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集 更多>>

      新聞 更多>>

      “水是舉頭三尺的神明”秦嶺深入生活現場座談會在寧夏召開

      作家秦嶺對水利建設的關注始于去年中國作協組織的“行走長江看水利”項目的啟動,他跟隨采訪團赴重慶、貴州、廣西、云南、陜西、寧夏、甘肅…… 在陜西,一位老農民跟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水是舉頭三尺的神明。彼時,他理解,并有所觸動,但直到走完全程才有了切膚的認知。長篇紀實作品《在水一方—— 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便記錄了他的這些見聞和體悟。
        8月6日,“秦嶺深入生活現場座談會”在寧夏平羅縣舉行。高洪波、白庚勝、周學文、孫德全、哈若蕙等參加會議。

      視頻 更多>>

      “回到作品誕生的地方,回到生活之中”,正是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組織“生活與現場”系列座談會的關鍵所在。走出“小會場”走向“大天地”的思 路,引導作家、評論家走出書齋、緊貼現實,并在與生活的互動中汲取營養、互相激發。據孫德全介紹,中國作協將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家舉行現場座談會,會議 主題將始終圍繞生活與創作的關系,參與者涵蓋作家、評論家、讀者、出版方以及作品原型、采訪對象等,并且會議一定要在作品誕生地召開,使之更具現場性。“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我們要充分挖掘這座富礦,寫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白庚勝提出,“生活與現場”座談會體現了求真務實 的工作作風,中國作協先后舉行了多場此類座談會,引導作家評論家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經驗值得總結。大家深入生產生活第一線,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素 材,建立起與百姓的真摯情感,并以文學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和責任擔當創作出一批優秀的作品,體現了作家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格。

      專家發言 更多>>

      高洪波:一部接地氣、有人氣、有才氣的作品

      水利部黨組和陳雷部長對水利文學采風和創作工作高度重視。水利部與中國作協開展了“行走黃河看水利”“行走長江看水利”系列文學采風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關系國計民生,成效巨大,廣大水利人默默為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本書是一部作家的社會責任感與主體意識充分結合的作品,書中的很多故事、情節都讓讀者深受感動,體現了作家的高度責任感;是一部接地氣、有人氣、富有才氣的有著厚重分量的作品;一部理性判斷、智性創作、感性體驗高度融合的作品。秦嶺同志非常值得表揚和學習,希望有更多作家像秦嶺一樣積極擔負起社會責任,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和生活的精品佳作。

      白庚勝:宏觀里面有中觀,中觀里面有微觀

      我代表中國作協黨組和中國作協書記處,對本次研討會的舉行表示衷心的祝賀!向與會的各位作家、評論家、專家、編輯家、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對秦嶺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祝賀!秦嶺同志去年在中國作協高洪波團長的帶領下參加了“行走江河看水利”文學采風活動,寫成了《在水一方》一書。作品先從生物和水的關系寫起,再寫地球和水,最后落筆到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層層遞進,宏觀里面有中觀,中觀里面有微觀。在社會上迅速地引起了反響,被評為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在《啄木鳥》雜志進行刊載,在《中國作家》刊物做全文刊發,它讓社會各界更深切地感受到水的重要性、生態的重要性,增強了對水利工作及水利工作者的認識。

      undefined
      (主持人)高偉:在重大社會命題目前不缺席不失語,方顯時代歌者的擔當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在絕大多數國人的眼里,"飲水安全"這個概念是一個意識的盲區,就像水本身一樣無色無味,須臾不可離開,卻感覺不到它的意義。然而,在中國廣袤的農村,飲水安全卻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天大的事情。"水是舉頭三尺的神明",就是表達了農民對于水的虔誠的崇拜。事實上,飲水安全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一危機。為了飲水安全,廣大的水利工作者展開了卓越壯闊的宏圖偉業,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工程,會像中國飲水安全工程一樣,以這樣的規模,這樣的氣魄,這樣的手筆,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千山萬水的村村寨寨,如此壯觀地展開著。這是世界上最宏大的交響樂協奏曲。這樣一幅關乎農民百姓民生的鴻篇巨制、時代畫卷 ,需要一支心靈之筆去忠實的記錄,值得我們去熱情的謳歌唱誦。作家秦嶺正是這樣一位時代的歌者。

      秦嶺:水是生活之血

      第一個答案,其實是陜西的一位農民告訴我的。這個答案,也無意中成為去年11月我和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中國節水大使朱軍對話的主題。第二個答案,則與生活有關,我卻無法說出口,擔心人家覺得有些酸。當人類從混沌初開就已經醒悟一滴水需要頂禮膜拜的時候,先祖們一定不會想到,多少個歲月之后的后人們,對水早已一竅不通。沒人會嚴肅地相信一個事實:當有一天,水突然離我們而去,地球上會倒下幾十億具干尸,那是曾經習慣了直立行走的你和我。給我安排這次考察的,是水利部新聞宣傳中心。但我在《在水一方》里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寧可相信,給我安排這樣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運。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

