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賈平凹古稀之年寫秦嶺:萬物有靈,人性向善
      來源:中國之聲 | 蘇揚  2022年05月20日16:45

      這山,“一條龍脈,橫亙在那里,提攜了黃河長江,統領著北方南方。”

      這作家,寫了這山五十年,居然還沒寫夠。“幾十年過去了,我一直在寫秦嶺,寫它歷史的光榮和苦難,寫它現實的振興和憂患……如果概括一句話那就是:秦嶺和秦嶺里的我。”

      古稀之年再寫秦嶺,會是怎樣的體悟與發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節目就此采訪了著名作家賈平凹,結合新作《秦嶺記》,聽他講述萬千溝坎褶皺里生動著的人、事、物、理。

      古稀之年的“厚積薄發”

      賈平凹是土生土長的秦嶺人,秦嶺一直是他的創作源泉。從《兵娃》到《商州初錄》《臘月·正月》《浮躁》,再到《白夜》《秦腔》《古爐》《老生》《山本》,賈平凹筆下的故事,都發生在秦嶺及秦嶺南北。但他一直沒有單獨地、特意地寫秦嶺,他想把自己的人生體悟和閱歷寫出來,于是有了這部《秦嶺記》。

      賈平凹對秦嶺的感情無比深厚,他用“厚積薄發”一詞來概括了自己的寫作感受。“我可以不停地寫下去。”賈平凹說,“一個70年秦嶺人對秦嶺的感情,都滲透到里邊了。”

      他坦言,文學創作50多年,寫秦嶺不變,但怎么寫變化不小。“寫作品實際上也是在寫自己!”“年輕時寫的作品更有激情,更優美、浪漫一些。年紀大了以后,更注重寫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生命的體悟。”

      比如,在《秦嶺記》里,用來寫人的形容詞可以描寫動植物,而描寫動植物的詞語被用來形容城市高樓,讓人讀來有“意外”之感。賈平凹解釋道,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樣了。“這是一個萬物有靈的世界,人和動物植物就應該是渾然一體的。”

      《人民文學》雜志主編施戰軍分析說,《秦嶺記》中有大量關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山林動植物的描述。他從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賈平凹年輕時的生機活力,但現在的敘述相對沉穩,更有境界了。可以說,《秦嶺記》是賈平凹沉潛累年、沉淀半生的作品。

      近60個“志人志怪”故事賦予作品獨特魅力

      在創作《秦嶺記》時,賈平凹采用了中國古典小說中常見的筆記體小說的寫法,形式靈活,不拘一格。書里的故事,有的是他聽來的,有的是他親身經歷過的,有的是采風了解到的。

      從內容上看,《秦嶺記》可謂是秦嶺腹地的山川草木志、動物志、村落志、人物志。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孔令燕介紹,秦嶺是一座廣闊綿延的山脈,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村落,每一個村落都居住著許許多多的人。賈平凹一個個村落、一個個人地寫,寫了將近60個故事。這種《山海經》式的寫法,賦予了作品獨特的魅力。每一個故事看上去都是獨立的,像一部部短篇小說一樣。但站在高處看,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寫了一個完整的秦嶺,里面有不同樣貌的人,不同地域的歷史故事和玄幻傳說。

      賈平凹在《秦嶺記》中創造了非常豐富的意象:可以聽懂人話的忠犬,高僧進入便會流出泉水的山洞,人抱著哭葉子就會一起流眼淚的皂角樹,可以進入別人夢境的小職員……

      “這也是他的《聊齋志異》,記錄了他對現實人生和超越自然的一些東西的理解。”孔令燕說。然而,那些玄之又玄的神怪故事背后,都蘊含著對人間正道的堅持,比如一棵樹被砍伐了之后,發生了不好的結果,“他寫這些故事的目的,一是讓人們多多做善事,二是保護秦嶺、保護生態,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所以說,這部作品既是虛構的,又是紀實的。

      得益于這種獨特的文體,讀者翻開《秦嶺記》的任意一章都可以讀下去。“賈平凹不是在為秦嶺寫旅游手冊,而是像一個漫游者那樣,告訴你秦嶺這個地方、這里的生命的趣味。”施戰軍評價道。

      “寫好中國文字的每一個句子”

      不同于大多數作家,賈平凹堅持手寫創作。《秦嶺記》出版之前,他給施戰軍寄去一本厚厚的手寫復印稿,極具個人風格。賈平凹說:“人一生做什么事情,能寫多少字,這都要經手的,不如用筆慢慢寫。”

      除了文學寫作,賈平凹還喜歡寫字和畫畫,頗有文人趣味。他認為,書法的間架結構、用筆用意等關乎審美的東西,其實和文學是一回事,只是形式不一樣罷了。

      一直以來,賈平凹始終堅持對文字的雕琢和打磨,他要求自己對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都不能敷衍。對于時下文學創作中出現的輕浮、調侃的文字風格,賈平凹表示自己是不喜歡的,還是希望寫真誠樸實、能準確表達自己情緒的文字。“寫好中國文字的每一個句子,這是一個作家最基本的東西。”他說。

      用人文態度書寫鄉愁

      故鄉是文學創作的一大母題。施戰軍認為,《秦嶺記》為當代作家書寫故鄉提供了很多啟示。

      一是溫度上的啟示。許多作家寫故鄉時存在溫度過熱或過冷的問題。過熱的表現為自我陶醉般的自戀型的寫故鄉,歌頌家鄉其實是在歌頌自己,自戀式寫作顯得既不夠慎重,也不夠深厚。另一種寫作則是受啟蒙文學、國民性批判等的影響,作者在離開了家鄉后記錄故鄉所存在的現象,情感態度是冷靜地審視,而不是用常溫自然態來面對故鄉山水和人、事、物、理。然而《秦嶺記》在溫度上是非常恰當的。

      二是文筆上的啟示。有的作家在寫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時,故作平淡,用去掉人間煙火、趨于零度的寫照去創作。這種所謂“純客觀”的態度,不是人文的態度,文學畢竟是人文的東西。賈平凹是用人文的態度創作《秦嶺記》的,“他筆下的人物甚至器物、動植物都非常有靈氣,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所以說,《秦嶺記》從多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值得閱讀、值得研究的文本。

      “作品和讀者”好比“水與容器”

      賈平凹用水和容器比喻作品和讀者之間的關系,“水放在圓的東西里面,它就是圓的。作品是需要讀者讀的,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閱讀出來的東西也就不一樣。”

      因此,賈平凹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讀書一定要變成自己生命的必需品,像吃飯一樣,你不吃就不行的。”如何閱讀也是一門學問,賈平凹認為,閱讀要有自己的審美,而不是拿起書念過去就是閱讀了。“《秦嶺記》要慢慢地讀,慢慢地體會,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