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彭緒洛:堅持創作 永葆童心
      來源:《長江叢刊》 | 彭緒洛 陳智富  2022年02月06日09:08

      彭緒洛,兒童文學作家、探險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湖北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出版作品有《少年冒險王》《我的探險筆記》《少年探險家》《虎克大冒險》《野人寨》等100余部。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少兒科幻星云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中國首屆土家族文學獎、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中國文藝原創精品出版工程”。

       

      一、

      平移——從探險小說到科幻小說

      陳智富:首先祝賀你的小說《平行空間》榮獲第二屆少兒科幻星云獎2020年度短篇小說獎,這是你的《宇宙冒險王10》榮獲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銀獎之后的再度獲獎。請談談獲獎感受吧。

      彭緒洛:感謝評委們和讀者們對我作品的認可和鼓勵,《平行空間》發表于2020年6月《中國作家》雜志。近幾年來,我寫短篇作品比較少,短篇小說創作太能考驗作家的創作水平,在有限的字數內,講好一個故事,是一種挑戰,更何況講好一個有世界觀架構的科幻故事,難度就更大了,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講故事的能力,雖然進步得很慢,但我會繼續努力。

      陳智富:如果按照你對科幻小說作品的分類,《平行空間》應當屬于第二類“社會科學科幻小說”,和郝景芳的《北京折疊》,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一樣。故事主人公“我”在一次探險烏孫古道的過程中,因為大雨失溫,滯留于天堂湖,幾年后回到家里,發現家里已經有一個“我”。這揭開了地球人被克隆后回到社會,將如何自處的問題,極具寓言性質。我讀完后意猶未盡,感覺故事才剛剛開頭,還有很多豐富的情節沒展開,是不是有更大的寫作計劃?

      彭緒洛:是的,短篇的《平行空間》容量畢竟有限,更多曲折復雜的故事沒有辦法展開,倫理沖突,矛盾沖突都需要鋪墊和陳述,長篇的《平行空間》已經創作完成,并且將于2022年在希望出版,尋找答案的過程,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期待和關注。

      陳智富:近年來,隨著劉慈欣的《三體》榮獲雨果獎,科幻小說漸漸受到了讀者的關注與重視。你對當前國內的科幻小說界有怎樣的評價?

      彭緒洛:中國一直不缺好的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只是中間有一段時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是壓制,導致中國科幻淡出大眾視野。遠的比如《莊子》中的“鯤鵬展翅”和“莊周夢蝶”,《山海經》中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和“夸父逐日”,《西游記》中的“千里眼”“順風耳”“金箍棒”等,在今天看來,都是科幻元素。近的比如老舍的《貓城記》、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童恩正的《古峽迷霧》、葉永烈的《世界最高峰的奇跡》、劉興詩的《美洲來的哥侖布》等。再還有當前活躍的王晉康、韓松、何夕、劉慈欣等一大批科幻作家,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在《三體》獲雨果獎的契機下,正在逐漸走向大眾的視野,所以我非常看好中國科幻未來的發展。

      陳智富:你常年寫探險小說,這幾年又在科幻小說創作方面持續發力。從早期的短篇科幻《百年居士》,到2016年入選“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的長篇《重返地球》,你其實始終對科幻小說創作保持在場的狀態。請問,探險小說和科幻小說有什么異同?你在創作中是怎么做到切換自如的?

      彭緒洛:探險小說和科幻小說,都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空間,對未來都是有著不確定性,但又充滿了無限的好奇,且都基于一定的科學理論和科學常識。不同之處,探險小說偏實一些,而科幻小說偏虛一些。其實我的科幻小說中,有非常多的探險元素,探險小說中,也有一些科幻元素,比如多次寫到的神農架野人,其實就是介于探險和科幻兩種元素之間。因為我去過很多地方探險,親眼目睹過很多非常科幻的場景,加上自己的經歷,我側重的是自然科學科幻小說的創作,因為作品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學等,這是我熟悉的領域。

      陳智富:這幾年,你不僅創作力度不減,而且在評論方面展現了作為作家型評論所特有的才華——關于作品的評論有的放矢,帶有自己的寫作體驗。你發表在《長江叢刊》雜志的評論《少兒科幻創作之我見》,也榮獲第二屆少兒科幻星云獎2020年度評論獎。你覺得,創作與評論應該是怎樣的關系?

