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有態度】(第二期):距離“理想的寫作”有多遠? 馬兵:高校學者的創作要預先經歷個人學術理路的檢驗或過濾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馬兵 李英俊  2022年05月19日08:17

      距離“理想的寫作”有多遠?

      ——學院視野中的寫作品格與價值追求

      在當下眾多寫作者中,經受過完整學術訓練的高校教師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職業上得天獨厚的優勢某種意義上解放了身心,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從事寫作,閱讀、授業、鑒評等職業屬性也為他們行走在創作的現場創造了條件。教師、學者、作家的復合身份令這一寫作群體的實踐總體上呈現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新媒體時代,相較日益繁榮的大眾文化呈現出的過度商業化和娛樂化傾向,他們的非職業化寫作具備更加獨立的品格與追求,或許是一種可供借鑒的、接近于理想的寫作狀態。

      《有態度》專欄第二期聚焦“學院視野中的文學書寫”話題,邀請數位活躍在高校的中青年作家、批評家參與討論,通過觀察梳理受過完整學術訓練、具有學院背景的作家群的習學養成與創作實踐,輻射當下寫作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期以鮮明的觀點鏈接現實,形成啟發。

      ——欄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訪談】

      馬兵:高校學者的創作要預先經歷個人學術理路的檢驗或過濾

      中國作家網:在當下作家群體中,有一類是經過完整學術訓練、較長時期在高校或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研究的同時,還進行文學創作的群體。他們的身份大多是專職教師和兼職作家的統一體,身兼教師、作家、學者等多重身份。在您看來,這一群體所擁有的多重身份對他們的寫作構成怎樣的影響?

      馬兵: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看個體差異。作家進高校其來有自,民國時期更是常見的現象,我所在的山東大學校史上有一段黃金時期,就是20世紀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立校時,聞一多、沈從文、梁實秋、老舍、洪深等一批作家在校任教。讀者也都熟悉,后來在西南聯大劉文典看不上沈從文的掌故,這個掌故里隱約透露一點將學術凌駕于文學創作之上的傲氣。理想的狀態自然是科研反哺創作,為創作提供素材、方法和學養等支持,比如,正是學者型的作家創作了當代文學中最出色的知識分子形象,高校題材的作品也往往出于這部分作家之手。但當下高校的學者作家其實要面對學術與創作并非總能相得的情境,大學和科研機構有一套學術的考評機制,創作通常無法納入考評范疇,這多少也會給他們帶來一點壓力或紛擾。

      中國作家網:從創作立場的角度考量,學院派作家既不同于專業(職業)作家,也有別于一般的非職業化寫作者,從事的是具有學院背景、經過學術訓練與規范的非職業化寫作。請結合自身經歷和創作經驗談談學院派作家創作的狀態是怎樣的?

      馬兵:這個話題和上一個問題有關聯。我之前關注過批評家從事創作的現象,在某種意義上,小說之于進行文學創作的批評家而言,依然提供的是一種與評論類似的權威知識的構型。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批評家在從事小說創作時,大多都有較為明晰的一個文學觀念上的邏輯起點,以呈現其心目中好小說的品貌和文類樣態。高校的學者作家也會有類似的現象,即他的創作有時要預先經歷個人學術理路的檢驗或過濾。這也算是一種影響吧。慚愧的是,我個人沒有創作的實踐,所以實在談不上結合個人經驗,以上只是自己的一點觀察。

      中國作家網:有一位高校作家曾經談到,“我是以對藝術負責的態度進行小說寫作的,基本沒有考慮過暢銷的問題。忠于現實,忠于自己內心的聲音是我的原則,我不會因市場的考慮而改變自己的寫作態度”,不少學院派作家更是終其一生踐行了寫作的獨立品格。在您看來,專業評價和市場反饋對學院派作家寫作的影響幾何?這些評價機制如在學院外一樣奏效嗎?

      馬兵:學院作家可能會有一種對獨立審美品格的堅持,不過我還是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看待。這位老師的話很讓人尊敬,不過非高校體制的作家也說過類似的話,比如張煒。確有終其一生踐行個人獨立品格的學院派作家,但反過來說,學院派作家自然也會接受專業評價和市場反饋的傳導。我們可以舉一個國外的例子,戴維·洛奇是前些年在國內很有影響的英國學院派作家,他的“學院三部曲”在中國也有很多讀者。他本人精通理論,但他也知道理論和專業知識會給讀者帶來額外的閱讀難度;他既表示過要“為最廣大的讀者創作小說”,但有時還會在小說里制造敘事的障礙,這背后大概就體現了對專業評價和市場反饋雙重的因應吧。

      中國作家網:從文學創作實踐來看,學院派作家總體上具有深厚的學識修養,這是否為這一群體的文學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們一般將專業水平視為有力支撐,與此同時,這是否對這一群體的寫作價值取向構成制約?

      馬兵:會有這種兩面性,在素材和小說本體方面,學院派作家會帶來別致的探索,比如一些學院小說會因為素材的原因討論一些精英化、學術化的話題,像前面談到的戴維·洛奇,他的小說情節很多就是學術觀點的辯論。另一方面,就像問題所言,如果在素材上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高校,也是一種畫地為牢。有批評者指出學院作家有一種“自戀的愉悅”,原因與此相關。

      中國作家網:文學創作訴諸感性形象,而學術研究和學術批評則更多訴諸理性,在您看來,這是否可能成為學院派作家不得不面對的內在沖突?

