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莫言:作家的培養有多種途徑
      來源:北大文學講習所(微信公眾號) | 莫言 邵燕君  2021年09月03日07:51
      關鍵詞:莫言 寫作

      作家是天生的嗎?作家可以培養嗎?文學是可以教的嗎?作家是怎樣煉成的?上世紀流傳的說法是:中文系不培養作家。事實也是如此,無論中國還是國外,很多作家都不是文學專業出身,有的甚至大學都沒上過。然而在國外,很多大學早已開設以教授文學創作為主的創意寫作學院或者寫作課程。新世紀以來,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相繼設立了創意寫作學院。2021年,北京大學成立了文學講習所。無論是創意寫作學院還是文學講習所,似乎都是奔著培養作家的目標而來……北大文學講習所和《江南》雜志聯合發起專題,由邵燕君教授主持,邀請了莫言、李敬澤等相關人士,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

      莫言,著名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顧問。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2012年10月獲諾貝爾文學獎。2020年7月,出版最新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

      1

      邵燕君:

      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愛荷華大學建立創意寫作系統(Creative Writing System)以來,由大學培養創意寫作人才的教育模式已被世界廣為接受。2009年,復旦大學首設創意寫作專業。其后,上海大學、西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院校也相繼建立相關機構。北京大學中文系自2004年招收第一位寫作方向碩士至今,亦長期致力于大學文學教育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不久前又成立了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創意寫作在中國大陸高校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與此同時也一直存在著一些質疑。比如,創意寫作如果只是一門實踐性的專業,它又如何能學科化?如果成功地實現了學科化,被納入了嚴整的學科體制內,它不是又走到了創立時初衷的反面嗎?文學創作真的能在課堂上教授嗎?大學能培養作家嗎?作家是怎樣煉成的?請您就以上感興趣的話題談談您的看法。

      莫言:

      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得很多了。事實上文學創作已經進入課堂,一方面促進文學教育,一方面老師在課堂上與同學認真研討創作,有助于教學相長,這也是大學精神的一種體現。現在一些大學不僅開設寫作課,還培養文學創作方向的碩士、博士。作家的培養有很多種途徑,大學的文學創作課只是其中一種。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參照愛荷華國際寫作項目的工作模式,先后創建了幾個工作坊,其中的“名師寫作指導工作坊”就是為了研討學生創作,提供修改意見,傳達“好作品”觀念。作家、學者研討學生作品,指導學生創作。

      2

      邵燕君:

      在現代大學的學科體制內,文學研究已經成為一項獨立的學問,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也不再是皮毛依附的關系。很多文學批評者沒有創作經驗,甚至不再是熱忱的讀者。但近年來情況似乎在發生變化,一些著名批評家開始轉向創作,成為“新銳作家”。您怎么看這一現象?您是否認為文學創作經驗對于文學研究者來說是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

      莫言:

      據我所知,許多批評家在早年就有創作經歷,有的一直沒有中斷創作。他們從事文學創作并發表作品不是特殊事件,可能遇到一個特定的契機,將精力轉向創作并開始正式發表、出版作品。我想,作家們看到這種情況是欣喜的,至少我是這樣。我是作家,但我想文學研究和批評與文學創作無法徹底分離。對于文學研究者、評論家來說,文學創作經驗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人自身有創作經驗,對被研究被評論對象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應該會加強、深化。

      3

      邵燕君:

      伴隨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市場化轉型,作家制度也發生變化。尤其是網絡文學興起以來,形成了一套獨立完整的生產機制和職業作家制度。在這個制度里,編輯的地位在下降,變成了運營編輯;讀者的地位在上升,尤其是被稱為“老白”的精英粉絲群體成為新“把關系統”。他們不但是主要的付費群體,也積極參與創作過程,他們的各種點評形成的“口碑”也可以吸引“小白”讀者,也就是說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批評者頒發象征資本的功能,并且可以直接將其轉化為經濟資本。作者與其“鐵粉團”形成“強制約”關系,作者未必完全接受粉絲的意見,但卻不能失去粉絲的支持……您怎么看待這種“強制約”關系?在非商業性的創作中,核心讀者群體的存在是否也是至關重要的?您理想中的作者-編輯-讀者-批評者關系是什么樣的?

      莫言:

      任何創作中,核心讀者群體的存在都很重要。作者-編輯-讀者-批評者之間應該是一種良性互動關系,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4

      邵燕君:

      2021年6月21日,創辦于1957年的《收獲》App上線。1979年1月到1999年的過刊全部上架,新作品單篇上架。2021年7月1日,《收獲》聯合《小說評論》、喜馬拉雅、后浪,舉辦賽程長達5個月的收獲App“無界-雙盲命題寫作大賽”,邀請知名作家和跨界作者根據每月命題寫作,所有使用漢語寫作的文學愛好者均可參與。《收獲》此舉是否意味著純文學期刊的網絡移民?您怎么看待這一新趨向?

      莫言: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習慣手捧紙質書閱讀。新媒體時代到來,手機閱讀勢不可擋,這也算不上壞事,閱讀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因此我還是希望大家多讀經典,因為經典是經過了一代一代讀者的閱讀確立了地位。其內含價值是巨大的,其內在活力和與時俱進的能量是充沛的。另外,我以為網絡雖囂張,紙質命也長。共存共榮好,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