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詩歌十年:進步與空間”座談會在京舉辦 用更多精品力作塑造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來源:海外網 | 張鵬禹  2022年04月07日07:36
      關鍵詞:詩歌

      由中國詩歌學會主辦、鳳凰衛視領客文化協辦的“新時代詩歌十年:進步與空間”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鄧凱出席并講話。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山主持會議。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鳳凰衛視領客文化總經理黃曉燕等主辦方代表,葉延濱、梁鴻鷹、李少君、吳思敬、李舫、唐曉渡、劉笑偉、張清華、張頤武、李曉東、陳濤、金石開、楊慶祥、王士強、馮雷、木汀、雁西等詩人、作家、評論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研討。

      吉狄馬加在致辭中說,談論新時代詩歌,我們要將之放到時代大背景中進行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在經濟、政治、生態、文化等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正面臨著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另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思考詩歌命題的宏大背景。走過了百余年歷程的新詩創作,在與時代、社會的互動中,在對中外各種資源的熔鑄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在新時代,詩人們需要繼承優良詩歌傳統,基于現實語境進行新的創造,更好地處理好詩歌與現實、個體經驗與時代經驗、新經驗與新語言之間的辯證關系,以更多精品力作塑造新時代的詩歌美學。

      鄧凱在總結發言中說,新時代詩歌十年來,賡續了古老的中國詩歌傳統,又別開生面地呈現了百年中國新詩迅猛生長、雜花生樹的蓬勃態勢。很多優秀詩人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對時代巨變的敏感,書寫了不少與人民大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優秀詩篇。當然,新詩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保持高度的警惕,克服自身的局限。新時代新征程、新的歷史方位為我們的詩人和評論家打開了新的話語空間。我們需要更新詩歌的視覺系統、感知系統、評價系統,把個人的詩歌旨趣、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使筆下的詩歌具有更加深沉的力量和更加雋永的魅力。

      新時代詩歌要展現時代的新氣象

      詩人葉延濱談到,進入新時代,中國詩人面對的是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現實和全新的生活。“新時代”之“新”體現在,這個時代的現代性更多地體現在現實生活之中,現實生活的現代感又更強烈地賦予詩人更多的創作空間與創作靈感。真正熱愛詩歌并堅守薪火相傳的詩歌精神的詩人們,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應新時代的期待,寫出無愧于時代的詩篇。在詩歌創作中,要追求詩歌精神的時代高度、詩歌題材的社會深度、詩歌語言的藝術精度。面對抹去詩歌藝術邊界和降底藝術門坎的大眾快餐消費狂歡,詩人們應該堅守詩歌精神,把握詩緣情、詩言志、詩無邪的藝術底線。

      王山說,詩歌不但是時代的見證,更是一個時代的臉譜、精神的記憶,亦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星光。十年來,中國詩人和詩歌理論家積極參與新時代詩歌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有許多新的命題需要進一步探討。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這個偉大的新征程中,詩歌應該在場,詩歌不能缺席。詩歌應當主動參與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激流中,服務大局,服務人民。

      楊克表示,新時代風起云涌、風云際會,我們應奉獻出與之匹配的、體現時代風采的優秀詩歌作品。要向偉大的古典傳統致敬,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文明和幾千年中國詩歌的精神血脈。同時,要時刻以在場者的細微觀察為當代生活作證,腳踩堅實的大地,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在詩歌創作中不斷突破自我,永葆活力與敏感,去感受新時代脈搏,寫出當代的新題材、新意象、新經驗,潛心創作出有濃郁人文關懷與溫暖人性底色的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評論家唐曉渡說,當我們談論一個階段的詩歌創作時,既要看到它的獨特性、斷裂性,也要清楚它與前一個階段、后一個階段之間的緊密關聯。現實的變化很快,但對于詩歌創作來說,它有“內生的現代性”作為維系物,其中包含了前現代、現代、后現代等諸多要素。就新時代詩歌十年而言,長詩寫作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景觀。詩人們試圖使用當代性的語言去呈現時代和社會內部的復雜性,將個體的內心世界和時代的紛繁復雜較好地融合在一起,貢獻了一批結結實實的優秀長詩作品。

