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部學術上宏偉的“未完成交響曲” ——讀“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 
      來源:文藝報 | 賀紹俊  2022年04月02日08:52
      關鍵詞:莫言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前留下一部音樂經典《未完成交響曲》,它的未完成性反而構成這部經典的獨特藝術魅力。因為這一緣故,當我讀到由張志忠領銜主編的“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時,不由自主地要將其稱為一部學術上宏偉的“未完成交響曲”,仿佛只有這樣說,才能凸顯它所蘊含的獨特學術價值。

      當然,“未完成”只是一種比喻式的說法,作為一個重要的社科研究項目,這套叢書的完成度是相當高的。該叢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莫言文學道路與中國文學的變革經驗研究”的結項成果,共有9部專著,涉及“文學創新之路研究”“以莫言為中心的新時期文學變革研究”“莫言及新時期文學變革與中外文化影響研究”“從魯迅到莫言:百年中國鄉土文學敘事經驗研究”四個方面,其視野之開闊,研究之深透,觀點之新穎,都是非常突出的。我想,它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是學術性。這套叢書的作者基本上都是長年在某個方面進行研究的專家,他們的這次寫作也是建立在多年學術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其學術的深度與厚度相當突出。以張志忠為例,他在莫言上世紀80年代剛剛嶄露頭角時就開始評論莫言的作品,在以后的幾十年里持續不斷地追蹤著莫言的創作。他為這套叢書所寫的專著《莫言文學世界研究》集數十年研究之精華,非常扎實,其學術思路明顯指向這一課題的核心: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他對莫言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整體認識基礎之上的。他認為,改革開放40年,最值得重視的是農民的創造性,而莫言的小說正好印證了中國農民強大的生命力。他著重從這一角度理解莫言所創造的文學世界,同時他也認為,對莫言的研究,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學化的中國經驗。又如李曉燕的《神奇的蝶變——莫言小說人物從生活原型到藝術典型》,作者以田野調查式的嚴謹態度,對莫言小說的人物原型做了系統翔實的調查,在此基礎上,將原型人物與文本進行對照研究,再進入到莫言的精神世界,做得很細致。又如陳曉燕的《文學故鄉的多維空間建構——福克納與莫言故鄉書寫比較研究》,著重從差異性對莫言和福克納進行比較研究,通過差異性的比較便能有效地觸摸到中國經驗和本土性的關鍵。

      其二是當代性。何謂當代性,這是一個眾說紛紜、難以定義的概念,我更愿意將當代性理解為既指時代感也包含權威性和與時俱進的意思,就是說它要面對當代文學的發展趨勢,面對一種不確定性,面對未來的指向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套叢書具有鮮明的當代性,研究者的學術觸覺完全伸向當下的文化語境,敢于直接面對最前沿的文學現象。如張志忠對莫言文學世界的研究,就把研究延展到對莫言研究的研究,探討了莫言研究中的新要素,如誤讀莫言的問題及莫言獲獎以后的文學處境等,并對如何拓展其學術空間作了很有說服力的展望。又如江濤的《從“平面市井”到“折疊都市”——新時期文學中的城市倫理研究》,將倫理學引入文學敘事研究,通過中國數十年城市化進程與城市書寫的關系,歷時性地提出市井空間、異托邦空間和縫隙化空間三類空間的闡釋及其倫理訴求,所討論的文學作品和現象也密切與當下有關,比如還詳細討論了近期出現的科幻小說《北京折疊》,“折疊”這個詞語甚至還成為他進行學術想象的切入點,從而以“空間折疊”這樣一個關鍵詞貼切地描述了城市書寫中出現的新的倫理問題,這樣的理論思路和闡述正是得益于作者銳利的當代意識。

      其三是開放性。該叢書的主題從莫言文學道路入手,探討中國文學的變革,它不是一個單純的莫言研究課題,而是將莫言作為一個典型個案,作為一個中心,由此輻射到整個百年中國文學的變革以及新時期文學的發展。這樣一個由點及面的研究課題,一般來說會有兩種思路。一種思路是由外向內,就是從百年中國文學發展的廣博的縱橫面上尋求多個切入點,而每一個切入點的研究都旨歸于莫言文學道路這一中心。這種思路的優點是具有完整性和中心突出,有助于對莫言研究的深化和細化。但是,張志忠所率領的學術團隊所采取的,則是另外一種思路,即由內向外的思路,他們從莫言研究這一中心出發,尋求向外延展的多條路徑。這是一個充滿了開放性的研究思路,這就是為什么關于城市文學的研究、關于新世紀長篇小說敘事的研究也納入了叢書內的緣由。開放性同時也極大兼容了世界性的視野,也就是說,它強化了研究課題在整個世界文學的格局中來看中國文學的視角,例如李楠的《海外翻譯家怎樣塑造莫言——〈豐乳肥臀〉英、俄譯本對比研究》,這部專著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莫言獲諾獎后,有一種說法非常流行,認為莫言獲諾獎是因為葛浩文的翻譯完全改寫了莫言的小說,是譯文改寫適應了諾獎的口味,并不是莫言作品本身征服了諾獎評委。李楠針對這個說法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文本分析,最后得出結論,葛浩文的翻譯沒有改寫莫言的小說。樊星主編的《莫言和新時期文學的中外視野》則立足于全面梳理莫言與世界文學的關系,由此探討新時期文學的成功經驗。

      其四是包容性。這套叢書的研究團隊在學術上倡導民主精神,能夠包容不同方法、不同理論,盡可能地發揮大家的思想。因此這套叢書是一套方法多樣、風格迥異的學術叢書。包容性還體現在以一種包容的態度來處理研究項目的取舍。他們并不強行要求作者一定要以莫言研究為中心,而是以百年中國文學發展和突破這一大的目標統領叢書的書寫。像江濤的城市文學研究和王春林的《新世紀長篇小說敘事經驗研究》看似與以莫言為中心的研究課題無關,但這兩部書實際上為以莫言為中心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更為宏闊的背景,因為只有了解了1990年代以后城市文學的興起,你才會對莫言的小說世界獲得一個更全面的了解,而莫言后期主要成就在長篇小說上,因此了解新世紀長篇小說敘事特點,實際上就是為莫言后期長篇小說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注解。

      最后,我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套叢書還有一個特點是它的“未完成性”。我是受舒伯特音樂經典的啟發而這么說的,我所說的“未完成性”,是指這套叢書的主題不僅非常宏大,而且它可以不斷向外延伸。這套叢書圍繞一個宏大主題開了一個非常精彩的頭,有意思的是這套叢書并沒有窮盡這一主題的闡釋點,而是為人們提供了繼續言說的可能性。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這既是學者們需要認真研究的理論課題,同時,它又是中國正在進行的社會實踐和文化實踐,這一實踐仍在路上,仍在形成新的現實,仍在產生新的問題。無論是對中國社會來說,還是對中國文學來說,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都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實踐。既然這一實踐尚未完成,這套叢書所開啟的學術路徑就完全應該繼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