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百年《莊子》英譯的四個階段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劉碧林  2021年10月02日09:46

      《莊子》(又名《南華經》)被譯介到英語世界已有100多年歷史。百余年間,國外傳教士、海外漢學家、華裔學者與中國學者等譯者群體為英語世界貢獻了二十多個《莊子》英譯本,其中包括十個全譯本及十多個選譯本,這些譯本對英語世界的文化與思想產生了影響。

      英清政府建交初期的“了解式”譯介

      19世紀,英國與清政府的“交往”日益頻繁,對中國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彼時,英國傳教士、外交官與在華工作者憑借其在中國的親身經歷與深入考察,自然充當起了英國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社會情況的先行者,這些人中就包括《莊子》的第一位英譯者,對道家學說頗有研究的英國報業家、記者巴爾 福 (Frederic Henry Balfour)。1881年,巴爾福翻譯的《莊子》全譯本《南華真經——道家哲學家莊子的 著 作 》 (Divine Classic of Nan-hua, being the Works of Ch?uang Tsze, Taoist Philosopher)由別發印書局(Kelly & Walsh)在上海與倫敦同時出版,從此正式開啟了《莊子》前往英語世界的文化交流之旅。次年,由英國政府派遣至清政府擔任外交官的漢學家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對巴爾福的譯本進行了重新整理,并發表于香港英文漢學期刊《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1889年,翟理思翻譯的《莊子》全譯本《莊子——神秘主義者,道德家和社會改革家》(Chuang Tzu: Mystic, Moralist,and Social Reformer)由倫敦夸理奇出版公司出版,這本書于1926年修訂并更名為《莊子——道家哲學家和中國的神秘主義者》(Chuang Tzu: Taoist Philosopher and Chinese Mystic)后再版。翟理思之子翟林奈(Lionel Giles)同樣對中國文化抱有極大興趣,他對《莊子》進行了選譯,編撰成《中國神秘主義者沉思錄:莊子哲學選讀》(Musings of a Chinese Mystic: Selection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huang Tzu)一書,由倫敦約翰·默里出版社(John Mur?ray Press)于1906年發行。1839年,英國派 遣 著 名 漢 學 家 理 雅 各(James Legge)到中國傳教,將翻譯中國古籍作為了解中國文化思想的途徑,而《莊子》的翻譯正是他翻譯工程的一部分。1891年,牛津大學教授馬克斯·繆勒(Max Müller)將理雅各的譯本《莊子全文》(The Writings of Kwang Tsze)作為“道家經典”(Texts of Taoism)收錄進其主編的《東方圣書》(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之中,后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早期的四位《莊子》譯者憑借自身對中國文化、思想、語言的理解,順利完成了這部中國古籍的翻譯“試驗”,為《莊子》的后續翻譯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戰”后興起的“研究式”譯介

      一戰后,英美兩國漢學研究開始進入繁榮發展階段。隨著英美兩國漢學研究的不斷開展與深入,《莊子》的英譯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之中。

      1931年,哲學家馮友蘭翻譯了《莊子》的內七篇,在此基礎之上結合郭象的注疏以及自身的見解編撰完成《莊子:內容選譯與郭象之哲學闡述》(Chuang Tzu: A Select?ed Translation with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Kuo Hsiang),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64年,該譯本在紐約再次出版。1939年,英國東方學家、漢學家亞瑟·韋利(Ar?thur Waley)通過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中國的三種思想》(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選擇性地介紹了《莊子》中部分哲理故事和論辯情節,雖非嚴格意義上的翻譯,卻易于讀者的理解和接受。1942年,英國漢學家修中誠(Ernest Richard Hughes)選譯了《莊子》的內七篇,將譯文命名為《自由詩人莊子》(Chuang Chou,the Poet of Freedom),并收錄進《古典時代的中國哲學》(Chinese Philos?ophy in Classical Times)之中,該書由 倫 敦登特 桑 斯出版社(J.M.Dent & Sons)與紐約杜登出版社(E.P. Dutton & Co.)同時發行。同年,紐 約 蘭 登 書 屋 (Random House)出版了中國學者、翻譯家林語堂編撰的《中國與印度的智慧》(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一書,書中收錄的《莊子,神秘主義者 和 幽 默 家》(Chuangtse, Mystic and Humorist)一文介紹了莊子的思想與其神秘主義,并包含了《莊子》中十一篇內容的翻譯。除上述譯本外,1947年哈佛大學燕京學院洪業主編出版的英文工具書《莊子索引》(A Concordance to Chuang Tzu)也是英語世界了解《莊子》的重要書目,該書于1956年在劍橋重新出版。此外,理雅各于1959年再版的全譯本中附上了日本禪學家鈴木大拙(Suzuki Teitaro Daisetz)的導言,對莊子及其哲學思想與語言藝術作了更加全面的介紹。

      上述譯本之中,除了林語堂的選譯與《莊子索引》,其余皆被收錄進由華裔美國圖書館學家袁同禮編寫、耶魯大學1958年出版的《西方文獻中的中國:續考狄中國書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 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這部涵蓋1921至1957年間有關中國著述的西方漢學目錄學著作之中,該書為《莊子》在英語世界更加廣泛的傳播、接受及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獻支持。

      美國“反文化運動”后的“迎合式”譯介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了反叛主流信仰的“反文化運動”,當時的青年們迫切希望尋求有別于美國本土文化的精神寄托,于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東方文化。此時,美國一些大學開設的亞洲文化課程助推了《莊子》在美國的譯介與傳播。這一時期的《莊子》的英譯主要由美國學者與華裔學者完成。