      新時代詩歌要積極書寫人民關切的命題

      《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表示,在新時代,詩歌創作涉及廣闊的題材空間。實際上,有價值的題材或題目到處都有,就看詩人有沒有審美之眼,有沒有審美感受力。新生活的新氣象、祖國大地上的美好事物,都需要我們去認識。這些題材的詩歌創作歷來不絕如縷,怎么寫,從哪些角度寫,調動什么樣的情緒寫,對我們構成了考驗。新的思想、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表達,離不開新的語言。此外,在新時代的詩歌發展過程中,詩歌理論評論負有責無旁貸的使命。要積極汲取中外文論、詩論資源,建立中國的詩學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解放軍報》文化部主任劉笑偉談到,新時代的詩歌創作,要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寫出新時代的情感、意象、夢想、追求,讓詩作在時代的風云中放射璀璨光芒。在堅守人民立場上,詩歌界應當形成更為廣泛的共識。我們的詩歌應該是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生活的。在詩歌創中,應該積極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謳歌人民的崇高情感和情懷。詩歌創作的成果,還要更廣泛地被人民群眾所接受。詩歌的優劣,應該由人民群眾來評判。什么樣的人就會寫出什么樣的詩,新時代詩人要進一步克服創作中的“庸俗化”傾向,塑造高尚的詩人品格。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表示,十年來,一大批詩人緊跟時代,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詩篇,主題詩歌創作呈井噴之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突出的全球性問題,我們的詩人具有了更多的全球視野,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了時代的變化,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使之成為自己的創作元素。隨著信息化、移動互聯網普及下的新媒體、自媒體的快速興盛,詩歌已不完全依賴原來有限的文學期刊和報紙副刊等紙媒體進行傳播,帶動了詩歌的創作和傳播,也從物理、心理上都拉進了詩歌與大眾的距離。

      《詩刊》主編李少君談到,新時代詩歌之“新”,體現在多個方面:它所張揚的主體性,是一種充滿歷史主動性的、自覺自主的主體性;呈現時代之新,生動展現新時代的新氣象;堅持以人民為主體,書寫人民創造力在新征程中的大釋放;提升對審美體驗、社會經驗和時代精神的詩意表現,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新美學。《詩刊》社近兩年積極倡導主題詩歌寫作。這種寫作強調將小我和大我融合,將個人獨特生活感受與時代普遍經驗結合,展現一種積極參與創造、變革的歷史主動精神。這是針對過往一些詩歌過于個人化、碎片化而試圖重建總體性的一種努力。

      中國作協社聯部副主任李曉東說,新時代詩歌是新時代文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時代詩歌創作中,對主題寫作的組織、引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們不僅收獲了一批優秀作品,還把文學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行動緊密聯系在一起。詩人們更加注重書寫現實生活的新變,有些作品即使是從身邊的小事寫起,也注重超越自我,表達出這個時代的精神氣象。

      在沉潛中奉獻出無愧于時代的佳作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吳思敬談到,在新時代,詩人要對自我角色有更加精準的定位。有些詩人過于強調“私人空間”,把詩歌寫作變成“象牙塔”中的囈語;有些詩人則用“公共空間”完全遮蔽“私人空間”,讓人看不到詩人的形象,聽不到詩人的心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好“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關系,不只是技術問題、方法問題,更是涉及到詩人應該如何把握世界、自我的深層問題。因此,詩人既要下“詩內功夫”,在詩歌創作中保持對藝術的探索,同時也要下“詩外功夫”,讓自己的心靈向世界敞開,汲取它的博大與生機,成為一個無愧于新時代的真正的詩人。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清華說,近十年來,詩人們在寫作上更加沉潛、更加有定力。這十年中,詩歌與底層社會的關系,顯得更加緊密。這不僅表現在有許多寫作者會關注到普通人的生存,而且還產生了許多直接來自基層的詩人。“大詩寫作”在近些年漸成風氣。現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局勢飛速變化,這一切都催生著詩人的思考。有一批詩人下決心寫出偉大的詩篇。新時代詩歌的另一個特征是“文化地理”特質的凸顯。各個不同地域與文化背景的詩人群落漸已成形,他們共同形成一個復雜的生態構造。

