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家阿來: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回應社會重大關切,是一個寫作者的責任
      來源:中國環境APP | 王琳琳  2022年06月06日08:12
      關鍵詞:生態文學 阿來

      剛剛在成都參加完四川省六五環境日網絡主場活動,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又馬不停蹄來到遼寧沈陽,參加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并從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手中接過了2022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的聘書。

      阿來的這個六月,“生態”“環保”成為關鍵詞。

      有朋友說,阿來“跨界”了,“從文學跨界到科學、到社會學”。但阿來自己并沒有這樣的感覺,在他看來,“人首先是生物圈中的基本成員,然后才是進化鏈頂端的人,然后才是在人類社會分工中從事某種專業的人。”

      而當下人類的生存發展,從一呼一吸到生產消費,其質量的高低、選擇的善惡,都與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對生命共同體的理解息息相關。

      “生態環境的維持與改善,是全社會所有人的共同任務;生態意識,是全世界所有人的共同體認。”阿來說。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在長達30余年的寫作生涯中,阿來的大部分作品都致力于寫出人類社會的豐富與復雜,也寫出人類所依存的自然環境的真實狀況。

      在其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小說《蘑菇圈》中,他寫到了富裕起來的人對松茸近乎癡狂的消費,造成邊遠地區生態的緊張;在小說《三只蟲草》中,他用小學生桑吉采挖蟲草以換取百科全書的經歷,見微知著地折射出人與自然及環境保護等主題;在小說《河上柏影》中,他寫到了人對崖柏的病態消費給這種植物帶來的嚴重生存危機。

      而在其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表現汶川地震的長篇小說《云中記》中,更投入大量篇幅著力于描繪岷江干熱河谷帶自然的修復與重建。有評論家統計說,《云中記》中有名有姓的植物出現了30多種。

      在普遍缺乏科學健全的自然觀的中國人和中國文學中,阿來對自然以及人在自然中身份的認知,超乎一般人。

      其實,身兼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等多重身份,阿來對生態環保的關注遠遠不止停留在文學作品中。

      自2008年首次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提交過關于濕地保護、動植物資源保護、自然保護區立法、國家公園建設等諸多議題的建議,還與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攜手,持續關注橫斷山區珍稀植物康定木蘭和五小葉槭的保育工作。

      而且他關注的環保問題,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具體到某個問題。比如如何建立健全長江、黃河上游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問題,如何通過引調大渡河、青衣江水補給岷江等規劃工程,解決成都平原經濟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等。

      這種對公共問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不為自己說話”的堅持,體現了他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意識。

      生活中的阿來,其言行亦充滿著強烈的自省與自覺。熟悉阿來的朋友都知道,與他邀約,最好選擇和他一個小時的范圍內,這樣他就可以走路去,走路回。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阿來深刻地意識到,在現代性的巨大沖擊下,在近乎狂熱的物質消費狂潮中,中國古代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正面臨巨大的考驗,如何把對生命共同體的認知熔鑄到文學作品中,熔鑄到創作實踐中,需要秉持近代以來知行合一的優秀傳統。

      為此,阿來欣然接受2022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邀約。 “一個作家,首先是參與、見證,其次才是書寫與記錄。”阿來說。

      而通過擔任特邀觀察員,他可以在此過程中向科學家學習,向所有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成績的人學習,與他們同行。

      來參加會議的前幾天,阿來還在川北的米倉山中,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一起,一邊探訪森林,探訪森林中秦漢時期的巴蜀古道遺跡,一邊討論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議題。當下,四川省正籌劃在若爾蓋草原建立黃河國家公園,也引起阿來濃厚興趣。他決定自下月開始,從黃河源頭到若爾蓋草原,來一次上游的生態和文化考察。

      擔任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后,阿來的打算更多了。一方面,他希望,作為一名作家,在自己的寫作中向社會、向讀者傳達尊重自然、認知自然的觀念;另一方面,力所能及地參與一些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志愿工作。

      “如果能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生態環保工作中,或者推動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就更理想了。一個寫作者,就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用這樣的方式,回應社會的重大關切。”阿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