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胡適與北京第一屆《圣經》展覽會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馬文飛  2022年04月11日08:14
      關鍵詞:胡適

      1957年,Eugene L. Delafield和袁同禮合編了一份“胡適西文著作目錄”,刊登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慶祝胡適先生六十五周歲論文集》里,這個目錄共收錄了83篇文章,每篇都記有出處。1962年胡適去世后,Eugene L. Delafield和袁同禮又編了一份“胡適先生西文著作目錄”,刊登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里,共收錄了237篇文章,其中包括26篇胡適中文論著的英譯。其中有三條記錄是這樣的:

      第169條記載:

      Onan I. P. R. Philosophic Code.In: Pacific Affairs,Vol. 6(1933),p.488-490.

      第170條記載:

      JapaneseConsular Conference on the Boycott--Hu Shih's Views on“Cooperation”,In:IBID,Vo72.No.7,April13,1935,P209-210.

      第171條記載:

      Exhibition of Bibles.Addresses by Dr.Cheng Ching-yi、Dr.Eric North and Dr.Hu Shih.In: IBID,Vol,9,No.12,March24,1937,P6-7.

      我們發現,在這份名為Pacific Af?fairs(中譯為《太平洋事務》)刊物里,僅有第169條的記錄是正確的;第170條文獻出處應當為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923-1950); Apr.13,1935;第171條在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適全集》里被譯為中文:“在圣經展覽會上的講話[英文稿],載1937年3月24日《太平洋事務》第9卷第12期?!钡藯l信息不知所蹤,看條目內容,基本上可知是《圣經》展覽,胡適在此展中有演講,其時亦有Dr. Cheng Ching-yi、Dr.Eric North。

      我們再查胡適1937年日記:(1937)三月十七日

      傅孟真自南京來,住我家。

      下午四時,到美國圣經會去參加他們的《圣經》展覽開幕典禮,說“《圣經》與中國文學”,末段略述我的希望:(一)《圣經》應有新譯本,使語言和現代白話文接近;(二)應采用Moulton’sModern Reader’s Bible 的辦法,改寫改印,使讀者更易了解(《舊約》更需要重譯重寫);(三)充分介紹近世的《圣經》??笨紦b訓之學。

      由此可知第171條里的Exhibi?tion of Bibles當為1937年3月17日胡適在“美國圣經會”的圣經展覽開幕儀式上演說,題目是《〈圣經〉與中國文學》,日記里還記錄了他對《圣經》文學的三個希望。

      其實,胡適日記里的“美國圣經會”,其官方名字為“美華圣經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是一個專門印刷發行和銷售基督教《圣經》機構,在北京設有分會,又名“中華圣經會北京分會”(China Bible House Pe?king Brand)。中華圣經會北京分會的活動開始于1890年,美國人甘牧師(T. J. N. Gatrell)是第一任經理。1924年,該會更名為“美華圣經會北京分會”,1937年才正式使用“中華圣經會北京分會”之名,圣經會北京分會大樓地點在東單北大街和煤渣胡同東口交接處,于1928年正式建成。關于美華圣經會的歷史可以參考趙曉陽《美華圣經會百年事工的歷史考察》等文。除出版《圣經》之外,北京圣經會還舉辦過《圣經》展覽,1937年曾經展覽過各種版本的《圣經》和許多重要人物使用過的《圣經》。

      美華圣經會首次《圣經》展覽,得到了多家媒體的關注。我們綜合《世界日報》《華北日報》《東南日報》等報章雜志,基本可以還原此次盛況空前的展覽。此次展覽的預展時間是1937年3月16日下午四時,正式展覽的時間為3月17日上午九時,地點在米市大街圣經會。舉辦此次展覽的目的是,《圣經》是“宗教巨著”也是“文學寶庫”,是“近代文明之根基近三百年來,在華所生之影響,亦殊偉大”。特邀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胡適,輔仁大學校長陳垣等學者及教會有聲望者一百五十多人參加。

      胡適講演“《圣經》與文學之關系”(Bible as A Literary book),到六時講演才結束。《世界日報》的報道里配有胡適講演圖片,但內容不如《華北日報》詳細?!度A北日報》認為胡適系以文學之眼光來看《圣經》,記者“鐵笙”將胡適演講內容記錄如下:

      由利瑪竇迄今三百年來,圣經展覽此尚為第一次,尤足稱貴,蓋僅就收藏興趣一點言之,對此“天下奇書”之搜羅展覽,已足令人心快。惟“圣經與文學”一題,周作人先生曾于十四年前“小說日報”上著論發揮,既詳且盡,可以參看。今日祗略言其宗教經典之翻譯,對于中國之文學影響及本人對于圣經之數點希望而已。

