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十年筑夢向崢嶸 ——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回眸
      來源:文藝報 | 王文靜  2022年10月19日09:21
      關鍵詞:網絡文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第一個十年,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年,也是社會主義文化迸發活力、繁榮發展的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代中國文藝本質屬性、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的重要論述,為網絡文學發展指明了方向。以此為遵循,網絡文學積極拓展題材領域,充分激發媒介賦能,持續提升創作質量,不斷推動產業融合,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黃金期。回顧發展之路,網絡文學走過掙脫媒介束縛、解放寫作生產力的個性化寫作,商業效應主導下娛樂化、套路化的語言狂歡的階段,正在成為積極關注現實、體察人民情感的時代講述。經過近幾年的引導扶持,網絡文學彰顯雅俗共賞的“草根”風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傳播主流價值、弘揚正能量,承繼中華傳統、展現中國精神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生發出“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的充沛活力,涌現出一大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優秀作品。

      十年時間似乎很短,短到好像只留下鐫刻在記憶里的數據。中國作協、中國社科院、中國版權協會等部門發布的《2021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等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45家主要文學網站的存量作品達3000余萬部;在超過2000萬的注冊網絡作者中,簽約作者達110多萬;全網能夠為讀者提供豐富內容的閱讀產品有523個。宏大的作品體量、龐大的讀者群體和作者隊伍規模、巨大的生產傳播空間,不僅使網絡文學成為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十年發展的顯性特征。

      十年又確實很長,長到不僅使我們親眼見證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史,也親身體驗了網絡文學對我們的改變。在這十年里,公眾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感受不斷刷新,隨時隨地、趣味各異的閱讀需求逐步得到滿足;很多作家封“神”出“圈”,很多作品成為影視“爆款”。長到在這十年里,也許看得到“仙俠”“玄幻”的開頭,卻沒猜中“社會歷史”“煙火人生”的續集;長到以往漲粉絲、求月票的市場追求正在成為講述中國故事、揚帆航向海外的宏闊敘事。

      在十年的奔跑和攀登中,網絡文學堅持守正創新,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場中淬煉,在翻涌沉浮的文學海洋中拼搏,與互聯網的產業化趨勢博弈,從新元素成為新常態,從新事物化為新格局,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學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充沛、多元、有溫度:從增量到提質的創作轉型

      近年來,網絡文學彰顯出旺盛的創作力和影響力,一方面海量的作品、豐富的題材不斷回饋互聯網時代的多元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對現實題材的關注催生了一大批反映社會生活的優秀作品。截至2021年,網絡文學用戶超過5億,年內新增網文作品達到250余萬部。網絡文學豐富的實踐和創作成果,既是賽博空間的重要景觀,也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興趣的網友提供題材豐富、類型多樣的閱讀資源,成為“讀圖時代”實現全民閱讀的重要推動力。

      在作品數量的累積之外,創作題材上不斷拓展和優化,從內容向度上展現出網絡文學蓬勃的生命力。到2021年,從最初的玄幻、穿越、軍事、校園等類型發展出了懸疑、醫療、工業、教育、傳統文化等幾乎涵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20余個大類、200余種小類,對新時代生活現場和時代情感的反映路徑更加寬闊。一方面,仙俠、奇幻、武俠、都市等題材小說出現精品化趨勢,如《大道朝天》《我的師兄實在太穩健了》等幻想類作品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與當代人的生活邏輯和精神體驗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從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鮮活社會實踐中選材,一些現實和歷史題材作品帶有了現實主義審美特征,創作手法日趨成熟,由此也催生出越來越多的“行業文”。其中,《燕云臺》等歷史小說體現出正確的唯物歷史觀,《我們生活在南京》等科幻小說熱度提升、成績不俗,《手術直播間》等醫療小說的專業性、真實性更強,扶貧、支教、無人機、相聲等以往文學中很少見的題材也受到大量讀者青睞。據不完全統計,網絡文學塑造的職業形象超過了180種,鄉村教師、基層警察、工程師、農牧民等多種人設被形象呈現,“次元系”“馬甲文”“無限流”等新的表現類型也不斷優化著網文創作的內容生態。以中國工業發展歷程為主線的《大國重工》,反映基層民警工作生活的《朝陽警事》,講述投身山村支教的《明月度關山》,講述中國企業拓展海外、科技報國的《與沙共舞》等非常規題材的作品受到讀者喜愛。多賽道的開辟為網絡文學發揮即時性、互動性、隨身性的媒介優勢,吸引網絡讀者、增強用戶黏性,創造了新空間和新可能。