      彭緒洛:我寫評論,其實是趕鴨子上架,實屬無奈。因為少兒科幻目前創作群體有限,評論家關注的更少,我只能是自己硬著頭皮上,來研究少兒科幻分類和特點,目前也是學習和嘗試階段,非常意外的獲得了第二屆少兒科幻星云獎“評論類獎”,這也給了我繼續寫評論的信心。

      我一直覺得評論和創作沒有太直接的關系,作家和讀者可以把評論作為一種參考,畢竟“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評論只是評論家從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去解說和剖析,他們可以站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作品,也是非常獨特的一種視角。

      陳智富:我還注意到,你的探險、科幻及自然科學方面的閱讀量在極速增加,對各種博物學保持濃烈的興趣。作為探險小說、科幻小說作家,是否內心向往成為一個博物學家,在更遠的將來期許自己成為知識型寫作、學者型寫作作家?

      彭緒洛:確實是這樣的,我一直在朝著成為博物學家這個方向努力,不管是在野外探險科考時,還是在作品創作中,我都重點關注著博物學知識,把在野外收集到博物學知識,融進我的作品之中,然后傳遞給孩子們。

      在2020年12月的《科普創作》雜志上,我發表了一篇關于博物學創作的論文《少兒博物學創作策略探析》,這篇論文在編輯老師的指導下,前后修改十余次,按照論文的標準格式表達和引用參考文獻,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畢竟在論文創作領域我太過業余。

      二、

      經歷——下決心要找一個沒有人的跑道

      陳智富:你曾經是湖北省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你的創作,早慧又高產,不禁讓人好奇,你是怎么走上文學道路的?

      彭緒洛:我13歲讀初中的時候,就讀了很多朦朧詩,并開始寫作,當時主要是寫一些順口溜、詩歌。我喜歡把內心想表達的,但又無處訴說的想法寫下來。特別是青春期,有很多苦惱、想法沒人傾聽,又沒有人可以理解和支持,這個時候寫在紙上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每次寫完后,我如釋重負,覺得很輕松。那個時候我就愛上了寫作,認為寫作是最好的表達和傾訴方式。同樣的道理,音樂家、畫家和作家一樣,都有各自的表達方式,只是他們釋放內心情緒的方式不同罷了。

      初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的語文老師說要辦一期黑板報,并提出不能老是抄名人名言寫上去,應該有你們自己的原創作品。我剛好寫了一首詩《清江頌》,自告奮勇地交給老師。老師看后覺得很好,就上了黑板報。這對我是極大的肯定與鼓勵,更加堅定了我想當作家的想法。

      后來進入中專,16歲時正式發表文章,到18歲畢業時,我已經發表了20多篇文學作品。然后又當了兩到三年的期刊編輯。當年很多作者投稿給我,寫信時都喊我彭老師,多年后大家見面,他們才發現原來彭老師還這么小啊。

      從1999年到2002年三到四年時間里,我什么題材的作品都寫,當時主要給期刊雜志寫稿,我在所有帶“青年”二字的期刊上都發表過作品,也寫過紀實文學作品,還在我國臺灣省的《大海洋》詩刊上發過詩歌。那是一個練筆過程,也是一個摸索寫作方向的過程。

      我是2002年年初,在田天老師和郭寒老師的介紹下,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協會,當時我剛剛21歲,一晃我也是20年的老會員了,我記得我的作協會員證編號是“1212”。