      馬兵:我們通常認為學術研究和批評會從理念出發,而創作不可以,并把理論先行視為創作的大忌。但其實理念先行未必就寫不好小說,理念本身并不是問題,問題是理念往往強行地闖入小說。張檸老師在創作《三城記》時告誡自己:“寫作時首先要放棄學者身份,讓人物占據你的大腦,通過智慧性的話語和人物的動作、性格來呈現,而不是議論,不是說自己的。”如果這樣做了,就不會有那么強的沖突。有的話,說明寫作者太愛慕自己的學者身份了,沒有完成創作應有的化合。

      中國作家網:作為處于學院環境中的作家(研究者、評論家),您認為高校是否能培養出作家?在施教或學術研究過程中,是否有培養自己的學生成為作家的想法,具體做法是怎樣的?

      馬兵:這個問題我個人經歷了一個認知的變化,十年前我不相信作家可以經高校培養,而且認為在一個作家的成長中關鍵性的不是他接受的教育,而是他的文學悟性和個人閱讀的修為,蕭紅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但這十年,創意寫作的概念深入人心,我也讀了一些創意寫作的書,聽過一些學院作家創作經驗的分享,開始接受“作家是可以培養的”,或者說,至少一個寫作者經過訓練在技藝上和文學觀念的認知上會有很大的提升。目前,我也在主持我們學院一個創意寫作的微專業,除了我們學院的青年教師外,還請了一些專業作家和詩人做行業導師。我們這個微專業的全稱叫“經典閱讀與創意寫作”,特別強調了讀寫的均衡。我們有閱讀分享課,比如談到敘事人稱,就讓學生拆解各種具有樣本意義的小說,嘗試用不同的人稱重構這個故事等。就目前的效果來看,學生們表現出的創作才華挺讓人吃驚的。

      中國作家網:自2018年秋季學期起,山東大學文學院嘗試分專業開設系列“原典導讀”課程,其中現當代文學專業方向選定魯迅、沈從文、巴金、曹禺、老舍、馮至、穆旦、張愛玲、莫言等幾位作家做了課程設計。您參與了該課程的設計和教學,請談談該課程的設計初衷和最終成效,以及經典閱讀在高校文學教育過程中應該如何發揮引導作用。

      馬兵:初衷很簡單,是解決一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銜接中的痛點,就是大部分中學生在高中忙于刷題備考,沒有多少真正經典閱讀的儲備。而人文學科的學習,經典的閱讀是首要的,經典中“精微的深思與開廣的觀照”對人的滋養也是巨大的。所以,就考慮能否把閱讀課程化,一門課就是閱讀一本經典,了解一個經典作家。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受益良多,原典課能有效與概論課形成補充,讓文學史的知識更質感地活起來。除了原典課,我們還通過讀書會、互助組等推廣經典的閱讀。我本人一直在主持“新世紀文學閱讀會”,這個閱讀會以讀新作為主,我告訴參與的同學,經典的篩選需要必要的時間積累,也需要同代人作為見證的評判,我們不是經典的裁判者,但應該是一個有判斷力的讀者,應該糾偏流俗的審美。我覺得荷蘭文學批評家佛克馬有句話說得很對:“進行選擇的職責落到了教師們的肩上,他們通過觀察經典在過去已經發生的變化以及解釋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或許會以一種歷史的視角來觀照他們意欲干預經典的構成的嘗試。”

      中國作家網:您目前是中國作家網“優選中短篇”欄目推薦專家,什么樣的作品會納入您的閱讀視野和推介范疇?推介作品會預先考慮讀者嗎?您理想中的中短篇小說是怎樣的?

      馬兵:首先不會預先考慮讀者,我個人喜歡的作品風格很廣,不會設立一個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我理解好的小說要有幾點:敘事的常性和智性,老老實實的現實主義的小說也需要敘事的智慧,而最炫技的敘事如果偏離了道的軌道也是一種偏失。虛構與想象,我堅持認為,在表征現實方面,虛構未必遜色于非虛構,好的小說應該憑借不凡的體驗、洞察、敘事和想象力深度介入并闡釋我們這個時代,致力現代漢語的美學實踐。還有一個是“屬己”與“屬世”的平衡。一個好的小說家理應是一個具有“在地性”的關懷視野而又能在更大的文化層面中反思在地性寫作問題的寫作者。

      中國作家網:推薦幾部您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并簡單說明理由。

      馬兵:理想的作品可能是一個永恒的指向,所以還真不敢說, 我在學校教現代文學課,就談兩部我個人喜歡的現代時期的作品。馮至的《伍子胥》,這是馮至在西南聯大時期寫成的一個歷史題材的小說,但馮至的重心不在討論歷史,而在寫人心靈的成長,小說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人們對選擇的承擔比選擇本身還有意義。老舍的《二馬》,這是老舍的第三部長篇小說,是他的少作,并不成熟,但《二馬》對“東方主義”以及“西方主義”的洞察和呈現,是可以同美國批評家愛德華·賽義德后來的理論參看的。老舍回國后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執教,講述文學概論課,用了不少西方現代作品的例子,其實他也可算一位學院派作家。

       

      受訪者簡介:

      馬兵,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與新世紀文學熱點的教學和研究。出版有《通向“異”的行旅》《故事,重新開始了》《北村論》等,主編有《鋒芒文叢》等。曾獲泰山文藝獎、《上海文學》獎、萬松浦文學獎等。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四批客座研究員,濟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