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精彩評論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風格即為道德性(鐘旅安)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1月26日10:00 來源:中國作家網 鐘旅安

        當代詩人李瑛曾這樣說:“在我的寫作中,我努力追求意境的高遠,希望每首詩都能盡量傳出一種思想內涵。”這也正是每一位文學人追求的理想境界。這種意境和內涵,在鄭恩波的《我與阿爾巴尼亞的情緣》之中,可以用道德情懷來置換。這種思想情操的自然吐納,是屬于作家鄭恩波本人的,當然也歸屬于讀者朋友。

        鄭恩波這部書中筆端指向最多的就是人間真情——友誼。文學的珍貴就在于寫出了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世界,讀者對于這種凈化心靈的審美期待,大大超過了對生存的需求。巴金曾寫過:“人,不單單是靠吃米活著。”這里要特別大書一筆高莽與鄭恩波的文事交往和彌足珍貴的純真友誼。恩波稱高莽為“良師益友,做人作文的楷模”。 高莽給他的譯著作序,題為《為恩波畫像》,高度評價恩波的為人氣度和信達而雅的阿爾巴尼亞語翻譯。我們看本書第三部分收錄了作者為高莽作的人文肖像畫和《文人剪影》所寫的書評,文題為《眼神·心魂·友情》,文中盛贊“心地善良的高莽,視友誼為生命”。文中輯錄了幾樁逸事,比如高莽護送曹靖華老人回家的趣事,漫畫家華君武與高莽那種亦師亦友令人敬羨的真情故事,十分感人。 尤其讓人難忘的是高莽與丁玲的友誼,那“畫”中的友情真蘊,都已成為藝苑文壇的奇葩,著實破了“文人相輕”的陋習,創造了友誼的佳話。

        本書第二部分報道了阿爾巴尼亞的濃厚文學氣氛,譬如《社里的紅花》和《英雄的人民》,都能看出恩波早期的文學追求;第四部分“響徹寰宇的中華之聲”,是他近年所寫反映中國援助阿國建設的作品。諸如《可敬可愛的“泥腿子們”》和《金光閃閃滿天星》等精美華章,報道了中國技術人員援外的時代題材,彰顯了這個群體淳樸又崇高的精神人格。這些普通的勞動者,為異國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家庭快樂,他們以博大的胸襟包容著一切,著實讓人敬佩!

        一些流布甚廣的阿爾巴尼亞老電影《海岸風雷》《廣闊的地平線》《第八個是銅像》,讓鄭恩波譯介得風生水起,撩撥萬千老影迷的甜美回憶。要做阿爾巴尼亞文化通,就該先做通識方家。這就得求真,就該解決棘手的難題。這一點恩波解決的富有智慧與科學頭腦。例如《我們如何評價卡達萊這個作家》,就為這方面的典范。這是一篇難得逼真的作家肖像。它開闊了我們的文學視野,又對異國作家多樣的文化心理給予細致客觀地描述。準確評價了卡達萊的道德觀念,該肯定則絕不含糊,當針砭亦不留情面。對卡達萊的文學貢獻評論得十分有分寸。

        作者在該書自序中道白:“我的心靈,我的志愿,我的思維,我前行的方向盤,我的喜怒哀樂,我對朋友的忠誠與眷戀,卻一直是圍著阿爾巴尼亞轉動,一刻都沒有改變。我覺得,阿爾巴尼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像我故鄉的大海、山林、蘋果園一樣可愛,一樣叫我魂繞夢牽。”至此,我們該會明白這“情緣”厚重的文化分量了。儒家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襟懷,鄭恩波做到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