      undefined
      孫德全:在“秦嶺深入生活現場座談會暨《在水一方》研討會”上的講話

      感謝大家出席今天的現場座談會,我謹代表主辦方之一的中國作協創聯部,向出席今天研討會的各位嘉賓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向所有為會議的成功舉行作出努力的朋友們表示真誠的感謝!召開現場座談會的想法,是在中國作協組織作家深入生活的過程中產生和成型的。我們發現,在作家扎根生活、采訪和創作的過程中,有太多經驗值得梳理;在生活與創作密不可分的關系里,有太多問題需要探討;而作家在勤苦采訪、深入體驗之后創作完成的作品,也的確需要深入座談、關注評議和推介,來讓更多的人發現其價值。基于上述幾種原因,我們產生了為在深入生活上獨具代表性的部分作家召開座談會的想法,希望借會議之機,評析作品、探索深入生活的新方式、擴大作家作品的影響力,也鼓勵和號召更多作家深入生活。

      undefined
      張陵:題材、大主題,好作品

      秦嶺是深入生活的有心人。自覺深入到生活當中去,我覺得這種自覺性在報告文學作家中尤其值得提倡。最近覺得兩部作品比較有意思。一部是《在水一方》,另一部是《中國的紅色橡膠記憶》。報告文學寫作必須要實在,要求作家必須是一個有心人。小說家寫報告文學,會有很強的對生活的捕捉能力,有小說家的敏感,也有報告文學作家的熱情。(2)秦嶺這樣有很強責任心的作家,政治素質非常好。處理這樣的體裁需要有很強的政治素質。有些報告文學作家雖然有才華,但是寫得很漂移、游離,視角不真實,對我們國家、民族命運的反映不符合大眾的感知和社會真實現狀。所以特別強調要站在一個正確的立場上。對我們作家這方面的教育也不太多,在此我向白書記提一個建議。報告文學這種文體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連在一起的。沒有這個制度就沒有報告文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在探索中,飲水安全問題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有些還就是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代表性的問題。報告文學就必須伴隨著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在前進。所以報告文學本身也不是很成熟。報告文學一個特別重要的品質就是必須要跟著時代走。今后這也研究我們報告文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陳東捷:文學就是人學

      關于農村,我們看了大量的稿子。關于水,西海固作家寫節水、寫糧食很普遍。這是他們生活中關系中非常緊密的。在整個文學界,寫農村飲水安全的作品還比較少。寫土地寫糧食多,近年來寫農村打工和空巢化的比較多。這個題材領域很好。關于水的作品,現在主要是防洪災、治水,包括三峽工程建設等,大部分沒太大意思,就是純粹的“歌德”文章。說說其工作的合理性和其中好人好事。本書書名是飲水安全工程紀實,最早以為也是通常的表揚類型文章。看完之后,覺得大大超出自己的預期。書中有批判性、反思性的東西。但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本身是一件“大德”。這個書看起來不會讓人不舒服,因為本身就是向免除農業稅一樣的大好事。這個大家沒有疑問,所以看起來也不覺得反感。

      undefined
      尹漢胤:恭敬山,禮儀水,窮年憂黎元

      作家深入生活現場研討會今年創聯部已經舉辦三次。每次一個作家,生活現場,創作題材,各具特色。秦嶺為寫這部《在水一方》的經歷,體現了一個作家深入生活的執著和認真的態度。我接著張陵發言的話題談,以今天研討會“水”的話題繼續說,當今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作家作品?作家對中國的貢獻是什么?作家應站在什么立場寫作?大地可以干涸,河流可以干涸,我們作家的心靈是絕對不能干涸的。“秦嶺”在地理上是中國的一道分水嶺。作家秦嶺堅定地選擇站在缺水民眾的一方。將作品命名為“在水一方”,其用意我以為是具有含義的。水是什么?用孔子的話說“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在水一方》便是選擇了人民的立場、大眾的立場。以這個立場來讀這本書,便能更充分地理解作者寫作的情感。

      undefined
      肖克凡:這本書對我的記憶是一種喚醒

      當年,天津這個城市到處是水,出門是河,抬頭就是橋,海河里有白洋淀來的漁民,有小火輪,有纖夫。水充斥著天津人的生活。個人認為,一個地方的水文狀況影響著一個城市、市民的性格。如今海河成了天津的一個矩型水庫,從活水奔流到死水一潭,這會改變城市人的性格。改革開放初期及改革開放以來,天津人思想落后了,改革開放步伐拉開與北京的差距,我認為與城巿性格蛻變有變。由于水文地理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津已經不是天津,天津人也不是天津人了。 現在天津人喝水,都是靠引灤工程、引黃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對于這種嚴竣現實,土生土長的天津作家沒有警醒,反而是外來作家秦嶺注意到這個問題。

