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區域文學史寫作的別樣路徑
      來源:文學報 | 劉霞云  2022年01月16日08:39

      近年來,區域或地域文學史書寫越來越引起重視,評論家張光芒等撰著的《南京百年文學史》是區域文學史寫作的一個重要收獲,對于區域文學史路徑的別樣探索富有樣本價值。

      之所以稱《南京百年文學史》為“區域文學史”,而不是“地域文學史”,因為從文學地理學角度看,區域本意指國家為實行分級管理而劃分并設立相應國家機關的行政區域,具有人為劃分的、邊界清晰的、內部自然人文特質不盡統一的特點;而地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間,是自然要素與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綜合體,具有邊界模糊、內部自然和人文特色大體統一的特點。在全球化、信息化、城鎮化全面推進的當下,區域文學史的撰寫是否有意義?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價值?

      若以現代部分的文學為例,南京一度是政治與文化的中心,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文化語境自然會滲透到文學的內部,影響南京區域文學的發生與發展。若以當代部分的文學為例,南京區域以高曉聲、方之為起點,接下來趙本夫、蘇童、葉兆言、朱蘇進、范小青、畢飛宇、周梅森、儲福金、韓東、朱輝等在全國產生影響力的作家紛紛涌現,這些作家的寫作既有對傳統江南文化主題的接續,也有對現代城市欲望與文明病的反駁,在繼承南京質樸與典雅并存的文化氣質基礎上,形成多元的語言風格與文學樣貌,亦在良性競爭與共同發展中展現出一定的共性特質。這就說明現當代文學創作與地方文化環境之間確實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也說明區域文學的外在政治文化語境與生態環境對文學創作會產生很大影響。

      本書在編寫上最大的亮點之一是采用“以文見史”的史學觀,主要體現在時間分期上。一部好的文學史,不僅能夠深化我們的文學史認知,更能構建起我們對于相關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發展史的傳承譜系。《南京百年文學史》通過詳實的史料收集,尊重歷史,厘清了南京文學百年來的發展軌跡,整理、挖掘與分析了南京區域百年來眾多名家名作甚至普通作者的作品,總結了南京區域百年的文學傳統,并以文學的形式還原歷史,有利于讀者通過文學觸摸歷史的真相。總卷緒言和各章之前的概說極為精彩,對于南京這座城市的詩學地理、文化氣質、文學傳統、文學精神、審美追求等有了精準的定位,對于南京文學的研究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第二個亮點則是采取兼容并蓄、交叉共享的選編觀。該書對作家作品的選擇貫徹了兼容并蓄、交叉共享的原則,將典型的南京本土作家、在創作上與南京有關的準南京作家、生于南京又離開且在創作上與南京部分相關的南京籍作家、非南京作家的南京寫作等四種類型的作家一并收錄。也就是說,但凡在文學創作上與南京有關聯的知名作家悉數收納,并且針對每種類型的作家采取不同的敘述策略,當詳則詳,當略則略。這種開放的選編觀,以南京為輻射點,將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知名作家的文學創作乃至文學活動巧妙匯入南京文學版圖,既突顯了南京文學史的南京文學元素,加強了區域文學史與全國文學史的對接與關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共性中展示著南京文學的個性,再一次證明南京的山川地貌、人文風景、社會情緒、文化意蘊等地域特點與風情對作家及文學的孕育與創造。

      第三個亮點則是學術性與資料性兼備的編撰目標。文學史的本質還是“史”,區域文學史尤其要將諸多作家放在中國文學和區域文學“史”的范疇與坐標中進行重新定位,編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評判。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區域文學的實際創作概況,精準提煉區域文學的審美傳統和地方特色。這對編撰者的學術素養、學術眼光、學術品格等提出極大的挑戰。本書在編撰過程中,思路清晰,觀點鮮明,定位準確,表述嚴謹,保證了史書的學術性和學術的獨立性。而本書最撼動人心的地方在于浩瀚史料的收集,諸多文獻均為第一手材料,首度公開。所以給予“至今為止最為完備的南京百年文學史料庫”的贊譽并不夸張,從此意義上說,《南京百年文學史》又是一部區域文學發展的文獻史,也是一部區域文學研究的學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