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茅盾形象的傳播與再建構
      來源:文藝報 | 趙玄通 趙思運  2022年02月21日07:48
      關鍵詞:茅盾 文學傳播

      經典文化符號既是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載體,又是傳播價值觀念的載體。傳承文化經典,尤其是紅色文化經典,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茅盾作為20世紀文學史上的巨子,最早積極從事共產主義運動的知識分子之一,在國內外影響極為深廣。茅盾先生一直是中國歷史和社會進程的深切的見證者、參與者、書寫者。他的思想的厚重性、藝術的經典性、文化資源的豐富性,已經遠遠超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構成了獨具魅力和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

      百年茅盾文化符號的媒介建構,無疑是成功的。經典文化符號的建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反復進行形塑而成的。通過媒介傳播的公共敘述(public narratives),在一定的社會群體或機構內,實施廣泛流傳的媒介敘事,使特定的價值觀和情感范式凝結到傳播對象,成為一種傳播力很強的文化符號,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早在20世紀30年代,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春蠶》改編的電影是“新興電影運動”中左翼電影的代表作。左翼電影人還建立起電影的批評陣地,圍繞著《春蠶》與劉吶鷗等人展開“軟硬電影”筆戰,擴大了左翼文化的影響。這些與茅盾的經典作品《子夜》一起,彰顯出茅盾的左翼文人形象。1950至1960年代《腐蝕》《林家鋪子》的改編與爭鳴,80年代《子夜》的改編,分別賦予了作品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社會內涵,強化了新的歷史階段的新的社會需求。《子夜》(14集,1995)、《霜葉紅似二月花》(20集,1999)、《蝕》(電影五部曲,2014-2015),亦在不同層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茅盾先生還是中學語文教材上重要的新文學作家。教材(及其跟隨著的教育)是通過教、學、考等環節,傳播知識,形成價值觀念,宣揚意識形態的重要媒介。從知識生產角度,教科書以知識形態強烈地參與了茅盾形象的建構。根據北京圖書館編的《民國時期總書目·中小學教材》(1995)中的90套國文教材進行統計,基本篇目中茅盾的作品有21篇:《當鋪前》《年關》《林家鋪子》《五月三十日的下午》《今年的“九一八”》《白楊禮贊》《大澤鄉》《“青年日”速寫》《紅葉》《霧》《春蠶》《“拉拉車”》《冬天》《浴池速寫》《叩門》《賣豆腐的哨子》《風景談》《黃浦灘》《金字塔》《鄰》和《青年警衛軍》。新中國成立后的語文教科書的基本篇目中,茅盾的作品有6篇:《當鋪前》《春蠶》《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雷雨前》《白楊禮贊》《風景談》和《團的兒子》(卡泰耶夫著,茅盾譯)。這些課文呈現出茅盾作品的多樣化藝術風格,有的表達民生疾苦、愛國主義、人格修養,有的詠嘆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課文折射出來的茅盾的文化形象,是豐富的多個側面。

      百年茅盾文化符號的媒介建構的結果,無疑是成功的。這樣一位重要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文化界領導,其人其作對我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啟示。2022年1月,浙江傳媒學院茅盾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做過一次問卷調查活動。問卷形式:騰訊網絡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13份。調查結果顯示,關于“茅盾先生的文化史地位如何”,65.5%的受調查者認為“茅盾一直是不可忽視的文學大師”,30.7%的認為“雖然茅盾的地位有爭議,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只有3.8%的人認為“我曾經把茅盾奉為大師,但是現在我不這樣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受調人員,態度具有一定變化。1977年之前出生的,對于茅盾先生認可度更高,“80后”“90后”略有遞減,而在“00后”再次升高。

