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星新一: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小說的創作過程是如此痛苦
      來源:澎湃新聞 | 丁丁蟲  2021年12月30日15:49

      星新一(1926.9.6-1997.12.30)一生寫了1001篇小小說,是當之無愧的“小小說之王”。他的作品在廣大讀者中擁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僅新潮社文庫中的《人造美人》銷量便超過200萬冊,整個文庫合計銷售超過3000萬冊,時至今日仍在不斷重印。

      星新一

      星新一

       

      星新一,本名星親一,是三兄弟中的老大。父親星一是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母親小金井精出身醫學世家,又有文學淵源(星新一的外婆喜美子是著名作家森鷗外的妹妹)。1951年,父親病故,年僅25歲的星新一被迫接過星制藥的領導重任。由于時局變換,星制藥此時已背上巨額債務,而星新一缺乏經營才能,經歷一番掙扎后,終于宣布放棄星制藥的經營權,將之轉移給以企業重建聞名的大谷米太郎,并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新一”,寓意自己的新生。

      父親星一抱著星新一

      父親星一抱著星新一

      盡管放棄了經營權,星新一仍是星制藥董事,每月有10萬日元的收入。當時一碗拉面只要40日元,日本人平均月工資只有1萬日元。和當時大多數科幻作家不同,他是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走上作家之路的。

      星新一作品集(部分)

      星新一作品集(部分)

      1957年,星新一創辦了科幻同人志《宇宙塵》。同年,他在《宇宙塵》上發表小說《高潮誘發器》。矢野徹(科幻翻譯家)讀到后驚呼:天才出現了!很快這篇小說被江戶川亂步主編的推理雜志《寶石》轉載。次年,星新一在《宇宙塵》上發表科幻處女作《人造美人》,并于1961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人造美人》。

      《人造美人》日文版和簡體中文版

      《人造美人》日文版和簡體中文版

      此時,星新一是日本唯一專業的科幻小說作家。小松左京(《日本沉沒》的作者)還在大阪的電臺打工;筒井康隆則一邊在大阪的某個設計院工作,一邊和自家人出版科幻同人志《NULL》自娛自樂;光瀨龍、廣瀨正、眉村卓等更是默默無聞;而唯一一本堅持到今天的日本科幻雜志《S﹣F Magazine》,還在每月發行兩三千冊的死亡線上苦苦掙扎。

      因此,當1966年蘇聯載人飛船上天時,媒體發現在日本的科幻作家中,只有星新一一個人可以接受采訪。從日本科幻文學的角度看,有星新一作為其代言人是一大幸事。因為在當時的日本,科幻小說普遍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讀物,卻有大企業的前掌門人愿意專職撰寫這類小說,這對整個日本社會的觸動絕非等閑。小松左京就曾說,有星新一真是太好了。

      說到小松左京,不得不提星新一、小松左京和筒井康隆這三個人的關系。他們被并稱為日本科幻“御三家”,象征在日本科幻界的最高地位。三人私交極好。家住大阪的小松左京和家住東京的星新一一度每天煲電話粥,為省長途話費,兩個人選在半夜時分通話,并美其名曰“深夜愛的便當”;筒井康隆則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很多寫作靈感出自和星新一的閑談,他也是在星新一葬禮上致悼詞的人。不過無論私交如何,在公開場合,只要星新一出現,小松左京和筒井康隆必然會起身相迎;星新一不坐,兩個人也不坐。小松左京更是直接將星新一呼作“科幻界的天皇”。

      左起:星新一 、小松左京、 筒井康隆

      左起:星新一 、小松左京、 筒井康隆

      不過當時,日本文壇對科幻小說完全不屑一顧。這不僅僅是某些知名作家的態度,更是眾多文學刊物和出版社的態度。星新一曾陪同筒井康隆拜訪講談社《小說現代》編輯部,旁邊純文學雜志《新潮》的編輯專程走過來忠告筒井康隆說:“筒井先生,別寫科幻了,寫文學吧。”《三田文學》編輯部與星新一就當時的公害問題展開座談,編輯劈頭便問:“公害能成為文學嗎?文學為什么要關心那樣的東西?寫那種東西,不能算是文學吧。”

