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們為什么珍視泛黃紙頁上的名家手稿
      來源:解放日報 | 程流  2021年11月11日08:55
      關鍵詞:名人手跡

      魯迅誕辰140周年之際,集合北京、上海、廣州、紹興等多地收藏機構、研究力量匯成的新版《魯迅手稿全集》問世,成為近期文學界、文博界引人矚目的事件。20世紀80年代,曾有一版《魯迅手稿全集》出版,后陸續有《魯迅輯校石刻手稿》《魯迅輯校古籍手稿》《兩地書真跡》《魯迅著作手稿全集》等與讀者見面。78卷、3.2萬余頁手稿的新版《魯迅手稿全集》可謂集大成者,幾乎將目前所掌握的魯迅手稿手跡“一網打盡”。無怪乎有專家感慨,這是魯迅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也是中國史料學、文獻學的重大研究成果,更是中國手稿學研究的里程碑。

      手稿包括文稿、詩稿、日記、書信、讀書筆記、寫作素材的記錄等,在校勘學、文學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價值。近年來,名人手稿在拍場日益升溫,魯迅手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3年,一封魯迅致陶亢德信札,200多個字,拍出了600多萬元。此前,陳獨秀致胡適的27頁書信拍出過500多萬元,梁思成、林徽因的婚禮文書拍出了300多萬元。去年,一部《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更是以將近1.4億元成交,成了“史上最貴日記”。

      拍賣市場的活躍,讓諸多現當代作家手稿手跡“出人意料”地重現于世人眼前。不久前在復旦大學舉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學者陳子善提到一件趣事,今年幾乎同時,兩種不同的朱自清《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手稿在不同的拍賣行出現,這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

      對大眾而言,除了“天價”留下的記憶點,走近名人手稿,可以感知到“活生生”的具體的人的溫度。上海觀眾是幸運的,不時能與珍貴的名人名家手稿“邂逅”。2019年底,上海圖書館舉辦“妙筆生輝:上海圖書館藏名家手稿展”,在館藏9萬多件名家手稿中挑出精品,“識寶”的市民爭相一睹。這些天,“前哨——魯迅居上海時期手稿展”正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展出,100多件難得一見的手稿讓人大飽眼福。

      有人說,重視手稿是為了尋找思想的軌跡和一段曾經書寫的紙上歲月;收藏手稿是為了保存文化的記憶和一片正在消逝的文壇風景;保護手稿是為了搶救文明的遺產,是一場不容懈怠的傳薪競賽;而研究手稿是為了揭示智慧的創造,揭示出逐漸隱匿的文字背后蘊含的密碼。確實,隨著手寫時代逐漸遠去,當書寫載體從紙張轉移到數字化的鍵盤、屏幕之上,手稿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的稀有品。

      但手稿的價值不僅在于“物以稀為貴”,更重要的是,從手稿手跡可見創作痕跡,更可見書寫者心跡。作家的創作過程,何時思緒流暢,何時有過猶豫反復,這些手稿所隱含的信息量是排印稿無法替代的,加之讀者對作家的情感,使得手稿成為一種立體的信息和情感混合的載體。正如陳子善所說,觀賞名家手稿手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這種幸福能蔓延得更深。

      評價去年出現的一份保存良好的茅盾手稿《談最近的短篇小說》時,書法家戴小京提出,茅盾的手稿呈現出典型的文人書法特征,書面整潔、字體雋秀,筆跡中體現出儀態和風骨,從這份手稿中看得到茅盾的學養、心胸、性情。如若不是特意書寫的條幅,手稿原是當時作家們的日常書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誕生的這一件件“作品”,體現了中國讀書人真正的人格之美和書寫的功力,傳統文化之力量浸淫其中。

      俗話說,字如其人,從書寫中可見心性、修養,可見為人、為文之道。曾有一段時間,魯迅的字體頗為流行,比如人們熟悉的《參考消息》報頭,就來自魯迅手稿中的集字。這四個字以魏碑風格為基準,同時吸收“二王”飄逸靈動的書寫特征,線條柔韌爽利,筆畫凝練含蓄。使用魯迅的字體,一方面是對“民族魂”的推崇與紀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眾對魯迅手稿書法之美的認同。郭沫若曾說:“魯迅先生無心作書家,所遺手跡,自成風格。融冶篆隸于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樸質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

      在文學造詣上,今人或許很難與一代巨匠比肩,但寫好字、做好人,始終應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里的基因。我們珍視泛黃紙頁上的名家手稿,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葆有這份書寫的高貴和氣度,讓令人升騰起幸福感的筆尖的交流,不斷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