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書寫新趕考之路廣東文學華章 
      來源:羊城晚報 | 孫磊  2022年12月01日14:46

      “整合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新增長點,全力以赴推動廣東文學事業的全面繁榮,在新的趕考之路譜寫華彩樂章。”日前,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極大鼓舞了全國文學界勇攀高峰的信心,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文學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廣東省作協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全部工作的重點,加強組織領導,周密謀劃部署,團結引領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文學的力量。

      鼓舞了文學界勇攀高峰的信心

      羊城晚報:請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體會以及省作協如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張培忠: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把握世界大局和當前形勢,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在描繪戰略藍圖上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解決發展路徑上又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是指引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綱領性文獻。報告極大地鼓舞了黨心,鼓舞了民心,鼓舞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斗志,鼓舞了全國文學界勇攀高峰的信心。

      自10月16日上午組織集體觀看開幕盛況以來,廣東省作協連續多次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措施。同時制訂《廣東省作家協會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總體工作方案》,向全省文學界印發《廣東省作家協會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精神。目前,全省文學界迅速興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確保正確導向促進精品創作

      羊城晚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對此,省作協將如何結合自身職能抓好貫徹落實?

      張培忠:一定要確保正確導向,促進精品創作。我們將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強化精品創作。加強統籌謀劃,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廣東題材,組織創作一批精品力作。在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潮州、粵西、粵北等地分別設立“新時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實踐點”和“到人民中去”職業道德教育和文學服務示范基地,深化作家深扎、蹲點創作。

      積極落實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精心組織“廣東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點風物”主題創作、“鄉村振興、山鄉巨變”主題創作、“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主題創作、“大美南粵,文明廣東”主題創作等。

      對重點創作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集聚優質資源,強化精準調度,做到關口前移,通過召開選題論證會、作品改稿會、創作推進會,加強內容審核把關和審美導向把關,多管齊下打造精品力作。

      同時,還要加快硬件建設,提升文化供給。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切實加強廣東文學事業硬件建設,為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提供物質基礎,強化供需對接,提高文學普及效率。

      廣東文學館作為“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擬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學大本營,建設收藏、展覽、研究、教育、閱讀、交流、創意活動于一體的文學殿堂,計劃于202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增強大灣區文學界向心力、凝聚力

      羊城晚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有著天然地理優勢的廣東,將如何推動人文灣區的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

      張培忠:我們要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南沙建設的戰略機遇和中國作協把“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作為工作重點的有利時機,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鍛造成為新的文學增長點。

      啟動第二批廣東青年文學粵軍“百人工程”,聘請文學名家以“一帶二”的方式進行扶持培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新的生力軍。創新合作機制,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工作,深化與港澳臺作家的交流協作。

      要辦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雜志,打造粵港澳文學評論高地。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雙年優秀論文”評選,評選出丁帆、陳劍暉、孫紹振、李建軍、林崗、吳俊等首屆獲獎評論家,樹立標桿;探索設立“大灣區文學排行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組織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系列活動,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界的向心力、凝聚力。

      拓寬平臺載體,加強文學傳播。依托地緣優勢,探索建立與東南亞國家文學機構的常態化合作機制,拓展與世界華文作家的交往交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密集的資源優勢,探索建立海內外作家駐校制度,加大對大灣區作家作品譯介力度,使更多優秀文學作品進入國際出版市場,加快推進廣東文學走出去。

      我們要在融通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中有所創新和突破,為構建新時代富有嶺南特色的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作出新貢獻。

      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的異軍突起

      羊城晚報:在您看來,我們該如何真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廣東文學的力量?

      張培忠: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學習培訓。面向會員作家、網絡作家、青年作家等組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分層次分階段進行輪訓。

      持續推出文學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報道,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融媒體傳播方式,開設專題專欄,采用訪談、短視頻、講故事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策劃主題,努力增強宣傳報道的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堅持守正創新,深化機制改革。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從全國、全省大格局、大視野中謀劃廣東文學工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努力破解影響和制約廣東文學的體制機制問題,推動廣東文學持續繁榮發展。

      躬逢偉大時代是莫大歷史機遇,投身偉大事業是莫大歷史榮光。廣東省作協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強大動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和堅定,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和擔當,只爭朝夕抓好各項工作,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在新的趕考之路譜寫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