      現實題材崛起是新時代網絡文學的重要特征。中國網絡文學既是人類信息技術革命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學傳統結出的新果實,并深受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面向改革開放、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時代主題,網絡文學在科技創新、民生保障、教育、考古、醫療等各行各業的火熱現場中找到了新的創作增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以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革和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為題材的多元化提供了現實條件,現實題材的崛起成為近年來網絡文學創作的主旋律。2021年,全國主要文學網站新增現實題材作品多達27萬余部,同比增長27%;閱文集團近5年內現實題材作品復合增長率達34%,位于全類目第二。無論是反映國企改革的《復興之路》、書寫改革開放歷史的《浩蕩》,還是記錄新時代青年創業成長經歷的《網絡英雄傳》《奔騰年代——向南向北》《大山里的青春》;無論是謳歌研發導航衛星的《北斗星辰》、描寫敦煌壁畫修復工作的《他以時間為名》,還是反映疫情下醫護人員和快遞小哥職業生活的《共和國天使》《一諾必達》等,都以更加清新活潑、地氣十足的方式詮釋著恢宏的偉大時代,體現了網絡文學對現實生活更廣闊、更綜合的把握能力,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標志著網絡文學在創作視野、創作能力上的成熟,也為網絡文學的生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爆款、全鏈路、系列化:IP轉化下的強大勢能

      網絡文學以其豐富的題材類型、巨大的作品存量和不斷升級的品質穩居文化產業鏈的核心位置。過去的十年,網絡文學努力探索中國故事在互聯網文化語境中的多元呈現,在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的IP改編中,完成了網絡文學對下游產業的勢能轉化。十年間,我們感受了IP轉化帶動網絡文藝進入泛娛樂產業年代的狂熱,口碑突出的超級爆款把IP捧上“神壇”。2017年,隨著相關部門陸續出臺《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影視、動漫、游戲等制作方開始注重挖掘網文IP的文本價值,不斷創新改編途徑和運營策略,進入了全鏈路、系列化轉化的良性發展。而越來越多的IP轉化案例不僅激發了網文的商業潛能,也反哺著網絡文學。網絡劇《慶余年》《錦心似玉》播出后,其同名原著的在線閱讀人數增長了近50倍。在內容與資本的博弈下,網絡文學進入了IP驅動、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

      網絡文學為“劇、影、漫、游”貢獻了大量的優質作品,現象級“爆款”凸顯了網文IP的文學價值和產業價值。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甄嬛傳》到《花千骨》《瑯琊榜》,從《盜墓筆記》《慶余年》到《大江大河》《隱秘的角落》,網絡文學成為吸附文化資本的優質載體,“IP+”成為互聯網文藝進入泛娛樂產業的標志。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文化全行業的轉型升級,網文IP產業化的規模和質量都得到了明顯提升。豆瓣2021年度劇集的百度指數榜單顯示,TOP20作品中包含了12部改編自網絡小說的作品,證明了網絡文學在影視改編中的資源地位。《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顯示,兩個年度的網文IP拉動下游文化產業總產值累計超過1萬億元,制作公司更重視對IP的打磨和全鏈路運營,影視、動漫、有聲、游戲等多領域的均衡發展,激發了網生產業多維聯動,以IP為核心的“互聯網+”文化生態得到良好發展。影視方面,網絡劇《慶余年》《如懿傳》《雪中悍刀行》等多部作品引發觀劇熱潮,在視頻平臺的播放量和微博超話的話題度持續走高,人氣持續攀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古董局中局》、根據《全職高手》改編的網絡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票房不俗,成為年度亮點。動漫方面,2021年上線的114部青少年動漫劇新作中,IP改編作品有72部。動畫版《全職高手》上線后總播放量達15億,《斗破蒼穹特別篇2》《斗羅大陸》等動漫作品的收藏量、播放量成績驕人。有聲方面,“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為“耳朵經濟”提供了新的機遇,有聲書的產業規模增速接近50%,出現了《大奉打更人》等頭部產品。游戲方面,《第一序列》《天下第九》等等科幻類、修真類IP也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除此之外,隨著5G技術的推廣和VR、AR的應用,IP轉化衍生出短劇等更有活力的形態,其體量小、周期短、節奏快的特征吸引了用戶目光,也開辟了IP轉化的創新路徑。網文IP轉化的制作主體更加注重作品研讀,延長制作周期,實施系列化、精細化、工業化的開發理念,為網絡文學IP的增值提供了科學、健康的市場環境。網絡劇《慶余年》取得收視成功后,出品方繼續整合產業資源,在維持主創和演員團隊的穩定的前提下進入到《慶余年2》的制作,有效延長了精品IP的價值周期;根據《斗羅大陸》改編的動漫播放量突破300億,同名網絡劇在央視播出兩輪,《斗羅大陸:武魂覺醒》等多款手游沖進ios暢銷榜;《大奉打更人》完結不久有聲作品就與用戶見面,“系列化”開發形成了IP轉化“一魚多吃”模式,放大了網絡文學IP的長尾效應,以更多樣、更充分的形式推動著網絡文學破圈之旅。