      茅盾文化符號的再傳播面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媒介建構起來的茅盾文化符號如何得以繼續有效傳播與繼承,存在著一些挑戰。除了社會發展中的文化語境的變化與波折之外,媒介傳播的內容方面由于歷史局限,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差。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時代局限或藝術風格的限制,茅盾形象的媒介建構過程中,茅盾文化符號內涵的豐富性和審美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損”。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深入變革和文化多元包容局面形成,一些文化經典和茅盾形象遭遇了“誤讀”甚至“重寫文學史”的挑戰。據問卷調查結果,關于“對茅盾先生文學成就的了解情況”,持“不關心”(4.1%)和“不了解”(26.5%)態度者,多達30.6%。具體到年齡段,年齡斷層現象非常嚴重。對茅盾文學成就“不關心”的受調人員中,“1977年之前出生”占16.2%,“80后”占32.4%,“90后”占27%,“00后”占24.3%;對茅盾文學成就“不了解”的比例依次為:18.6%、23.1%、25.6%、32.6%。由此看來,在新的時代,在年輕一代讀者中,進一步傳播茅盾文化符號,傳承文化薪火,發揮茅盾文化符號的價值,十分有必要。

      如何進一步做好新時代茅盾文化符號的再度媒介建構與傳播?

      首先,在經典文化符號媒介再建構過程中,需要做傳播效果預期的調適。我們在20世紀秉持的傳播效果預期模式是“全能媒介”,即認定媒介控制者的意愿通過定向宣傳行為,能夠順利形成民意信仰、改變公眾價值和生活習慣、形成強大的力量,進入公共空間。而現在進入了“協商的媒介影響”為主的階段,打破了“全能媒介”范式。形象建構是傳播者框架與受眾框架共同作用,協商進行的。意義的提供者與意義的接受者之間需要通過“協商”而達成結果。

      其次,傳播內容方面,要避免形成茅盾文化符號的刻板印象。在進行茅盾形象再傳播的時候,要激活并釋放出更加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充分發揮影視媒介的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一方面要充分體現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釋放文化符號蘊藉的豐富的文學元素和審美作用,從而建構出更加豐富多元、更具傳播力的文化符號。中國傳統媒介傳播主要是精英文化,而日益崛起的新媒介,更多地趨向于“去中心化”。要準確引導新媒介的“去中心化”,不能削弱經典文化符號的核心價值,而是要在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避免“去中心化”走向解構,而是走向更加豐富。

      再次,傳播方式方面,要拓展多樣性與豐富性,促進分眾傳播效果最大化。在傳統的報刊傳播、影視傳播、教材傳播等方式之外,可以嘗試多媒體傳播、沉浸式交互式跨媒介體驗、景觀裝置中文化再現、數據庫建設等方式。根據我們的調查,接受茅盾的渠道主要有:“通過中小學語文教科書”(78.60%)、“閱讀茅盾原著”(57.10%)、“通過高校文學史教材”(47.40%)、“通過茅盾原著改編的影視劇作品”(39.00%)、“通過微視頻等新媒體手段”(18.20%)。從總體數據看,傳統的傳播方式更占優勢,而新的媒體傳播方式占比不高。但是,具體到不同年齡段,結論就完全不同了。據問卷調查結果,“最受歡迎的傳播方式”,1977年之前出生的受調人員最認可的方式排序為:紀念館、故居等實地考察——入編教科書——影視傳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傳播——沉浸式交互式跨媒介體驗;而2000年以后出生的受調人員最認可的傳播方式恰好反過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喜歡新媒介的傳播接受。關于茅盾代表性作品《蝕》《虹》《子夜》《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春蠶》《林家鋪子》的閱讀狀況,24%的受調對象全部沒有閱讀過。在沒有閱讀過茅盾代表作的受調對象中,“1977年之前出生”占12.3%,“80后”占19.6%,“90后”占27.4%,“00后”占40.6%。因此,有必要做好分眾傳播,探索適應不同人群的傳播方式,使經典文化符號的魅力最大程度地輻射出來。

      (趙玄通系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信息管理碩士,趙思運系浙江傳媒學院茅盾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