      我的第一學歷只是中專,2006年25歲那年,我重新參加高考,考到武漢大學文學院讀書。這些年來,我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和獲取新的知識,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陳智富: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最喜歡讀什么類型的作品?哪些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在你創作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彭緒洛:在童年時候閱讀是非常有限的,娃娃書是我的文學啟蒙書,那個時候似乎能接觸到的只有娃娃書和課本,再就是閱讀大自然這本大百科全書。后來上初中時學校組織我們訂閱了《初中生天地》雜志,但每次都是在放假時才會發放到我們手上,于是假期就可以好好閱讀了。后來一直到上了中專后,學校才有閱讀室,我把所有業余時間用在閱讀上,也就是那個時候,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茶花女》《童年》《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大量的名著,還有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并開始接觸到期刊、報紙等多種形式的紙媒。現在回頭想想,那個時期閱讀很雜,并且接觸到大量書本的時間有些晚。也正因為如此,我的文字功底比較欠缺,好處是我后來的創作風格沒有受任何前輩們的影響,完全是隨意的發揮,闖出來的野路子。

      陳智富:第一部作品《少年冒險王》出版,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反響,你當時怎么想?

      彭緒洛:2003年時,當年我22歲,開始了第一本探險小說《少年冒險王》的創作。

      選定這個方向進行突破和創作前,我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因為經過多年的練筆和摸索,我一直思索著要找一個沒有人的跑道,創建一個只屬于自己的跑道。就像學校運動會,參與短跑跑道上的選手很多,但是參與那些高難度的長跑的跑道上的選手卻很少,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且領先的健將更是少之又少。

      那個時候我就慢慢意識到,在我的一生中,要選定一個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一個大方向進行創作。這時發現探險小說,國內極少有人寫,那我來寫,我就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寫的人少,沒有參考性和借鑒機會,起步階段會覺得很難,這就需要我迎難而上去攻克各種難關,包括后來真實地去探險行走,收集創作素材。

      2006年時,這套作品4卷本在重慶出版社出版,當時反響并不熱烈,也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效果,我并不驚訝,反而堅定了我在少兒探險小說創作領域的決心。因為我深知,一個作家的風格確立、讀者培養,行業認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大多作家來說,都有這樣一個過程,畢竟一炮走紅的概率是極少的,大多數成功案例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

      現在距離我出版第一套《少年冒險王》十幾年過去了,前后再版了各種版本50多種,累計印刷量達到了兩百多萬冊,當然盜版數量不包含在內。這時,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關注到我一直吶喊的問題:孩子們不能缺少陽剛之氣和探險精神。大家的醒悟和重視,說明我的堅持和選擇是對的。

      曾經身邊很多朋友,對我當年的寫作方向選擇與真實的探險無法理解,現在恍然大悟,原來你有這么長遠的規劃、目標。所以說,不管是寫作,還是人生,不要受別人的影響,當你看得很遠的時候,身邊的人一般都是沒法理解你的。你堅持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努力就好了。

      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要培養孩子們的陽剛之氣、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思維能力和博物學思想,仍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也漸漸得到了更大的關注。不管怎樣,我仍然會一直堅持寫下去,這種堅持來自于對自己的選擇與創作方向的自信。我認為探險小說創作是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陳智富:你堅定選擇寫探險小說,請問創作素材來源于哪里?

      彭緒洛:首先是因為童年的成長經歷。我出生、成長在大山里,小的時候在大里玩,就熟悉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也愛上了大自然,所以后來書寫大自然,其實很漫長的一個過程,我是在書寫童年。

      后來,發現童年的積累和經驗不夠用了,于是,我開始背著背包,真實的去探險和行走,

      當然,這仍然離不開童年打下的好底子。因為小時候在山里,練就了翻山躍嶺的本領,以及長途跋涉的能力,還要感謝我的父母,從小讓我參與了繁重的農活,上山砍柴背柴,下地挖紅薯收包谷等,鍛造了我健康的體魄,以及能夠負重行走,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我們在野外探險時,背負的背包一般是20-25kg,要保證沒有新的補給情況下,極限生存達到7-10天。你們看到我的個子并不高,但是有極強的負重能力和耐力,這都得益于童年時期干農活鍛煉了身體,探險離不開好的體能和耐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熟悉的領域,我熟悉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后來去實地探險收集更多的大自然素材,來創作新的探險小說。如果閉門造車,讀者會發現我的作品與其他人的作品沒什么區別。為什么讀者喜歡我的作品?因為在我的作品里,可以體驗到真實大好河山的美感,以及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同時我想到的是,不僅要倡導孩子們陽剛之氣與探險精神的培養,更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實地探險探索,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這個社會最難的就是知行合一,我做得不一定最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三、