      中國故事與世界視野:揚帆出海的國際化講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他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關注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網絡文學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文藝創新形式,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截至2021年底,從國內來看,該年度海外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中國輸出網文作品超過10000部;從海外來看,網絡文學的海外用戶突破1.45億人,海外下載量達10.7億次,超過20萬名外國作者用母語在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網站創作;從傳播范圍看,網文出海的區域從早期以東南亞、北美為核心,向歐洲、日韓、非洲等全球各地擴展;從發展階段看,網絡文學出海經歷“野生”翻譯、建立海外平臺、AI翻譯和IP出海之后,迎來了“海外原創、生態輸出”的4.0時代。進入新時代,網絡文學在互聯網媒介革命的推動下,憑借自身在體量、題材上的優勢,特別是精彩的中國故事和濃郁的“中國風”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力量,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同時,網文出海的歷史也不斷創新,逐步實現了從內容到模式、從區域到全球、從作品到生態的結構性轉換,在推進文明互鑒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潮流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強化出海作品的文化辨識度,既是網文出海揚帆遠航的重要引擎,也是表達中國價值和中華美學的有效途徑。無論是2014年在北美成立的翻譯網站,還是2017年上線的起點國際,早期的仙俠玄幻、都市情感和近年來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都是海外讀者喜愛的類型。《2018-2019年度文化IP評價報告》顯示,在該年度中國IP海外評價TOP20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妖神記》等10部作品占據了半壁江山。幻想類作品《盤龍》《我欲封天》等作品受到海外讀者追捧,奇幻類作品《詭秘之主》的英文版閱讀量已經超過2400萬,彰顯了東方奇幻文學的故事性和感染力。此外,《天道圖書館》《大醫凌然》《許你光芒萬丈好》等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中國當代風貌、表現陽光勵志主題的作品也受到認可與歡迎,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通道被精彩紛呈的中國故事不斷拓寬,中國元素也在不斷更新著網文出海的國際布局。

      在網文出海的體量優勢和中華美學特點的基礎上,網絡文學不僅“走出去”了,而且“扎下了根”。近幾年來,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不斷拓寬渠道、方法和形式,努力推進網文在海外的“本土化”進程。一方面,國內網絡文學企業積極與海外平臺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深度合作推動了網文及下游產品的國際傳播。《全職高手》《天盛長歌》等作品登陸海外知名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用戶反饋良好;網絡劇《慶余年》在Rakuten Viki平臺播出后,成為同期播出的華語跟播劇第一名;根據《從前有座靈劍山》《全職高手》等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圖書已登陸日本等國并占領排行榜前列。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出海模式也正在迭代,網文的海外傳播已經不僅僅是休閑和閱讀,而是在世界各地轉化為一種新的文化消費樣式和新的商業運作模式,更多的海外讀者正在被轉化為作者,在中國網絡文學的啟發下用母語創作新的作品,在國際化的網絡語境中相互交流。截至2021年底,起點國際平臺的海外原創作品已經達到37萬部,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以其理念、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把互聯網時代的世界文明互鑒和文化交融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政策引導、作家迭代、研究進場:多維合力共建綠色生態

