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航天點亮夢想”:連接人類和宇宙的過去與未來 
      來源:光明網 | 戰釗  2022年04月26日08:24
      關鍵詞:科技 科幻 航天

      原標題:中外航天科學家、宇航員、博物館館長、科幻作家連接人類和宇宙的過去與未來

      中國“天問一號”總設計師張榮橋與NASA火星項目科學家Amitabha Ghosh如何解密人類對火星的情有獨鐘?王亞平在浩瀚太空“出差”時對地球說了什么?“網紅院長”單霽翔所從事的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工作,與航天事業又有何關系呢?

      在今年的4·24國家航天日,一場主題為“航天點亮夢想”的電視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連接中外航天科學家、宇航員、博物館館長以及科幻作家,跨界對話,共同追尋人類星空的文明,逐夢星辰大海。

      航天夢想連接過去與未來

      霍金曾言,我們生活在一個奇妙無比的宇宙中。只有憑借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鑒賞其年齡、尺度、狂暴甚至美麗。在這個極其廣袤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所處的地位似乎微不足道。因此,我們試圖理解這一切的含義,并且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角色。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被送到了外層空間,人類開啟了宇宙探索的大門。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自此踏上了通向星辰大海的逐夢之旅。

      “可能,古人比我們更加熱衷于觀察宇宙,并且通過對天文現象的觀測和記錄來指導生產生活”。單霽翔提到,5300年前,良渚古國的先民們為了都城選址,在瑤山祭壇觀測天文,修筑了規模龐大的良渚古城。西周時期的周公為了都城選址,以“天地之中”作為天文觀測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日影觀測,留下了土圭觀測日影的方法。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觀星臺,組織全國性的天文觀測活動,觀測范圍從南海直到西伯利亞,共建立了27個觀測點。

      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上,天文觀測與天文歷法密不可分。從商代甲骨文中的天象記載和歷法演算,到戰國時代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再到漢代的天文歷法成果,中國始終領先于世界,揭示出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古代人們以星辰為參照,發明“牽星過洋”的導航技術,沿海上絲綢之路直達非洲,促進世界各地文化交流。

      中國對于天文歷法的研究,形成了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承載著天文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涵,與今天人們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與根脈。

      今天,北京建國門內的古觀象臺是世界上遺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之一。這座觀象臺從公元1442年到1929年,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紫禁城也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仿照天上的“紫微垣”所建。今天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導航服務,證明中國航天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人類對火星的情有獨鐘

      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得以進一步觸摸宇宙。但太空之旅并非坦途,航天探索精神需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正如張榮橋談到,60年來,人類按照“由近及遠、先無人后有人”的發展規律,實現了載人繞地飛行、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陸月球,如今人類的觸角已經到達太陽系的所有行星和主要類型的小天體。近60年的飛天探索活動,人類通過對地外天體的近距離遙感探測、現場就位探測和真實樣品的實驗室分析,在回答“它是什么?”、“它從哪兒來?將向哪兒去?”以及“它與我們有什么關系?”等基本問題上,獲得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

      張榮橋認為,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地火最遠距離4億公里,以我們現有的航天技術,7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到達,這樣的任務周期比較合適;同時,它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無論是機器人探測或是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環境適應性較好。此外,火星被認為是理解地球和太陽系行星演化的重要研究目標,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以及是否存在過生命,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焦點。火星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火星是地球的未來或是地球的過去,也是人類亟待研究并回答的重要問題。還有,人類總是在暢想尋找地外新家園,火星的引力、磁場、大氣、物質成分等的深入認知,成為最基本的知識。

      NASA火星項目科學家Amitabha Ghosh認為,科幻小說將火星帶入了大眾的視野。我們抬頭看天空,有萬億顆星星,只有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多大?經過多年探索,人們發現火星最像地球,火星可能是地球的過去,也可能是地球的未來,他更相信火星是地球的未來。未來,商業航天領域如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可能會大大降低人類通往火星的旅程成本,如果測試順利,且這種可靠的、可負擔得起的運輸方式得到發展,將人類運送到火星,那么留在火星的問題就不那么困難了。

      逐夢星空的地球來客

      “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正如歌曲所描繪的那樣,逐夢航天不僅承載人類對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以及對人與宇宙關系的求索,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心中熾熱的那顆星,陪伴著我們勇敢前行。本次論壇中,中日兩位女性宇航員用自己的飛天之旅,告訴觀眾,夢想可以穿越現實。

      返回地球前,王亞平特地為此次論壇留下珍貴的“天外聲音”,她告訴年輕人,一定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于你的浩瀚星空。

      日本女宇航員山崎直子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年少時愛觀星,并受到電影、書籍影響,在目睹日本選拔出第一批宇航員時,便立下了成為宇航員的職業理想。經過11年的漫長訓練,她終于在2010年成功進入太空。她回憶在太空中的感受:“我可以看到這片發亮的藍色海洋,云彩在移動。我們人類是這些恒星和行星的兄弟姐妹,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她鼓勵年輕一代特別是年輕女性:不要被當下看到的東西限制住,有很多超出想象的可能性,“在海洋中,如果你只是近距離地看,海浪會讓你陶醉。然而,如果望向遙遠的地平線,你永遠不會忘記你要去的地方”。長期追求一項事業是具有挑戰性的,堅持夢想,夢想會賜予你力量。

      人類文明的宇宙回想

      “要進入那巨大的黑暗,發現那些虛無縹緲的外表背后隱藏著什么,往往需要創造一大筆財富、想象力和幻想,科幻小說敘事的自由讓我們可以想象世界”,在中外科幻創作者對談環節,意大利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爾索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人類需要一種新的太空探索倫理,空間應該被視為人類共同的利益,是造福人類的存在。此外,只有我們探索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我們才能成功地探索太空。

      中國年輕科幻電影導演章笛莎回憶科技文明的進步如何讓科幻小說中的場景逐漸實現。他認為,正是因為科幻與現實交相呼應的關系,才奠定了那些經典作品的不朽地位,他的科幻電影創作也找到了與中國航天探索宇宙這件大事的奇妙連接點。他將帶著東方文明,用電影承載夢想,用想象力喚醒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用故事激發人們探索宇宙的勇氣和力量,用科幻,為人類文明的宇宙回響,做一個小小的注腳。

      劉慈欣先生在《三體》中說,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中的偶然,宇宙是個空蕩蕩的大宮殿,人類是這宮殿中唯一的一只小螞蟻。但“螞蟻”卻有探索浩瀚星空的磅礴力量,這是人類對時間和永恒的覺察,是掙脫地心引力、突破現實的勇氣,也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心境智慧。地球來客與人類文明將會繼續在宇宙中回響,穿越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科技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雙翼,不斷促進著人類的發展進程。

      據悉,此次電視論壇由CGTN智庫聯合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共同主辦,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聯合主辦,于國家航天日面向全球直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