      方法論——奇妙的經歷,為創作注入了無窮的靈感

      陳智富:除了你的探險小說廣受小讀者的喜愛外,還有你的探險經歷本身就是一種傳奇。每一次探險,想必都發生過特別驚險的故事?

      彭緒洛:前幾年,我在長江少兒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探險筆記》四卷本,里面有詳細的探險經歷介紹。我第一次探險是2008年去雅丹魔鬼城,四天徒步100公里的戈壁沙漠,第一次徒步經驗不足,特別是時間和路程計劃制定不合理,蠻吃虧的。第一天我走了40公里,傍晚回到營地,雙腿根本抬不動,肌肉痙攣疼痛極了,但第二天咬著牙繼續走。在這次探險中,有一些隊友中途退出了,我靠著極強的意志力,撐到最后走完了全程。

      陳智富:探險中遇險多次,有沒有想過放棄?為什么每次又重新走上了探險的道路?

      彭緒洛:我一直在不斷行走,特別是有計劃的探險,希望在年輕的時候走更多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風景。在很多次的探險中,遇到困難和極端氣候環境的時候,我也會冒出過放棄的念頭。

      2012年2月底,我在攀登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的途中,遭遇暴風雪,寸步難行,呼吸困難,大腦缺氧,體力不支,冷得走不動,痛不欲生。那種險境,我曾想過放棄。在高海拔的雪山,想要放棄很簡單,坐在那里,不動就可以了,就解脫了。幾個小時就可以變成冰雕,永遠立在那里,許多年后的登山者可以前去瞻仰你。但是,我不能放棄,想到家庭和孩子,我放棄容易,但是對于他們來說永遠是無法擺脫的心靈困境。再者,我還要為更多的孩子寫探險小說。那次探險,我們整個探險隊都放棄了,并沒有登頂。但是,我們保住了生命,幸運地活著回來了。任何探險都要記住,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只要生命還在,就還有機會再來。

      2021年9月,去攀登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一路大風,到達六千米的高度時,大腦供氧不足,頭疼頭暈,四肢反應不靈敏,只有提高呼吸頻率,大口大口地喘氣。同時,山頂的大風刮來,會快速帶走身體的熱量,有失溫的風險,非常絕望。伴隨著饑餓,導致低血糖,想吃東西補充能量活下去,但是手完全僵住了,巧克力的袋子都撕不開。想喝水,可是瓶蓋都擰不開。那種無助和絕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自從攀登了哈巴雪山后,我發誓再也不爬雪山,但是過了幾年后,我又再次去登雪山。所以說,時間是最好的藥,總能撫平你的傷口或者讓你遺忘曾經的發誓。

      不過,探險雪山的后遺癥還是很明顯的。在超過5000米的海拔雪山上,大腦運轉速度大大減慢,行動能力下降,而且記憶力衰退,因為腦細胞在缺氧狀態急速死亡,就像電腦的某個扇區突然大面積壞死一樣。所以,每次雪山探險回來,我很長一段時間容易健忘,要找什么東西想不起來放在哪里,有時候甚至連銀行密碼都想不起來。多年前,我講課和發言從來都不要講稿,可以臨場發揮。但是近幾年我都要提前準備講稿,在開始前還要看一看。這種記憶力衰退是無法修復的,不可逆轉的。

      陳智富:為了探險,一次次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你覺得值嗎?