      在我國歷史上大規模之從事翻譯外國文字,約有二次:二次且皆為受宗教信仰之啟發。一為第一至第十世紀之九百年來翻譯佛家書籍之努力,成書二千種,現仍為人諷誦者尚有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等二十余種。其影響于中國文學者則(一)介紹國人創作上之新材料,新形式。(二)引起創作家之想象力,擴大文學描寫之范圍。此皆中國文學篇所缺乏者。第二次則為近世紀來之西洋書籍之大批翻譯,而此中最足稱述者為“圣經”之翻譯。其故亦有二。(一)因翻譯圣經者之具有宗教的虔誠嚴肅態度,忠實于翻譯,及圣經本身之優美故譯本成為一種“直譯的模范作品”(model literal translation)簡明可愛,尤以官話譯本中“福音”(Gospels)及“舊約”(Old Testment)中詩篇等部,堪稱為優美之文學作品,影響于中國創作家及譯著家者甚多。(二)則為中文圣經之于中國方言方面的供獻。中國方言甚多,初無有文字之形式記載,有方言圣經之翻譯,乃給中國多種方言以文學上之價值,對于研究語言學,語音學,民俗學上,有莫大之裨益。

      惟中文之翻譯圣經,尚有未能如吾人希望之極者,簡言之有三,亦即余對圣經翻譯之希望:(一)譯語尚未能完全近代化。蓋近年中國語言,變化甚速,而圣經譯語尚多守舊者,故仍須繼續新譯,以合時代。(二)宗教的守舊拘謹精神,致圣經尚未采用新式標點,排列,形式,以更發揮其文學的趣味。——Moulton之“近代讀本的圣經”則清新可喜——如雜歌,詩篇,箴言,約伯記,皆最美之文學,而未能以新形式體裁達表之。(三)將圣經作為文學看,注重“科學的圣經學”,提倡收藏,批評,??栐b,諸工作,并編著用作參考之辭典類書,以備閱者之方便檢閱。果能如此,則影響中國文學喚起更多讀者,必更廣大也云云。

      從“鐵笙”記錄演講大意可見胡適本次演講的主要輪廓。其時有英文刊物Chinese Recorder高度評價胡適此次演講:胡適博士不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但他把英文《圣經》作為自己寫作的源頭,并對中文譯本的流暢表示高度贊揚。胡適認為,那些《圣經》譯者向普通中國人提供了可以讀得懂的《圣經》,為白話運動奠定了基礎。

      這次圣經展覽因為是首次展覽,規??涨埃l社會熱議。有些遠路的民眾紛紛致信,要求延期,故圣經展覽會將展期延到3月底。當然,也有人對此次《圣經》展覽展品之曾送給慈禧的一本《圣經》大加揶揄了一番:“可惜當年慈禧太后看了這種《圣經》,無動于衷,依然相信菩薩;如果那時候慈禧也成了上帝信徒則基督教在中國,或者會變‘國教’也未可知,而外人侵略中國的成績,一定比現在更有可觀呢!”(冰:《北平的圣經展覽會》,1937年3月25日《福爾摩斯》)1938年,這批《圣經》又到上海展出一個月。

      胡適本人喜歡收藏《圣經》,對于別人一些遺物,特別是《圣經》,喜歡購買收藏,自稱“《圣經》的收集者,收藏多在北大”。1953年6月16日胡適給朱文長的信中稱自己“Collection of Bibles在中國算是第二大收藏。北京圣經會百年(?)紀念時,我的英文演說現今有一長段收在A Book in Thousand Tongues 里。”胡適晚年做口述自傳時也稱“收藏僅次于圣經會”。胡適給朱文長的信中提到“英文演說現今有一長段收在A Book in Thousand Tongues里”,朋友陳通造博士找到了A Book in Thousand Tongues這本書,該書第8頁援引資料“Bible Society Record,May,1937”記錄了胡適這段“英文演說”,將之與《華北日報》中鐵笙記錄胡適演講大意比較,二者大同小異,由此可以確定胡適此次演講為英文演講。

      回到文章開頭,袁同禮等人輯錄的 Exhibition of Bibles.Addresses by Dr.Cheng Ching-yi、Dr.Eric North and Dr.Hu Shih,即使不可尋跡,但可以看出袁同禮等人可能將Pa?cific Affairs與Bible Society Record這兩份材料出現誤植現象。

      Dr.Cheng Ching-yi即中華基督 教 總 干 事 誠 靜 怡 博 士(1881-1939),誠氏是中國基督教本土化領袖人物,他曾用胡適“認為自己正確的東西必須堅持,不要以妥協來討好大眾”的話來說明持守信仰的重要性。Dr. Eric North就是美國圣經會總干事諾爾思(Dr. Eric North,1888-1980)博士,此二人與胡適在圣經展覽會上的演講(Addresses)內容雖不見全貌,但通過本文亦可窺一斑。另外,陳垣(1880-1971)也參加本次《圣經》展覽,在劉乃和等編《陳垣年譜配圖長編》《陳垣年譜》,劉賢《陳垣基督教信仰考》等材料中均未記錄,當可補之。

      (本文承席云舒博士、陳通造博士、宋廣波老師、李建國博士的指點與支持,在此一并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