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精彩評論 >> 正文

      無言以對(邵麗)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3月12日09:29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邵 麗

        很多讀者問起我為什么寫作時,我常常無言以對。這是一個輕易就能拿起來、卻很難放得下的問題。事情就是那么發(fā)生的,說不清楚為什么——從故事本 身到我的寫作,莫不如此。我想,所謂靈感,也許就是上帝之選,在合適的時間,把某些東西交給合適的人去做。這件“東西”,肯定有它堅實的內(nèi)核和內(nèi)在的驅(qū)動 能力,它是一件有生命的存在,作家僅僅是把它呈現(xiàn)出來,所能改變的,無非是表現(xiàn)的方式,盡管帶著強烈的個人印記,但不會改變它的本質(zhì)和方向。這樣說起來好 像有點宿命,甚或有人認為是傲慢。不過如果有人非要我回答的話,我就這么說。

        難道還有更合適的解釋嗎?我做不到,也不相信。很多人以為,小說家都是憑空編故事的人。這么說也許沒錯,但除非是用唯心主義的觀點去解釋這一 切,否則是站不住腳的。故事從何而來?從形式上看,它可能是一場白日夢,可元故事不是這樣的,它是生長出來的,它先于文字和作家而存在。講故事的人會死 去,可是故事不會,它會永遠活下去,直到人類最后被毀滅。

        也許到這時候,可以初步回答讀者的提問了:故事就在那里,我忍不住要寫出來。但這樣又容易誘發(fā)另外一個問題,莫非所有的寫作都來自于生活嗎?我 的回答是肯定的。很多玄幻和科幻小說,它們橫空出世,卻又非常輕巧地嫁接在現(xiàn)實生活上,甚至連茬口都不留,好像生活本身就具有千奇百怪的N度空間。但是, 我不禁要問,那些點石成金、死生穿越的人,他們面對的不是現(xiàn)實問題、解脫的不是當(dāng)下的苦惱嗎?它介入我們的生活,不是否定或者改變了世界,而是改變了我們 看世界或者處理與這個世界關(guān)系的能力,變換了新的角度。因而不管它有多么想當(dāng)然,它是現(xiàn)實的,是活生生的,是接著地氣的。

        因為現(xiàn)實,我常常為筆下的人物憂傷萬分,那是一種近乎絕望的無力感。也許就是這種絕望逼出了我的決絕,因而使我的作品有了態(tài)度。《劉萬福案件》 里的劉萬福,每每想起他來,我總覺得非常慚愧。雖然我把他領(lǐng)到了讀者面前,引起千萬人的圍觀,可是那于解決他的問題、改變他的命運,沒有任何裨益。甚至往 深處說,即使解決了他的問題,那孫萬福、陳萬福、張萬福們的問題呢?

        絕望——如果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整個社會都將被逼入絕望。

        《第四十圈》里的齊光祿,是我筆下的另一個殺人者。這部小說交出去很久,但他那帶著風(fēng)聲的刀光,還一直糾纏著我,有時候會在我獨處的時候上下翻 飛,嗖嗖作響。我相信,如果有一個正常的社會環(huán)境,齊光祿會成為一個好老板、好丈夫和好父親。可是,就連這一點卑微的希望之光,也有人一點一點地把它掐 滅。說實話,當(dāng)他懷揣著那把日本刀走向操場的時候,我的心情躊躇萬端,寫到這里,或者每每讀到這里,我既血脈僨張又淚流滿面,久久地回味著這個細節(jié),五味 雜陳。即使那是百分之百的錯,我也不忍心讓他停下來。那是他這一輩子惟一的一次生命綻放,如飛蛾撲火般決絕和神圣。我更不忍心指責(zé)他,因為我沒有資格那樣 做。

        我的兩部長篇小說《我的生活質(zhì)量》和《我的生存質(zhì)量》,有人說是官場小說,有人說是自傳體小說,都對,也都不對。我寫的確實是官場,但已經(jīng)遠遠 地“去官場化”。如果官場是一條大河的話,這兩部作品應(yīng)該是站在河邊的反思。從進入到退出,是一個輪回,也是一種升華。生命的疼痛不息,就是成長。我們最 后能夠面對的,既是堅毅,也是無奈,因此這就是生活。

        從小秋、秋生到小舅舅,那是我看到的另一幕生活圖景。與快意恩仇相伴,是大部分人對這個世界的依偎、眷戀和忍耐。小舅舅這樣的人,不管生活在哪 個時代,都會把不平和不公化于無形,因為他們更多的是為別人活著。這本無對錯,它是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性格之一,并以此延續(xù)五千年的香火。而小秋則恰恰相 反,她希望看到不變之中的改變,希望找到蕓蕓眾生里的自己。她有目標,有性格也有態(tài)度。她給我們以希望和安慰。

        在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之前,寫作從來沒有被賦予過這么多的意義,也從未引起過如此多的歧義。實際上,在新技術(shù)為作家大開方便之門的同時,也讓寫作的道路 越來越逼仄和崎嶇。在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會被外在的力量所左右,各種信息資源像繩索般地捆綁著我們。我們寫出來的,到底是被縛的感覺、解脫的愉快還是 對繩索的“斯德哥爾摩”依戀,很難說清楚,這也是面對讀者的提問時,我常常無言以對的原因。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xué)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