      彭緒洛:回想歷史上幾個偉大的探險家,比如出使西域的張騫,西行取經的玄奘,七下西洋的鄭和,游歷中國大好河山的徐霞客,相信后人認為他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探險和行走,同樣讓我收獲了別人沒有的人生經歷,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過的風景,感受了那些神奇的地質環境變化,這當然是值得的。

      舉例來說,我在野外,可以一天經歷四季,早上在山下可以看到春天的綠草,再向上可以看到盛夏的花朵,到了半山腰就能看到秋天的枯枝和黃葉,再上到山頂見到冬天冰天雪地的奇觀。一年四季輪替,我一天就能經歷,這種奇妙的感覺,為我的創作注入了無窮的靈感。

      再還有接觸和認識了非常多的動物、植物,經歷了不同環境的地貌,遭遇了各種不同的自然災難和危險后,我不僅學會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內心更是變得強大起來,再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覺得都不值一提,哪有比野外生死攸關更困難的事情?

      陳智富:小讀者癡迷于你的奇妙故事,也很關心你的實地探險經歷,當然更關心你是如何把探險經歷轉化成一個個好故事?在打通收集素材和構思故事之間的關節方面,有什么訣竅?

      彭緒洛:這些年,我一直都在行走,而且愛上了行走。但是,我的行走不是走馬觀花,而是用心觀察、思考與推理分析,是為了尋找答案,尋找故事背后的故事。

      我舉個例子,在探險羅布泊的過程中有一次遇險,就是因為我專注收集素材,停留時間太長了,以至于掉隊。試想,在那樣的沙漠無人區,掉隊意味著什么?我要說的是,雖然都是科考探險隊,但是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我是為了科考,為了尋找答案,為了寫出更真實、更好看的探險小說。我當時為了觀察并且拍到更多房梁的照片,太過于投入。1800年前,在羅布泊這片區域曾經興盛了一個樓蘭古國,樓蘭古國成為出西域的必經之路。但是,很快在歷史中湮滅。

      我在樓蘭古國的遺址上,發現了很多房梁。1800年過去了,這些房梁仍然沒有腐爛,更驚奇的是,房梁中竟然有方方正正的孔。中國古代的家具一般都是榫卯結構,到底是怎樣高超的手工藝人能夠做出這樣方正規整的孔呢?所以,我留戀其間,不停地拍照,忘了時間。

      當然,我每次探險和行走前,都要做很多功課,包括體能訓練,知識儲備,應對預案等等。比如我到了天堂湖邊,觀察微風吹過湖面的波紋,看到云彩掠過我的頭頂,品嘗清澈湖水的味道,這些獨特的體驗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我每次探險途中,傍晚安營扎寨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每次都是如此,因為第一時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真實的,而且這些感覺稍縱即逝。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就是很好的創作素材,等探險結束后,我把素材再次整理,然后把這些細節融入探險故事。

      我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有些內核是真實的素材,虛構源于真實的素材。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虛構,故事可以虛構,但是細節是不能虛構的,而細節應該是還原真實,只有真實的細節,最能打動人。

      文學即人學,人學即人生,道理是相通的。我走了那么多神奇的地方,多次去過無人區,我深深感到,人類太過于渺小,在大自然中脆弱得不堪一擊,自然界的生命的多樣性,讓我驚嘆。我敬畏大自然,就如同我敬畏寫作。

      陳智富:你的勤奮與自律在圈子內是有名的,所以你的創作高產也是自然的。至今,已經出版了100多本作品。你是怎么做到如此高產的?

      彭緒洛:寫作了二十多年,平均到每年,作品數量并不多,只是我一直在堅持而已。在三十歲以前,我平均每天休息時間只有五個小時左右,經常熬夜創作和閱讀,那時也抽煙。近十年來,努力調整創作時間,盡量不熬夜,克制自己在夜里十二點以前睡覺,但每天堅持六點多起床跑步和運動,中午午休,并且戒煙十多年了。

