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綠油油的菜田旁,一位作家、一個奉賢人見證:抗疫,在上海鄉村大后方
      來源:上觀新聞app | 施晨露  2022年03月31日08:06
      關鍵詞:抗疫 上海作家

      “我們的子女也都在城市里,將心比心,保住城市安全,也就是保住我們的后代安全。”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說抗疫是一場戰役,那么城市就是前方,鄉村則是大后方,前方的戰場需要大后方來支撐、保障,前方后方配合作戰,如此,才能戰無不勝。”3月28日臨近中午,上海奉賢作家湯朔梅落筆寫下紀實作品《抗疫,在鄉村大后方》的最后一句話。此時,他在位于奉賢西南部的柘林鎮新寺村老家,見證了鄉村大后方的戰“疫”實景。

      3月27日晚,本市發布做好新一輪核酸篩查工作的通告,打響阻擊疫情的攻堅戰。奉賢區全區都在首批篩查之列,3月28日5時起至4月1日5時實施封控。

      疫情,再一次拉響警報,作為市郊的農村,除了自身抗疫外,還承擔著農副產品的保供任務。湯朔梅寫下他了解到的信息:

      奉賢區農業農村委發起“守護菜籃子行動”,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直送現銷模式,先由居委會志愿者統計蔬菜需求量,再聯系線上客服組安排配送,接著由合作社統一配送至小區門口,最后由志愿者通知居民分批有序領取;二是通過媒體發布農業農村委客服組聯系方式,公布了11個鄉鎮、街道,以便根據就近的原則,及時聯系,按需配送;三是提供現有農產品套餐清單,組織30多家專業農業生產合作社,提供大米、蔬菜、禽蛋、水果的清單,供居民選擇,隨后送貨到小區;四是根據區域特點,有些鎮自己建立保供系統,既就近,又減輕大系統的壓力。

      《抗疫,在鄉村大后方》里記錄下這樣的場景——在南橋鎮,3月27日,早上4時起,上海岱森農業科技中心大棚內燈火通明,合作社員工們忙碌不停。9時許,一車車蔬菜從各基地運來,南橋鎮農業中心的志愿者們也馳援到位,分揀、稱重、打包、裝車。由上海森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斥資20余萬元采購的蔬果、雞蛋大禮包,分成3000余份,作為愛心套餐,分兩批送往對接的封控小區。

      在湯朔梅看來,大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蔬菜生產基地是保供主體,分散在鄉間田頭的蔬菜種植戶就像“輕騎兵”。新寺村就有不少從貴州等地來的蔬菜種植戶,每戶承包幾十畝土地不等,基本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按季節種植蔬菜。時下,萵苣、卷心菜、青菜,正是上市的季節。留在鄉村的農民,盡管都已六十來歲,仍然是種蔬菜的能手。大農戶種菜、收菜人手不夠,就請這些老人幫忙。農民家或多或少還有自留地,地里的產出除了自給自足,多余的就拿到附近去賣。疫情發生以來,從事蔬菜生產的個體和非專業農民,看似單打獨斗,但是面廣,量就大了,而且分散方便,成為對蔬菜保供很好的補充。

      疫情發生以來,湯朔梅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老家度過。3月16日、17日,他在新寺村參加了兩次核酸檢測,見到村里人扶老攜幼,秩序井然。老人、孩子有特殊通道,青壯年都很有耐心。沒有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也都有志愿者幫助提前打印好了登記碼。“這些天來,農民們不是在自家田里收割蔬菜,在自家竹園內挖筍,就是騎著三輪車去外來大農戶家,幫助收菜。大家一邊勞動一邊交談,都說疫情總會過去的,但眼下保證正常生活,是主要的事情。這些都是樸素的大實話——舊社會遭過霍亂等瘟疫,祖上都經歷過。如今這樣的疫情,放在當時,不知會有什么后果。要聽政府的話,盡各自的力量配合政府。我們的子女也都在城市里,將心比心,保住城市安全,也就是保住我們的后代安全。”

      下午,接到生產隊通知,湯朔梅出門做核酸檢測,花了半小時不到。回家路上,他拍下隔壁家同樣剛做完檢測的菜農夫婦躬身收菜的身影。綠油油的菜田旁,穿著粉紅色上衣的小女孩向鏡頭奔來。鏡頭里,仿佛可以聞到春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