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翻譯家施蟄存的譯言譯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郭聰 嚴程極  2022年07月19日07:26

      施蟄存,原名施德普,字蟄存,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施蟄存先生博學多識,語言功底深厚,一生都在堅持翻譯活動,共計翻譯了一千余萬字,涉及國家語言多達數種,其中小說翻譯最多。

      在翻譯中,施蟄存關心的主要問題可歸結為以下兩點:一是翻譯什么?二是找誰翻譯?這兩個問題看似寥寥幾字,實則影響深遠,因為這意味著廣大讀者將讀到怎樣的文學作品。施蟄存熱愛翻譯事業,則為之計深遠。

      施蟄存的成功和之后的選擇并非偶然。在中學階段,學習英文教材,使其對外國文學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在杭州之江大學的經歷,讓他對英國文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戴望舒一同到上海后,茅盾、陳望道、田漢、沈雁冰等文學大家的直接或間接教導都使施蟄存受益匪淺,為他之后從事文學翻譯工作打下了基礎。當時的中國正處于非常時期,一些先覺者意識到要想喚醒民眾,就不得不依靠文字和文學的力量,這便需要將西方先進的知識思想翻譯到國內。施蟄存的文學創作從詩歌開始,翻譯工作也是從詩歌開始,他鐘愛意象派詩歌和象征派詩歌,英國意象派詩人葉芝就深得其崇拜。雖如此,施蟄存的譯作仍然涉及各個國家各個流派。值得一提的是,在施蟄存之前,從沒有人翻譯過丹麥詩歌。

      施蟄存翻譯外國詩歌,有的是原文直譯,有的是從英譯本中轉譯的,無論哪種方式,都體現了他深厚的語言能力。施蟄存認為,一首詩的美存在于“音節、韻法、辭藻和詩意”,而作為譯者在翻譯外國詩時,應力求做到最忠實地翻譯出詩意,保留住原作的精髓,借此讓國內的讀者初步了解外國詩人抒發情感的方式,從而動之以情,讓民眾感受到詩歌和文學的力量。此外,施蟄存的詩歌翻譯古色古香,讓外國文化向中國文化靠攏,這利于中國讀者認知。例如葉芝詩歌的其中兩首“The Wild Swans at Coole”“The Falling of the Leaves”,施蟄存將其譯為《柯爾湖上的野鳧》和《木葉凋零》,“野鳧”和“木葉”都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典型事物,深受文人墨客喜愛,讀者們也是耳熟能詳,讀到此,就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此外,施蟄存在翻譯“To an Isle in the Water”時,巧妙地借用了“水中央”這一短語,不僅讓人聯想起《詩經》,少女的思戀洋溢其中,這樣的翻譯十分照顧目的語讀者的感受。在詩歌創作方面,施蟄存致力于意象抒情詩,并在《現代》雜志中對其美學特征下了定義。另外,他認為現代派詩歌就應該將重心放在現代生活,這一舉措在當時為迷茫的中國現代派詩歌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施蟄存的小說翻譯與創作也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人人都有獵奇心理,施蟄存也不例外。他想在創作上開辟一條新道路,而好奇往往是喜歡的開始。施蟄存欣賞奧地利作家施尼茨勒的心理小說,在翻譯了施尼茨勒的《蓓爾達·迦蘭夫人》后,又譯了《毗亞特麗思》和《愛爾賽小姐》,因為都是描寫女性和女性心理的小說,所以把它們合起來,稱之為“婦心三部曲”。施蟄存在翻譯小說的同時,不忘詳細介紹作者的相關信息,例如作者的生平、性格和寫作特色等,如此面面俱到,從小說切入再到現實中的作者,猶如百科全書般的存在。這看似煩瑣的工作,施蟄存卻樂此不疲,他無非是想讓廣大讀者能從作者出發,感受文學的魅力,汲取文學的力量。施蟄存在翻譯過程中避免雅,以求通俗易懂,一來是為了還原小說的本來面貌,保留原作的精氣神,二來是為了讀者考慮,既然選擇追求“新”,便是要跳出條條框框。因此,施蟄存的施尼茨勒小說翻譯可以稱為中國翻譯文學的典范。