      我每年有自己的創作計劃,給自己定有任務和目標,并且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每年初有年計劃表,每個月初有月計劃時間表。平時想到的好點子、好構思,都會用筆記錄在記事本上,有些時候,一個構思成熟的小說,我會先寫一個短篇,用來保存記憶,梳理架構,然后在計劃好的時間里,再把這個短篇小說擴充成中長篇小說。

      我現在的生活方式極為簡單,大多時間在家里創作,每天晚上接孩子下晚自習,少部分時間外出探險收集創作素材,盡量不參與朋友聚會和社會活動,因為每次出去回來后,要很長時間來調整心態和狀態,才能再次進入連續的創作中。

      陳智富:有這么多獨一無二的寫作素材,你的寫作還會常常遇到卡殼或者瓶頸的困擾嗎?如果遇到這些困擾,你有什么好辦法?

      彭緒洛:我也有寫不下去的時候,兩個辦法,第一就是停筆,從寫作環境中走出來,到戶外去活動,比如爬山、探險和行走之類的活動,換換腦子。第二個辦法,是換一個故事開始新的創作,或許在新故事的創作中突然激發靈感,可以把之前的故事接上來。

      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天分,小時候就是一個很淘氣的孩子,我的創作完全是靠后天勤奮努力。社會上真正的天才是極少數的,真正的天才往往在幾歲時就會表現出來,有獨到的見解、表達、記憶,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等等。當然,中國并不缺乏天才,可能很多時候是父母并未發現孩子的獨特,那些有天才潛質的孩子可能被某些固有的觀念所扼殺。

      我上學那會兒,校園文學非常繁榮,當年有一大批年輕的校園作家,聚集在一起辦過很多內部刊物,相互交流和客串,甚至還把校刊寄給對方,并且流行交筆友、談文學、談人生,心懷理想和抱負,個個都是雄心壯志。可是后來,這些同道中人慢慢就消失不見了。

      其中,有很多校園作家的文采都在我之上。二十多年后,我偶爾碰到青年時期的作家朋友,他們總是跟我說:“你終于走出來,實現了我們當初的夢想。”

      我說:“你們如果一直堅持寫作,絕對也會成功,甚至作品會比我寫得更好,影響力會比我更大。可惜,你們放棄了。”做一個作家,最重要的是愛好,選擇了寫作,選擇了寫作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寫下去,至于天分倒是其次的。所以,遇到寫作卡殼有什么好煩惱的呢?那都是文學道路上自然而然的事罷了。我堅持寫下去就好了。

      四、

      生活及其他——永葆童心其實很簡單

      陳智富:你除了探險、寫作與閱讀,生活中有什么特別的興趣愛好?

      彭緒洛:現在想想,除了探險、寫作和閱讀,其他興趣還真沒有了。我不會打牌,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游泳,不喜歡逛街,甚至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是不是很無趣?

      在三十歲前,我曾經喜歡收集舊書,特別是民國的期刊和創刊號,還有民國線裝書,我跑了很多舊書攤,收了很多回來,然后閱讀、研究,寫了多篇論文并發表,還加入了中國收藏家協會。那時也喜歡石頭,喜歡各種小把件,但這些近年來都不喜歡了,慢慢也都散出去了。應該是在經歷了多次的生死后,覺得這些愛好過于沉重,是一種負擔,應該做減法,讓自己的人生輕松些,這樣才會走得更遠。

      曾經也喜歡釣魚,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坐在水邊構思我的小說,但也有好長時間沒有摸過釣桿了。

      再還有喂流浪貓,每天跑步和散步時,一定會留心觀察他們的藏身之處,下次過來時給他們帶食物。還有一個一直沒有實現的愛好,就是養一條甚至多條狗,這個愛好準備等孩子們都上大學后我再去考慮。

      陳智富:據說在疫情前,一年中大半時間,你都在全國各地的城市與鄉村的學校奔波,每年進學校百余次,給中小學生做講座700多場次,把大量時間都花在了與孩子們的交流溝通。你覺得,和孩子們交流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對創作起到了什么幫助?在創作中,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葆有童心?