      undefined
      哲夫:歡迎秦嶺進入環境文學界

      這本書不容易。作者把這種題材,寫出了較強的可讀性。現在跨文學寫作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文學已經是多面化的東西,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雜糅在一塊,小說有報告文學的色彩,報告文學有小說的色彩。報告文學的出路有很大的爭議,分為觀點鮮明的兩派,爭議它該向何處去、該如何寫。讀這個書的感受就是:1.他非常用心地去采訪這些缺水的現象,而且故事講得一個比一個生動。2.水利部等水利部門為了解決農民吃水問題費盡心機。3.水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我們最早提出的是生態安全問題。我參加全國人大的中華環保世紀行多次。我最早一本書寫淮河的,寫小黑河的。當時中央電視臺曝光,受到當時李鵬總理的重視,要求幾年內把淮河治理好。我寫了本書叫《中國檔案》,水污染剛剛開始,淘米洗菜、水質變壞。寫了這本書,影響很大。淮河上建了六千多閘壩。從那之后,參加中華環保世紀行,參加了6次。

      undefined
      李朝全:定點深入生活與報告文學的重大題材創作

      秦嶺的長篇報告文學新作《在水一方: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是是中國作協的“雙扶持項目”。既是中國作協創聯部負責的“作家定點深入生活專題項目”,也是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負責的“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作協的此類“雙扶持項目”數量很少,一年大概只批準幾個。去年我們在論證作協創作扶持項目的時候,我和孫德全主任參與了報告文學項目的論證,當時我們都非常猶豫,因為有兩部作品都是書寫水利主題的,一部是秦嶺的《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一部是湖南作家陳啟文的《命脈——中國水利調查》。后來,經過認真討論,大家認為,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題材,在當前我們高度重視國家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大背景下,水資源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最后同意同時給予秦嶺這個選題“雙扶持”。現在秦嶺的《在水一方》出版了,這本書沒讓我們失望,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效果。

      undefined
      哈若蕙:別樣閱讀因水而思

      秦嶺老師的《在水一方》,是一次文學的行走,更是一次有擔當的歷史的行走。正如陳忠實先生所言:“文學為歷史而發聲,因為與人的命運有關……”這本書其實也為深入生活的采風寫作、為關乎民生國計的重點題材寫作提供了一個生動真實的案例:不浮光掠影,不走馬觀光,真正地沉下去,面對真實、真誠與真相;面對真正的狀態、真正的矛盾和真正的氣息。《在水一方》紀實寫作的意義應該是多方面的。聚焦聚情于一滴水,一滴孕育宇宙萬物的水,回溯亙古,跋涉萬里,一無反顧。一兩個月的時間不長,卻有著生命的密度,作家與這個題材的氣場是吻合的,不僅有童年的記憶,更有閱歷、情感、文學功力多方面的蘊蓄。

      undefined
      夢也:既有宏觀的交代,也有細節的描寫

      《在水一方》這本書,還是體現了作家可貴的社會責任感,發出了作家自己的聲音,體現了擔當意識。這種精神非常可貴。很多作家要向他學習。走了那么多地方,收集了那么多材料。秦嶺在收集素材方面非常實在,很有韌性、很有精神。個人認為作品交代的背景材料太多,世界水問題、中國水問題等等。可以簡略一點。大西南大西北,抓著一件事情去寫,就可以把背景材料交代清楚,就寫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我們希望在書里看到很多新鮮的東西,比如我在這里看到中國的大西南也缺水。

      undefined
      靳懷堾:一個事關民生的重大命題

      拿到這本書,看到《在水一方——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的書名,我在第一時間腦海里盤旋的是《詩經·蒹葭》的句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佳人,在水一方。……”心中疑惑,作者怎么用了這么一個浪漫而以濕潤的書名來訴說一個沉重悲壯的話題呢?后來一想又不對,因為“在水一方”這首“秦風”,詩名雖然讓人情動遐想,但詩中表達的中心意象卻是:主人公在河畔久久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縹緲難尋、可望難即、追求艱難之意,而不是詩名表面示人的浪漫情調——望文生義豈不誤事?!是啊,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千百年來,農村飲水問題,一直是事關民生的重大命題,更是困擾干旱缺水地區無數百姓生存的如山一般的沉重話題,其間釀成了多少悲慘苦澀的故事,聽來讓人鼻子發酸、眼眶濕潤。新中國成立之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黨和政府為了解決這一民生問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其過程可謂“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直到今天,我們還不能拍著胸脯說這一問題已圓滿解決。這樣想來,《在水一方》這個書名,還真切中了書中應有之意。

      undefined
      王經國:表面的轟動效應與本質的深度反映

      熱烈祝賀《在水一方—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應運而生!作為國內首部全景式反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紀實文學作品,本書生動講述了中國農民“水民生”,展示了中國農村“水畫卷”,其意義已遠遠超過了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這一主題。在認真閱讀后,我相信,善于思考的每一位讀者,可能都會認同我的觀點。感謝秦嶺先生在水利部的誠邀下,做了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對秦嶺來說,這是“一滴水的文學富礦”。對廣大讀者,特別是水利系統的讀者來說,好比獲得了金子般的作品,從中得到的啟迪、獲得的信息、得到的認可,以及心靈和感情上的觸動,我想都是難得而珍貴的。我們之所以感謝作家,特別是像秦嶺先生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就是他們創作出的作品具有時代的震撼力,尤其是反映水利、反映2005年以來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這部作品是中國治水史上的一次全面、立體、生動的紀錄,功不可沒!

      微博互動

      專題內搜索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