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端午賜粽午門外
      來源:北京晚報 | 周乾  2022年06月02日08:03
      關鍵詞:端午節

      “端午”原作“端五”,意思是五月開始,百姓人家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古代帝王生活條件優厚,宮中端午又如何過呢?皇帝賜朝官粽子,會特意選在端門、午門嗎?

      1 裹粽入畫

      粽子又名角黍,由粽葉包糯米煮熟而成。南宋文人陳元靚撰《歲時廣記》,其中“裹黏米”提到:“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葉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遺,俗作粽子。”清代宮廷畫家徐揚繪制《端陽故事圖冊》之“裹角黍”,并題句“以菰葉裹粘(黏)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畫面描繪的正是端午節包粽子、食粽子的情景。

      這樣的美食,皇家自然也不會錯過。明清宮廷中,端午食粽的檔案較為豐富。明人陸容撰《菽園雜記》記載:“朝廷每端午節,賜朝官喫(吃)糕、粽于午門外?!庇腥さ氖?,朝官一起吃粽子的位置正是在端門和午門之間。

      清帝賜粽的地點就比較隨意了?!妒雷趹椈实凵现I內閣》中記載,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初五日,“僅召在圓明園居住之王大臣等十余人,至勤政殿側之四宜堂,賜饌、食角黍”。即雍正帝在端午節當天,邀請在圓明園的王公大臣一起吃粽子。雍正十年(1732年),郎世寧繪制《午瑞圖》一幅,進獻給雍正帝,畫面中,花瓶一側的幾個粽子格外醒目。

      2 “五毒”香袋

      端午節因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而設,而屈原愛佩戴香袋。屈原所作《離騷》中載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因此歷史上端午時節有佩戴香袋的習俗。宋代文人呂原明撰寫的《歲時雜記》中載有“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

      香袋里面通常裝有朱砂、雄黃等藥物,或沉香、咖南、龍涎等香料,以達到驅蟲辟邪的效果。香袋的形狀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做成葫蘆的外形,葫蘆與“福祿”諧音,其造型又和漢字“吉”頗為相似,因此很受青睞。香袋表面多織有五毒紋飾,意為“以毒攻毒”。

      《雍正元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雍正元年(1723年),“怡親王交做……鵝黃素緞兩面寫畫長方香袋四十個,鵝黃素緞兩面寫畫圓香袋四十個,鵝黃素緞繡五毒香袋四十個,五色絨纏福兒香袋四十個,五色素緞繡五毒香袋四十個,賞用香袋四百個?!扁H王交做的香袋多達600個。《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雍正七年(1729年),“郎中海望、員外郎滿毗仝傳做,年例端陽節,川椒香袋二十個,繞絨符香袋四十個,賞用黃圓香袋二百五十個,紅圓香袋二百五十個,白圓香袋二百五十個”。不同樣式的香袋要做810個,可見皇家端午節香袋消費量之大。

      3 菖蒲入酒

      端午節有飲雄黃酒的習俗,其實這酒中還加入了菖蒲?!兜劬q時紀勝》中“五月端陽”記載:“午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認為其作用可“避蟲毒”。明代宦官劉若愚所著《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紫禁城端午習俗:“初五日午時,飲朱砂、雄黃、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過水面。”《御定月令輯要》載:“菖蒲酒,原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縷或屑,以汎酒。”

      《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也記載:“初五日,王大臣等赴圓明園叩節畢,皇上(雍正)出宮登龍舟……賜蒲酒。”清代帝王端午賞賜大臣的節令品之一就是菖蒲酒。

      朱砂、雄黃、菖蒲均有藥用功能。明代醫學家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經疏》說,朱砂“主身體五藏百病,養精神、安魂魄”;雄黃“主寒熱、鼠瘻(瘺)、惡瘡、疽痔”;菖蒲“主風寒濕痹”。由于朱砂、雄黃有毒,因而僅能摻入少量,古人亦認識到這點,清代徐士鑾撰《醫方叢話》提到 :“(雄黃)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內服,只可分厘之少,更不可沖燒酒飲之?!?/p>

      4 賜扇意深

      端午節正值仲夏來臨,天氣逐漸炎熱,蚊蟲開始肆虐,扇子便成為伴手之物。端午節時,賜扇成為宮廷習俗之一。

      宋代高承撰《事物紀原》記載:唐貞觀十八年(644年)五月初五日,唐太宗贈送長孫無忌、楊師道扇子各一,用于“庶動清風,以增美德”,從此便有了端午賜扇的習俗。明清時期的紫禁城,端午賜扇是重要的禮俗之一。

      清代《燕京歲時記》載有:“內廷王公大臣至端時,皆得恩賜葛紗及畫扇?!鄙茸硬粌H寓意扇除瘟疫,而且表達了帝王仁愛之意。

      據《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載,成化元年(1465年)夏四月甲辰,“(帝)賜大臣扇”。對于資格比較老的內閣大臣或經筵講官,皇帝還會贈送其他端午節令用品。明萬歷《大明會典》記載:“凡端午節,文武百官俱賜扇,并五彩壽絲縷。大臣及日講經筵官,或別賜牙邊扇并彩絳、艾虎等物?!?/p>

      清帝在端午節期間,不僅賞賜扇子給內臣,還給外藩國王,作為節日禮品聯絡感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下旬,乾隆帝賞給安南國王阮光平的物件單中,含十(什)錦扇一匣、芭蕉扇一柄、象牙扇一柄。

      5 游湖觀舟

      端午節期間舉行龍舟競渡活動,是民間重要習俗之一,源于楚國人對屈原的紀念。南朝梁宗懔撰《荊楚歲時記》,其中載有:“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明清時期的北京有端午賽龍舟的習俗?!兜劬q時紀勝》載:“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內斗龍舟,奪錦標。”同樣,皇家也在端午節組織龍舟競渡活動,皇帝會邀請家眷或內臣一同游湖賞荷,觀看龍舟競渡。

      《菽園雜記》載有明代“朝廷每端午節……上迎母后幸內沼,看劃龍船,炮聲不絕,蓋宣德以來故事也”。從明宣德時期到弘治時期的端午節期間,皇帝均會陪太后駕幸西苑(今北海公園及附近水域),觀龍舟競渡。

      清代帝王也有在端午節時觀龍舟的愛好。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宮中均有龍舟競渡活動,多位皇帝觀龍舟的地點都在圓明園福海。清代宮廷畫家所繪《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圓明園中,雍正皇帝身著漢裝,與家眷們坐在碼頭的樓閣之上,興致勃勃地欣賞龍舟競渡?!肚宕鷼v朝起居注合集·清高宗》也記載,乾隆帝多次在端午節期間,陪皇太后在圓明園觀賞龍舟競渡。

      (作者單位: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