      1960年,美籍華人學者、哲學史家陳榮捷(Wing-tsit Chan)選譯的《莊子》部分章節被收錄進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與艾琳·布魯姆(Irene Bloom)聯合編撰的《中國傳統的來源》(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一書之中。三年后,陳榮捷又選譯了《莊子》其他內容,并收入其編撰的《中國哲學名著選讀》(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一書中,該書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紐約曼托叢書出版社(Mentor Classics)出版了美國漢學家詹姆斯·威厄(James R. Ware)的《莊子》全英譯本《莊子故事集》(或稱《莊子語錄》,The Sayings of Chuang Tzu),這是20世紀的第一個英語全譯本。該譯本于1970年在中國臺灣又被出版為文言白話、中英對照的版本。1964年,美國翻譯家、漢學家巴頓·華茲生(Burton Waston)完成了《莊子》選譯本《莊子入門》(Chuang Tzu: Basic Writings),書中包括內七篇與部分外、雜篇;四年之后,華茲生又完成了全譯本《莊子全集》(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兩版譯作均由哥倫比 亞 大 學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出版。華茲生翻譯的《莊子全集》兼顧譯文的思想性與文學性,因此入選《諾頓世界名著選 集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各國代表作品叢書著作選集《中國系列叢書》(UNESCO Col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Chinese Se?ries)。1964年,紐約新方向出版社(New Direction)出版了美國作家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的《莊子之道》(The Way of Chuang Tzu),因為此書是根據之前的《莊子》譯本所擬作的,所以學界普遍認為此書并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譯本。1974年,美國研究道家的華裔學者馮家福(Gia-Fa Feng)與美國翻譯家簡·英格里希(Jane Eng?lish)合譯的《莊子內篇》(Chuang Tzu: Inner Chapters)由紐約古典書局(Vintage Books)出版,該譯本以簡明的英語和精美的設計吸引了廣大英語讀者。

      莊子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在《莊子》譯本中得到了良好再現,為參與“反文化運動”的美國青年在探尋新的內心寄托時提供了一劑良藥。此外,這一時期的譯本也為這些青年文學創作者提供了新鮮的靈感與素材。

      中國全面開放后的“自由式”譯介

      上世紀80年代至今,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各國學者獲得了對中國展開更加廣泛研究的機會。《莊子》在這一時期開始被大量譯入英語世界,這一階段的譯者身份多樣。

      1981年,英國漢學家葛瑞漢(Angus C. Graham)通過艾倫-昂溫出版公司(Allen & Unwin)出版了目前為止選譯篇目最多的《莊子》選譯本《莊子內篇及其他篇章》(Chuang-tzu: 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the Book Chuang-tzu)。上世紀90年代后,《莊子》的英譯工作全面展開,譯本數量增長迅猛。1991年,美國作家托馬斯·克立禮(Thomas Cleary)的《道的要義》(The Taoist Classics) 由 哈 珀舊金 山出版 社(Harper San Francisco)出版,該書包含了《道德經》的全文翻譯以及《莊子》的內篇翻譯。1992年,由美國東密歇根大學哲學教授布萊恩·布雅(Brian Bruya)翻譯、中國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配圖的《莊子》漫畫譯本《莊子說:自然之樂》(Zhuangzi Speaks: The Music of Nature)經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2019年,該譯本更名為《自然之道》(The Way of Nature)后再版。1994年,班坦圖書公司(Bantam Books)在多倫多與紐約同時出版了美國漢 學 家梅 維 恒(Victor H.Mair)的《莊子》英語全譯本《逍遙游——莊子的早期道家故事和寓言》(Wandering on the Way: Early Tao?ist Tales and parables of Chuang Tzu),該譯本附錄中的術語匯編對讀者的閱讀具有相當大的助益。1996年,英國學者彭馬田(Martin Palmer)的全譯本《莊子之書》(The Book of Chuang Tzu)由倫敦企鵝圖書公司(Penguin Books Ltd.)出版。1997年,美國詩人、翻譯家戴維· 亨頓(David Hinton)等人合譯的 選 譯本《莊 子內篇》(Chuang Tzu: the Inner Chapters)由對位出版社(Counterpoint)出版。1998年,美國詩人山姆·海密爾(Sam Hamill)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中文系教授西頓(J. P. Seaton)的節譯本《莊子精要》(The Essential: Chuang Tzu)由波士頓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出版。1999年,中國學者汪榕培與任秀樺合譯的《莊子:漢英對照卷》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中國本土譯者貢獻的首個《莊子》譯本,后入選“大中華文庫”,該譯本只在中國國內發行。

      進入21世紀之后,美國學者妮娜·科里亞(Nina Correa)于2006年在其互聯網網站“開放論道”上發表了《莊子》首個電子全譯本《莊子——“無界”》(Zhuangzi –“Being Boundless”)。2008年,美國華裔學者胡聰(Chung Wu)翻譯并注釋的《道家學說中的莊子智慧》(The Wisdom of Zhuang Zi on Daoism)由彼得朗國際學術出版集團(Peter Lang Inc.,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出版。次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國古典哲學的教授任博克(Brook A. Ziporyn)再次對《莊子》進行了全本翻譯,譯著名為《莊子:傳統注釋選集之精華》(Zhuang?zi: The Essential Writings with Selec?tions from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由哈克特出版公司(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至此,《莊子》的英譯工作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