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精彩評論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靜下心來才有文藝佳作(陳原)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0月23日07:10 來源: 人民日報 陳原

        15日上午,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如何讓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推出“讓文藝作品無愧于時代”系列,以期引發各界更大的關注與討論。 

        ——編者

        浮躁,是近些年文藝界的通病。

        浮躁的病源在于利益的誘惑。一位舞臺導演可以同時在幾部舞劇中出現,一個作曲家可以為幾部影視劇和舞臺劇穿梭配樂,一名舞美師可以在同一時間承擔幾臺晚會的設計,多部作品居然可以由同一個編劇同時執筆。他們不辭辛勞地兼著幾份差事,無非就是想多賺錢。而被多家同時聘請的往往是名流,因為有名、有號召力,所以人人爭搶,還會競相提高酬勞,利益誘惑因此更大,想抵御也難。一天換一個城市,不斷趕場,曾經是一些文藝家的常態。

        浮躁病的后果就是平庸、模仿、抄襲、拼接,既自我復制,又復制別人。盡管這些導演、作曲家、舞美設計和編劇可能是高手,但也經不住如此快節奏的付出,再怎么有才,也會被迅速擠扁榨干,江郎才盡是必然結局。于是,晚會風格的雷同、電視劇題材的高度重復、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舞臺劇的似曾相識,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胡編亂造、跟風轉,就成為一些文藝作品的特征。

        在浮躁的風氣中,文藝評論也不能幸免。這個某某研討會需要捧,那個某某演出需要吹,每寫一篇還有豐厚的紅包,在盛情之下,在利益面前,文藝評論喪失了獨立的品格,失去了批評的意義。

        在浮躁風氣下,數量是可以保證的,有利益驅動就有數量的增加,只要金錢招手,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但質量卻是無法實現的,為了爭速度,在緊趕慢趕中根本無暇思考,自然會走捷徑,走捷徑的最快方式就是東拼西湊,這樣的作品,哪來的質量?

        創作是文藝家的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而古往今來,文藝佳作無不是靜下心來創作的。靜下心來,遠離塵囂,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甚至是“十年磨一劍”。如果只圖多接幾個活兒,天天惦記著一夜暴富,或者老想上鏡頭、拉粉絲,就不可能靜心、潛心;如果忙于爭名逐利、游走官場,用文藝去當權錢的敲門磚,就不會創作出有境界有格調有品位的佳作。

        文藝佳作的誕生,還需要作者和表演者不斷汲取生活養分,大量閱讀、欣賞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中外文化中積淀底蘊,也需要精心思考、反復淬煉,這些無不需要靜心潛心,只有靜下心來,才有可能創作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文藝佳作不是盲目追隨市場的平庸貨,這就需要制作公司、文化團體不能只盯住眼前的效應,抓住少數幾個當紅名人大做文章,或是一部作品走紅后,就競相模仿。事實證明,名人并非神仙,急而多則濫,敗筆也不少見,模仿、效仿必然粗制濫造。

        想當官就別想發財,與此同理,從事文藝創作也是有得有失,為了靜心潛心創作出精品,只能舍棄許多利益誘惑,而為了社會效果舍棄經濟利益,則是文藝工作者的文化擔當,不想擔當的人,恐怕也不配文藝工作者的稱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