      文學創作總是從模仿開始。在創作的初期,施蟄存受到中外思想的碰撞,短時間內模仿難免生澀,隨著進一步的自我磨合,他在1929年出版的小說集《上元燈》中進行了新的嘗試與努力,大多用成年人的懷舊情感來追憶往昔美好的少年時光。《上元燈》一篇中的人物描寫和形象刻畫并不如其他作品那般深入人心,而更多的是靠作品渲染的氛圍和濃厚的詩意引人入勝。此外,在《漁人何長慶》一篇中,施蟄存融情于景,結合本土風情,將憂傷和惆悵融于江南水鄉之中。這一時期,雖然在他的小說中還是能依稀看到外國作家的影子,但是他創作的側重點已然不再是模仿,更多的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小說創作從而逐漸走向成熟。在小說創作中,施蟄存始終秉持中庸之道,拿取有度,有著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他在廣泛閱讀中受到啟發,在作品中,戲劇的張力和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會很好地體現。施蟄存擅長從中國經典名著中的人物出發,如《將軍底頭》中的《石秀》,石秀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施蟄存二次創作,從新的角度入手,多用內心獨白描寫人物,因為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從內心獨白出發,讓當事人自己說出自己的心聲,更能突出心理動態。

      除了心理小說之外,1936年,施蟄存編譯出版《匈牙利短篇小說集》;1937年,編譯《波蘭短篇小說集》;1945年,翻譯波蘭顯克微支《戰勝者巴爾伐克》和匈牙利莫爾那喜劇《丈夫與情人》,以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瑞典、捷克、南斯拉夫諸國短篇小說集《老古董俱樂部》。1948年,正言出版社重版了《老古董俱樂部》一書,施蟄存將其改名為《稱心如意——歐洲諸小國短篇小說集》。施蟄存選擇的翻譯作品與國家命運密不可分,同時他也有自己的堅持,他希望通過發掘弱小民族受壓迫卻頑強不屈的精神,讓“自由、平等、博愛”等觀念深入人心。施蟄存始終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繼承和發揚著五四精神。

      施蟄存的創作向來是有目的的吸收與借鑒,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他筆下的人物往往發乎情、止于禮,沒有濃重的悲劇色彩,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只是世俗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憂愁。施蟄存也借助自己筆下的人物,向世人吐露自己低調、不張揚,不鋒芒畢露和安貧樂道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施蟄存不僅通過翻譯將心理分析小說引進中國,而且還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分析小說。

      除了詩歌和小說,施蟄存還從事了大量的獨幕劇翻譯工作,他翻譯獨幕劇主要是為了讓我國戲劇的發展有可借鑒之物。施蟄存按照獨幕劇的發展史編譯《外國獨幕劇選》,其中他沒有依據任何戲劇史文獻而將外國獨幕劇分為三個時期,三個時期分三集編輯。第一個時期是從188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二個時期是從192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三個時期則為1946年之后,這三個看似不連貫的時間劃分,卻見證了獨幕劇的盛行到平淡再到風靡。其中每一集配有一個引言,詳細地介紹了世界獨幕劇的發展歷史,使讀者對獨幕劇有系統的認識。和施蟄存所選擇的小說一樣,他翻譯的獨幕劇以心理描寫為主的戲劇和哲理劇居多。這些戲劇大多劇情緊湊,不拖泥帶水,充滿正能量且反映現實迅速,一來他希望觀眾和讀者能夠通過欣賞和閱讀,對人生有所啟迪,二來他殷切希望戲劇的創作能遠離商業化,能培養出真正的戲劇演藝人員。

      縱觀施蟄存的翻譯,可總結出以下四點特色。一是保留批注的方法,譯文外附有詳細的注釋,起到科普的作用,便于讀者更好了解譯文的完整,他在每部劇本前都會有對作品和作者簡要的介紹;二是保證譯名的正確,雖說施蟄存一直都在追求新,但此時并不標新立異;三是譯文完整,施蟄存不追求雅,而是力求正確表達原文的所有內涵且通俗易懂;四是善于結合中國文化,具體可見施蟄存翻譯的葉芝小詩。

      施蟄存一生為人直率坦誠,總是開門見山,如評價王道乾的譯作。施蟄存還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翻譯美國作家庫爾特·辛格的《間諜和賣國賊》,歷時三十多年,其間一直收集材料和文獻以豐滿人物和事件。施蟄存不僅自己翻譯,還號召其他人同為翻譯事業添磚加瓦,不僅自己寫詩,還鼓舞他人創作,如鼓勵和支持戴望舒留學法國,以此對意象派特別是法國象征主義詩派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哪怕是他晚年的散書行為,也是對年輕一代寄予了厚望。

      施蟄存始終將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弘揚視為己任,讓中國翻譯工作和中國人民不斷向文明靠近,向開放靠近,向新穎靠近。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