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文學經典入手進行文學教育與啟蒙
      來源:大眾日報 | 劉蘭慧  2022年03月18日08:40
      關鍵詞:文學教育

      近日,山東文藝出版社推出了張麗軍的新書《對話的文學經典教育》。這部25萬字的著作是張麗軍在山東師范大學教學15年之中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集中展現,同時亦實現了從文學經典入手進行文學教育與啟蒙的目的。

      “能夠進入文學史的作品都具有強烈的經典性品格。大學課堂講述的文學作品,都是人類千百年不斷淘洗過、不斷篩選之后所保留的公認的經典。所以大學教育作為一種科班教育,體現出來的就是經典教育品質: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培養一種典雅高貴的審美趣味、審美品格、審美感知力。”張麗軍倡導一種從個體的獨特生命體驗出發的,以文本細讀為基礎的感性閱讀與理性思考相結合的對話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學文本的闡述。

      在談及為何要研究文學巨匠時,張麗軍認為:“大作家之所以成為大作家,是因為他所處理的問題扭結著自身所處時代最核心的經驗。文學研究要迎難而上,去觸及這個時代的核心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在大作家那里才能碰觸到。就像魯迅一樣,他走得比常人更遠,更能夠觸及那個時代的核心命題,他的偉大也在這里呈現了出來。他的痛苦、迷茫、困境都具有代表性。”

      話語是思維的外衣和意識的外殼,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有多少,眼睛里有沒有精神光芒的閃爍,都能在對話中表現出來。對話性是此書最顯著的特點,師生之間進行的是一種平等的對話,誰也不是真理的擁有者,都是真理的探尋者。教學相長,平等對話是張麗軍課堂的一大特色。他很喜歡和學生交流,也愿意拿出寶貴的上課時間進行互動,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老師和同學們可以隨時插話、點評,以達到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對話。

      一部文學作品和一種文學現象的產生背后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背景,文學解讀就要去進一步探索、還原鮮為人知的文學現場。張麗軍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同時,更側重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欲。一個人要有對世界萬物、社會人生、日常生活的詩意的美的理解、發現和欣賞,即一顆詩意的、柔軟的、美的心靈。進入大學學習文學,提升學術研究能力是文學教育的一個方面,文學教育更要培養一顆“文人之心”。

      當然,也有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文學的使命到底在哪里?文學作品只是記錄人物的生活嗎?張麗軍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做文學能夠改變什么?什么也改變不了。雖然我們提供不了物質的面包,但我們可以提供精神的面包,文學做的是服務于人的心靈。就像你說你看到的現實,可能我們不能替他去扛瓦斯罐,不能替他在寒風中奔波,但是我們可以去理解他,可以以一雙理解的目光去看待他,理解這個社會,理解他們的艱辛和不易。所以文學可能是一種悲憫,或者是服務于人的心靈的,這可能是文學的功能。盡管它解決不了現實問題,但是有些東西比現實問題、比物質方面更重要。我們可以忍受貧困,但是我們無法忍受因貧困被歧視、被侮辱。”

      美學家宗白華說,生命如天空的流云一樣美,一樣充滿著變動。變中有常,常中有變。與文學相伴,與教育相伴。張麗軍在《對話的文學經典教育》這本書中回望過去從事大學文學教育工作的十五年,已在他心中定格為最美的“一剎那”。

      繼《對話的文學經典教育》之后,山東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了張麗軍的另一著作《現實主義與當代文學前沿》。張麗軍在與同學們討論學術前沿問題的同時,還就自己的閱讀、學習、思考,乃至撰寫學術論文的思路結構、困惑難點的打開方法等問題進行交流。因而,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與實用性、探索性和現實性的文學著作。

      當今時代信息巨量增長,改變了生活和文學的關系,讓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帶來了文學創作和文學傳播的變化。這些時代語境之變為作家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使得展現時代的現實主義作品逐年增加。全書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通過對多個文學研究專題和文學經典的分析來探索21世紀中國長篇小說的現實主義特征。

      在《現實主義與當代文學前沿》中,對話的內容包含知識分子寫作、歷史主義寫作、現實主義寫作、科幻文學寫作、網絡文學寫作等當代文學前沿問題,每一專題即是一章。例如在《21世紀以來的知識分子寫作》一章中,張麗軍老師就歷數了從古代到當下經典的知識分子小說,古代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民國有錢鐘書的《圍城》,新中國成立后有柳青的《創業史》、郭澄清的《黑掌柜》和《公社書記》,新時期以來有賈平凹的《臘月·正月》,21世紀以來有閻真的《滄浪之水》《活著之上》、紅柯的《太陽深處的火焰》和李洱的《應物兄》等文本。

      張麗軍說:“我想做的是對好的作品的挖掘,闡述其價值,燒一塊千年不壞的金磚,把作品的前因后果、歷史背景、時代氣息、未來價值進行一整鍋的熬制,是研究式的批評。”《現實主義與當代文學前沿》雖是張麗軍老師與博士生之間的對話錄,但其中探究學術的方法和心得適合每一個喜愛和學習文學的人。

      這兩本書反映了張麗軍對大學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他認為:“大學的教育是經典的教育,讀經典的過程是與人類最偉大的靈魂對話的過程;大學的教育是審美的教育,應當培養學生對于文學的感覺;大學的教育還應當是人文的,應該教會學生悲憫萬物、同情萬物,體會全人類共通的情感;大學教育更是一種美的教育,借由文學發現與美交流的精神通道;大學亦是個性教育,針對同一問題每個人可以有不同渠道、不同視角,為世界提供一種經驗、一種感知。”讀者可以將個人生命、情感、苦難等獨特的個人生命體驗融入到對于作品的理解之中,成為理解文學、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方式。

      張麗軍認為這兩本書“是一次回顧之旅,書中記錄了與朋友、學生、刊物編輯交流的點點滴滴,將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往事和金光閃閃的日子匯聚起來便成為一條承載著記憶且波光粼粼的河流;是一次總結之旅,書的內容是我與學生們交流的總結,這可以令讀者感受到大學的文學教育依然是充滿魅力、富有光芒的。”在談及著作的寫作過程時他說道。

      責任編輯王春曉在談及這兩本書時說道:“編輯這兩本書,像是為我拉了一個長長的書單,以前沒讀過的要查缺補漏,以前讀得不精深的要進行沉浸式閱讀。在編輯過程中,我不僅是一個編輯還是一個讀者,我相信作為讀者的你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感受。”這兩本書是張麗軍和他的學生們真誠地面對這個世界時,對人生的思考、對現實的判斷,也是最美、最好的時光、情感和記憶的文字實錄,從中可以覓得閱讀經典的一種路徑,可以體驗到我們所處時代的氣息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