限凄惻……

      那人從此臥床不起,且“廢飲食”,一心求死的模樣,家人治以巫醫(yī),皆以失敗告終。直到一位道士趕來,徑直問他“玉釵何在”?那人驚訝地問他:“你怎么知道此事?”道士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絳丹一粒,讓他吞下,病立刻好了。道士告訴他:你的前生乃一書生,“過鄰家,值其女影娘墜釵簾下,瞰其無人,徑拾之不還”,而影娘則愛上了你,后來她病死,但業(yè)緣未了,她的魂魄還一直惦念著你,所以找到了你的今生……

      王韜在《淞濱瑣話》中寫一名叫鄭筱史的人,家中豪奢,“樓臺亭榭頗有可觀”,不僅疊石為山,引泉作池,而且修一芍藥圃,極為美觀:“一入門內(nèi),便見高峰插天,循徑而上,既登絕頂,有亭翼然。倚欄縱眺,全園盡在目中。既達平地,則彌望皆芍藥也。”這里所種的芍藥品種繁多,“中間所植為金帶圍,尤稱名種”。鄭筱史納妾兩人,一名綠媚,一名素修,每天就在這芍藥圃中與她們讀書玩樂。

      這一天傍晚,素修正在窗邊握管書字,忽見窗外人影幢幢,接著進來一女子,自稱叫藥娘,帶來自己寫的一本名為《紫霞軒吟草》的詩集,與素修娓娓談詩,通宵達旦,直到第二天早晨方才離去。藥娘剛走,鄭筱史來到素修屋中,見到幾上詩集,問是何人所作?素修推說是鄰家女孩。鄭筱史“見其詞語清新,為易數(shù)字,并加評焉”。后來,藥娘又來了,還帶來一位名叫玉娘的女孩,玉娘亦拿出一本名為《蘭因剩稿》的詩集,素修一讀之下,覺得同樣是情致纏綿,不禁為其才華所折服,于是與她們結(jié)為好友。后來,鄭筱史發(fā)現(xiàn)了藥娘和玉娘的行蹤,與她們相見。藥娘大大方方地說:“聞君家多藏書,何不讓我們參觀,以擴眼界?”鄭筱史便帶她們到藏書樓去看書,從此傾心結(jié)交,“談?wù)搫t并坐,飲食則同席,絕不避嫌,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然而他們都以禮自持,絕無狎昵輕慢。鄭筱史愈發(fā)敬重說:“與二妹結(jié)交,正如對名花,止可餐其秀色耳。”

      這一天,藥娘和玉娘突然來了,容色慘沮,她們告訴素修說:“我們與你們的緣分盡了。”話音剛落,窗外黑云如墨,風雨大作,二女忽然不見。頃刻間冰雹落下,一株芍藥被打死,過了一個月,一株玉蘭也死掉了……

      三、十金留得半日賞

      上面兩篇筆記無疑都是作者的杜撰,而清代學者俞蛟在《夢廠雜著》中寫的一篇“豐臺賣花女傳”,讀之卻有幾分真實感。

      “出南西門外數(shù)里曰豐臺,居民咸以種花為業(yè),四時紅白相間,芬芳襲人。而惟春夏時之芍藥為最盛,連畦接隴,一望無際。”正如本文引言所述,豐臺的花草種植——特別是芍藥種植,在清代繁盛至極。《清稗類鈔》中專有“豐臺芍藥”的詞條記載曰:“順天豐臺為養(yǎng)花之地,竹籬茅舍,三三兩兩,轆轤之聲不斷,其地本以芍藥著,春時車馬往來,游人如蟻……京師芍藥奇麗,其香較牡丹為蘊籍,花容細膩,則又過之,玉瓣千層,紅絲一縷,殊艷絕也。”有些園丁貪圖利益,在芍藥含苞欲放時就將其剪下,放在花擔里進城販賣。同治辛未年的春天,文豪王闿運與張之洞相約一同到豐臺賞花,看見滿畦芍藥將要被花農(nóng)剪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于枝以賞之”,傳為佳話。

      返回頭說豐臺賣花女的故事。有個姓陸的書生,“儀容俊拔,衣履鮮潔,而性情豪放”。這一天他帶著書童到一處芍藥花畦邊賞花飲酒。有個二十多歲的女孩正在采花,從他面前經(jīng)過,“雖裙布荊釵,而風姿韶秀”。陸生問她:“你的花賣嗎?”女孩說這花是用來供佛的,不是賣的。陸生說分我一支可以嗎?女孩就將一株兩朵的并頭芍藥放在他身邊。陸生笑著說:“《詩經(jīng)》中說的‘贈之以芍藥’原來就是歌詠你啊!”女孩半懂不懂的,粉頰上泛起紅暈,嫣然一笑而去。陸生見她姿儀優(yōu)美,不禁目送她遠去,發(fā)現(xiàn)她的家就在不遠處。等女孩啟扉入門以后,陸生“神魂若失,舉酒連飲數(shù)觥”,不知怎的酩酊大醉,醉倒在花畦邊。這時夕陽西下,書童怎么叫他都叫不醒,想扶他起身又扶不動,不禁放聲大哭。

      這時有個老太婆見了這情景,將童子招來,問陸生的姓氏以及家世,先前那位女孩也從家中走出,聽完童子的回答,跟老太婆說:“昨晚的夢應(yīng)驗了。”原來這女孩姓黃名若蘭,父親在世時,有花田數(shù)頃,倒也能自給自足。父親去世后,她就跟寡母繼續(xù)種花賣花。母親讓她自己選擇配偶,但她卻一直沒有看中的對象。昨天晚上,她夢見一位神仙告訴她,明天會有一位姓陸的書生來到你家花田,你可以花相贈。所以今天當她看見陸生飲酒于畦邊,神采奕奕的樣子,不禁心動,一問方知,便是“神授”之人。陸生酒醒后,若蘭的母親邀請他進了家中,“告以夢,且微示以意”,陸生大喜,遂與若蘭締結(jié)姻緣。

      芍藥純情而嬌艷,卻別有一番性格。《燕京歲時記》稱其“最為應(yīng)序,雖加以熯煴之力,不能易候而開,是亦花中之強項令矣”,所以著名民俗學者鄧云鄉(xiāng)先生才說:“牡丹可以人工改變花期,芍藥卻不能,在花品上,這點似乎又比牡丹高一籌了。”此句亦可喻人,無論綻開抑或相愛,都應(yīng)由我自主,絕非他人所能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