      進入新時代,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為行業共識。一大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脫穎而出,讓網絡文學從被質疑、審視的目光中得到社會關注和認可。回顧過去的十年,加強頂層設計和引導扶持,網絡作家隊伍不斷壯大,網絡文學理論評論不斷深入……這些舉措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韌的人才和環境支撐,推動了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國際化、專業化的進程。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2015年,中央出臺《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強調要將建設和發展、管理、引導并重,讓正能量引領網絡文藝發展。這成為指引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的理論指南和行動綱領。此后,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開展的“凈網行動”“劍網行動”極大凈化了網絡空間,為網絡文學有序、健康、規范、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等有利于網絡文學發展的政策,通過開展專題閱評和年度優秀作品推介,實施“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等舉措,進一步明確了網絡文學在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方面的使命,有效遏制了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傾向,出現了網絡文學生態整體向好的新局面。

      中國作協始終致力于網絡文學事業的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為網絡文學發展創設了有利的體制機制。成立了網絡文學委員會和網絡文學中心,服務作家有了堅實的平臺;創新服務和管理方法,舉辦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開展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推出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評選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獎等,讓網上和“云”端的作家進一步感受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網絡文學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作能力不斷提升,早期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規范化、主流化、精品化的趨勢明顯增強。在此基礎上,許多省級作協先后成立和謀劃網絡文學組織,迄今為止省級網絡作協已有20家,各級網絡文學組織近200個,形成了“一張藍圖一盤棋”的系統化格局。

      在網絡文學創作中,作家隊伍決定著網絡文學的規模和質量,也決定著網絡文學行業的活躍度,是網絡文學的“第一生產力”(歐陽友權)。近十年來,網絡作家隊伍不斷壯大,不僅在數量上達到歷史新高,其迭代的加速也形成了梯次明顯、年輕有活力、專業性強的特征。到2021年底,我國文學網站的注冊作者已經超過1150萬,簽約作者超過110萬。其中,2018年以后進行實名認證的作者中,“95后”占比74%,“00后”占比50%以上,“Z世代”成為網絡文學的主力軍。網文作家隊伍形成了中生代領跑、“Z世代”接力的良好態勢。貓膩、唐家三少、天蠶土豆、辰東、愛潛水的烏賊等頭部作家仍然以旺盛的創作具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同時,新入場的“Z世代”更懂得“圈粉”“埋梗”,更諳熟于如何把讀者變成網絡時代的“文學玩家”。在中國作協2021年9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中,我會修空調、枯玄、檸檬羽嫣等“Z世代”作家入圍;會說話的肘子、言歸正傳、老鷹吃小雞等一大批年輕作家躋身閱文集團“白金”“大神”作家。

      在行業、平臺和學界的共同努力下,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建設卓有成效,形成了在場評論、學界研究、媒體推進相結合的研究格局。中國作協召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網絡文學論壇,對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主流價值、建設評價體系等主題深入探討,推進網絡文學研究不斷深入。2017年上線的起點中文網“本章說”,為讀者搭建了針對作品進行實時討論和與作者交流的平臺,為網絡小說創作開辟了新的途徑,其中《大王饒命》的單章評論量近1.5萬條。許多高校紛紛建設網絡文學研究基地,中南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安徽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成立網絡文學研究中心,吸引越來越多的學者進場,推出大批研究成果。《網絡文學研究》《華語網絡文學研究》《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等先后創刊,拓展了網絡文學研究陣地。此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匯報》等主流媒體針對不同網絡文學話題現象組織筆談,推動網絡文學研究不斷提升和深化。

      九萬里風鵬正舉,十年筑夢向崢嶸。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處,日新月異的媒介發展和新時代火熱生動的社會實踐為網絡文學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基礎。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網絡文學會繼續守正創新,在講好中國故事的精彩體驗中誕生更多的精品力作,在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系石家莊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