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精彩評論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人民大地 文學無疆(邱華棟)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0月31日09:34 來源:中國作家網 邱華棟

        10月15日,中央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由習總書記親自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這個座談會的消息發布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僅各媒體 爭相報道,手機微信朋友圈中,也能看到不少轉發的帖子,詳細介紹了各種反應。這充分反映了全社會對黨在這個時候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的關切。座談會引發了我 的很多思考。

        首先,我想談談“人民大地”。

        我體會,這次文藝工作座談會的核心內容,就是強調了文藝工作和創作以什么為中心的問題。這個問題過去提過,在這次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明確 了。那就是,文藝是為人民的,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文藝從根本上說就是人民的文藝。而堅持和完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 在目前新時期、新常態和新歷史階段里,對我們這些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來說,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民需要文藝。“人民”這個詞匯看著大,但是卻不抽象,可以具體化為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生命。人民是有感情、有血肉、有愛恨、有命運跌宕, 有歌哭、有挫折、有夢想也有希望的一個個在我們身邊可感的生命個體。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也是歷史和現實生活的主體。堅持文藝作品為人民所創作,為大 多數人而創作,是文藝創作和文學組織工作的重要任務。

        我們的社會高歌猛進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已經發展了30多年。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財富的積累也達到了一定程度,基本實現了小康。但在 這一經濟飛速發展的歷史時期里,也出現了很多負面的問題。比如,道德的滑坡、價值觀的迷失、拜金主義等問題。一時間,文藝創作是為了錢還是為了別的,文藝 創作者自己多少也有些迷茫。有些人的觀念扭曲了,去追求眼前的利益,放棄了高遠的文藝創作的終極精神價值追求。有的人在創作文藝作品的時候向金錢和欲望投 降,舍本逐末。有的人在藝術創作上不求精進,反而偷懶、模仿,甚至還照搬和抄襲,不僅重復進行低水平創作,有的甚至以低級趣味為榮。這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的歷史階段里,是一種逐漸從潛在到顯在的表現,在文藝工作和創作中,也有較為突出的表現,是到了要好好重視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文藝也需要人民。因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主體,也是現實生活的創造主體,更是文藝創作的主人公。從文學史上來考察,在文學史上彪炳千秋的很多偉 大、杰出和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是從生活中來、從人民中來,描繪個體生命的喜怒、奮斗、挫折和希望的。創作文藝作品,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但 文學藝術家本身卻要時刻扎根于大地之上,將腳踩在泥土里,身處于人民中間,只有這樣,文藝作品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才有了抵抗時間的力量,才有了接地 氣、有內容、新形式、重人文。否則,離開了人民大地,文藝創作必定會變得虛浮、無根、躁動和淺顯,變成了沒有靈魂的無病呻吟。

        所以,在文藝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的問題上,這一次,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我想,我們都應該認真地思考和廓清這個根本的問題。現在,是到了 把文藝創作的人民性、藝術性和社會效益擺在首位的時候了,是到了不斷追求文藝精品的時候了,文藝創作不能再成為市場的奴隸、金錢的幫兇、權力的附庸、欲望 的釋放和假大空的載體。文藝工作者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個自足的審美世界,因此,文藝工作一定要扎根于生活萬象,扎根于人間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貼近生 活、滋潤心靈、培養精神、寄予希望、實現夢想的好的文藝作品。

        我理解,文藝創作與人民的血肉聯系,是一種精神上、實踐上的內在聯系,絕不是空洞的,恰恰是具體的、有機的和可感的,生動的、能動的和運動的。 只有心中有人民、筆下有人民,作品才會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才能無愧于這個豐富的、正在走向文化復興的大時代,才能寫好中國人、講好中國故事,實現一個個 生命個體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再一點,我想說說“文學無疆”。