      中國作家網主編陳濤談到,描述這十年,世界的變化、國家和生活的變化,可以用高速、劇烈、驟變、創新來形容。面對這些變化,詩歌創作一直保持著強大的活力,詩人多、作品多、活動多、交流多。我們需要從這些海量的詩歌作品中精選出精品力作,特別是要關注那些沉潛在民間默默寫作的詩人。同時,進入新時代,我們更期待讀到那些從更宏闊層面進行創作、有效地回應時代命題的詩歌作品。

      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士強說,最近這十年的詩歌,呈現出注重本土性、多元化與建設性的特征。新時代的詩歌是更為本土化的,扎根于中國土壤,觀照今日的中國與世界,表現中國人的情感、心理與審美。這一時期的詩歌,擺脫了此前運動式、表面化的造勢、炒作。詩人不再依靠“群體”“團體”的聲勢獲得影響,而更多依靠個人的創作實力、文本質量來獲得反響。詩人們更沉潛、更專注、更純粹,更注重詩歌自身建設,詩歌在向更高、更遠、更寬闊、更深入的維度探索、前進。

      新時代詩歌要強化語言和現實的有效聯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談到,十年來的詩歌創作,體現出新的形態。詩人們對語言和現實的關系進行重構,建構起語言與現實的新的、更為緊密的連接,使語言從自足的世界向真實的世界投射。在內容方面,詩歌更加注重現實關懷,感受世界脈動。在形式上,各種詩歌思潮、詩歌手法相互融合,從而能夠更為生動地表達豐富現實經驗。在全球化的語境中,中國詩歌更加注重本土性和世界性的融合,在彰顯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同時,不斷豐富世界詩歌的寶庫。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慶祥說,新時代的詩歌寫作在主題和題材方面確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和深化。比如,脫貧攻堅、高鐵、宇宙飛船、空間站、人工智能、疫情等各類題材都被納入詩人的筆端。新時代詩歌寫作面對的是高度流動的、新奇的、疊加的、仿真的現實,不是單一的現實。但作為寫作的主體,這個時代的詩人卻是碎片化的,很少具備自足的、強大的主體性。這時候,現實生活的“外驅力”和寫作主體的“內驅力”之間就會產生脫落。面對這種“脫落”,就會期待詩人對語言的再造,用有效的語言建立起詩歌與現實的有效連接。

      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馮雷認為,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聚焦點,“日常生活”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詩人們最自由、最廣闊、最豐厚的創作根據地。個人化的“日常生活書寫”成為詩歌創作的重要潮流。詩人們的寫作觸角伸向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也不斷呈現人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呈現出“日常生活的詩意”。面對這樣的詩歌創作現場,我們需要進一步思索:啟蒙的命題如何延續?如何批評為資本邏輯張目的“平庸之惡”?新時代詩歌如何從“日常生活”的無物之陣中突出重圍?

      中國詩歌網總編輯金石開表示,融媒體是促成詩歌共識的有效途徑之一,這是因為融媒體能夠更加科學全面地“統計”讀者的審美趣味,能夠準確地“計算”出詩人、評論家和讀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迅速發現最為貼近同時代人內心情感的詩意。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融媒體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對詩人而言,最根本的還是發出與這個時代精神氣質相吻合的詩歌聲音,推出更多基調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愛、能發揮社會作用的優秀詩作。(記者張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