      這種對科幻的偏見,到20世紀70年代才有所緩解,但這時星新一又被打上了“兒童作家”的標簽。盡管他的短篇小說集屢登暢銷榜單之首,他在大學生最喜愛的作家調查中也多年占據第一位,但在傳統科幻圈中,星新一卻并不因其作品而受到重視。另外,與安部公房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聲譽的情況相反,星新一的作品雖然也有許多被譯為多種文字甚至入選各國教材,但始終未能獲得國際文壇的認可。

      星新一的《喂——出來》,譯林出版社

      星新一的《喂——出來》,譯林出版社

      星新一表示:為了創作出好作品,即使奉獻自己的靈魂也在所不惜。他對自身和所創作的作品之嚴格,可能沒有作家能比得上他。他的工作室甚至連家人都禁止入內。

      他在每次創作時都堅持用以前沒有用過的創意。“意中生羽翼,筆下起風云”,是他在某次簽售會上贈給讀者的詩句,也表達了他對創意的重視。他的每一個創意都是經過好幾個晚上不眠不休地思考而形成的。也許這就是他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小說的創作過程是如此痛苦”的原因吧。

      星新一手寫詩句

      星新一手寫詩句

      星新一在創作中給自己設立了幾個禁區。第一,不描寫性行為與殺人場面;第二,不寫時事風俗之類的題材;第三,不使用前衛的手法。據星新一的說法,不描寫性行為和殺人行為并非出于道德原因,而是因為“寫不好”;不寫時事也不是因為只想寫不會過時的小說,而只是覺得“將來的人看不懂就不好了”。

      在星新一的作品中,不僅看不到對色情、兇殺等場面的描寫,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人名、地名等固有名詞(不過在《任性指數》一書中,星新一借用了許多朋友的姓名,算是非常罕見的例外),甚至連金額也只用“巨款”或者“只夠吃兩回豪華大餐的錢”來代替,盡力避免地域、時代、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對于早期作品中出現的一些名詞,他會隨著時代的變遷采用最新的名詞替代,比如將早期的“電子腦”改成“計算機”、“撥電話”改為“打電話”,等等。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永恒的,但我希望盡我所能,延長我作品的壽命”。

      星新一生前并不允許他人將自己的作品改編成影視。當年GAINAX(也就是日后制作了《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武田康廣想要將他的作品改編成動畫片,遭到星新一的拒絕(“我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改編,如果要做,請在我死后做,那我就不會抱怨了”),結果最終改成了小松左京動漫劇場。

      1981年,星新一曾訪問中國東北地區,也曾和我國著名作家葉永烈有過多次書信往來。1981年9月,他的作品《敲門聲》被翻譯成中文出版時,還應葉永烈的邀請專門寫了對中國讀者的致辭。在致辭中,星新一同樣表現出他獨特的科幻觀:“我的一些短篇作品曾在貴國科普雜志上刊登,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就我本意而言,并非想通過這些作品來進行科學啟蒙。我認為,小說和科學是不能等同的。從這一點來說,《敲門聲》同樣如此,它與科學無關,是一種給人以樂趣的作品。”

      星新一和他的圖書裝幀設計師真鍋博

      星新一和他的圖書裝幀設計師真鍋博

      1993年,星新一宣布停筆。他本以為自己終于可以不用沉浸在創作的痛苦中,可以好好休息、安享晚年了,但是長期積累的壓力和勞累使得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之后,他因口腔癌入院做手術。最終于1997年因肺炎病逝于東京,享年71歲。

      追悼會上,筒井康隆所寫的悼詞對星新一的成就做出高度的評價:

      星先生的作品固然被許多低年級教科書收錄,但決不可僅僅將之視為給孩子夢想的人物。他是每個人在青少年時代的英雄,是足以同手冢治蟲、藤子不二雄等人匹敵的、時而更超越后者諸人之上的人物。在遺忘了傳統故事的年代里,星先生以一己之力創造出無數足以取代傳統的現代故事。他書寫的故事,也在促使人們形成更為高尚的自我。盡管文學界認為星先生的故事缺乏文學價值而不予評價,文學全集也不曾收錄星先生的文章,但我們知道,這就像是伊索、安徒生、格林兄弟不曾獲得諾貝爾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