        中國文學燦爛輝煌,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和影響很大。最近,我在讀《劍橋中國文學史》,這個文學史是美國“劍橋文學史”的國別文學史系列中,惟一一 部兩卷本的,其他如美國、英國、俄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重要文學大國的文學史,都是一卷本。可見中國文學的宏富。而最近30多年的當代文學,也是中 國文學史的新樹干。當代文學非常豐富和多樣,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們不僅有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還形成了年齡梯隊分明、風格多樣的堅實的作家隊伍和文學 隊伍。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

        縱觀20世紀以來100多年的世界文學史,可以看到一條鮮明的線索,那就是,人類文學創造的高峰和活力,有著一波波浪潮,是在各個大陸之間轉換 的。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文學的中心和重心在歐洲,誕生了很多文學的大家。二戰之后,世界文學創新的重心,或者說新的文學增長點和 關注點逐漸轉移到了北美洲,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文學異彩紛呈,流派眾多。很快,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20多年,世界文學的重心轉移到了 南美洲。這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成了世界文學的新亮點,并影響了世界文學的走向。

        而上世紀80年代到如今的30多年的時間里,世界文學有兩大現象,一個是無國界作家、離散作家和跨文化作家的出現,成為新的作家現象和創作潮 流。另外一個現象,就是1978年以來,中國當代文學的持續發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矚目。中國當代文學因此成為當代世界文學新的增長點。而我們 這些中國作家和文學工作者,都身在其中。而且,這種勢頭還在繼續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的這10多年里,中國作家和作品日益成為世界當代文學中的一部分, 對其他國家、語種的文學的影響正在產生并不斷擴大,當代文學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有望形成更為奪目的“中國文學的世界現象”,日益成為世界當代文學的重要 亮點。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的當代文學就沒有缺點和問題了。我自己做了多年的報紙、出版社、雜志社的文學編輯,看到很多稿件,沒有藝術想象力,模仿的痕 跡重,對生活的挖掘不夠深,題材重復的多,趣味低下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學創作面臨的一些問題。因此,當代作家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眼界還不夠 開闊。這次學習領會中央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我感覺到,必須要以更為開放的眼界和胸襟,來汲取世界優秀文學和文化因子作為作家自身的營養,作為我們 創作的借鑒和動力。雖然當代中國文學已經獲得了與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大語種文學對話的能力,但在世界上,有廣泛影響的作家還不夠多,創作 出的杰出作品也還不算多。所以,作家要有更高追求、更高的標準來衡量創作,在文學創作中,將觀察、體驗和想象結合,插上藝術想象的翅膀,飛到更遠的文學疆 界。

        文學創作的主體是作家。我作為一個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個人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必須要對文學有一種熱愛。回憶自己寫作30年、當編輯20多年的 經歷,我對作家同行,總是保有著一種敬意,因為,文學創作需要單打獨斗,需要在精神的原野上獨自行走、在想象世界里勇敢馳騁、在審美空間里孤身創造。作家 的精神勞動是繁重、孤獨、復雜的,作家和作品必須要有個性和創造性。沒有個性和創造性的作家是失敗的。因此,這一過程是艱辛的,不容易的。所以,有時候看 到我的作家同行創作出好的作品,我甚至比自己寫出來還高興。

        文學創作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精神活動,在新的歷史階段里,如何刻畫中國人的靈魂,表達中國人的情感,傳達中國人的價值觀是當下的重要問題。因為今 天的中國,社會現實無比的龐大豐富,而我們的歷史也給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寫作材料,如何消化、吸收、創造,是擺在每個作家面前的問題。作為一個作家,我覺 得,如何寫出一種接地氣、有形式、通美感、活人物、好故事的文學,是很重要的。

        人民大地,文學無疆,是我們中國作家需要好好思考的大命題。如何將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時期文學的傳奇繼續書寫,如何創造出更好的作品,應該是每個 作家對自己的內在要求。文學無疆,但道路卻在眼前,我們要努力寫出無愧于今天的中國文學,講好中國故事,寫好中國人,去創造活的、熱情的、美麗的、豐富的 中國當代文學。

          (作者系《人民文學》副主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