      彭緒洛:是的,那是疫情前的一種狀態,每年確實有很多時間在全國各地進校園講座。我這些年來,進校園講的主題有《尋找丟失的勇氣》《行走中的想象力》《最好的課堂在大自然》等,我從來不講自己的作品,覺得那樣太像一個推銷員,而是講我的探險思想和探險的理念。首先是給孩子們分享人類為什么要探險,人類歷史上幾大探險事件,以及什么行為才是探險行為;其次給孩子們分享我真實的探險經歷,以及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最后告訴孩子們,我們不能讀死書,要學會靈活運用,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從中去發現和思考,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每次講座,我都會與孩子們互動,以此來走近孩子們,了解孩子們。我作品的勒口上,以及每次講座結束后,我都會告訴孩子們我的QQ號、電子郵箱、微信號等聯系方式,他們與我成為好友,我每天都要抽固定的時間來回復他們的提問。我專門用一個舊電腦,掛著好幾個讀者專用QQ和微信,專門保持與小讀者的溝通和交流。我覺得這樣才能了解當下的孩子們在想什么?他們喜歡什么?他們需要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應該如何去為他們排憂解難,應該如何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保駕護航。

      永葆童心其實很簡單,就是心懷良知和道義,讓自己活得簡單而單純,用一顆輕松和浪漫的心去面對一切,這個時候,你不僅永葆童心,而且幸福快樂。

      陳智富:不到四十歲時,你就寫了100多部小說作品。未來還要接著第二個100部作品、第三個100部作品,甚至更多。那么,就你的創作經驗來說,所期待或者追求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彭緒洛:其實已經是四十一歲。我經常說,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責任和使命,錯過就錯過了,不要再去執念和懊悔,否則你會錯過接下來更多的風景。所以,我從來不去追求那些與我擦肩而過的身外之物。

      接下來會寫多少作品,目前來看真是未知數,有可能突然就不想寫了,或者是寫不出來了。所以,我現在趁還有創作的感覺和動力,努力多寫一些,等到哪一天真寫不出來了,我也會坦然面對,去做那個年齡該做的事情。

      我一直認為,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是兼具知識性、文學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當然了,這純粹是個人見解。

      陳智富:在商業化發達的時代,互聯網、自媒體傳播興盛的時代,兒童文學作品出版在疫情前原本是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品類,但是這幾年也開始下滑了。在有聲閱讀、直播帶貨等其他渠道方面卻在逆勢上揚。比如,你的許多作品也授權給喜馬拉雅,現在也成為不少小讀者晚間的伴讀。作為自由職業作家,你是否關心或者介意自己的作品被多元化營銷?

      彭緒洛:我一直是主張作品應該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傳播,讓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和讀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其實我們的閱讀方式,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紙媒、電視已經被互聯網逐漸取代,這個時候,我們作家的作品,也要尋求新的呈現方式和載體,來實現作品價值的傳播和轉化。只是這中間有太多的因素制約著,比如作品的風格、體量、具體內容、知名度等,具體到每個作家身上,情況都不一樣。

      陳智富:前些年,作為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成立皮皮魯總動員有限公司,運營鄭淵潔的作品,成為一大新聞,也引領一股潮流。近年來,互聯網變現方式多元化新穎化,特別是相較于其他門類作品,兒童文學作品改編影視或者動漫,打造個人IP,似乎有天然的優勢。除了專心寫作外,你對自己的作品改編、傳播等方面有什么期待?

      彭緒洛:我一直在關注這個方向和動態,當然,我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只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我還得加倍努力,不斷地創作更多高質量的新作品,壯大自己作品的體量和影響力,在未來的某一時機,才有可能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個人IP。這個時間有可能在三五年后,有可能更久,也有可能永遠不會來臨。一切順其自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陳智富,筆名冷朝陽,現就職于湖北省作家協會創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彩口工彩漫画无遮漫画|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综合 亚洲 欧美中文字幕|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动图|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和黑帮老大365天完整版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欧美视屏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嗷嗷叫|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日韩免费一级毛片|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好| 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五月激情丁香网|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