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當莎士比亞遭遇電影

      ——當下影視圈IP熱的一點啟示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6月24日11:18 來源:新華網 孫麗萍 劉品然

        被譽為“當代最好莎士比亞演員之一”的77歲英國演員伊恩·麥克萊恩,近日刷屏了不少中國人的朋友圈。他在好萊塢史詩電影《指環王》中飾演的白胡子巫師“甘道夫”形象深入人心。

        專程來上海參加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莎翁影史”單元的伊恩·麥克萊恩,在上海最負盛名的相親角——人民公園里,用一張小紙條打出了煞有介事的征婚廣告,逗樂了大批中國粉絲。紙條上寫著,“77歲、劍橋畢業、倫敦有房、依然活躍。”

        這位77歲的英國老頭兒,在中國之行的全程都爆發出莎士比亞戲劇式的幽默感:拿著扇子在北京頤和園跳廣場舞,登上長城手舉莎翁語錄體廣告“忠于自己的內心,這高于一切”。

        其實,伊恩·麥克萊恩此次中國行真正的目的,是宣傳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和英國電影協會策劃的“莎翁影史”單元展映。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連日來,8部橫亙電影史的莎劇改編經典影片在上海電影節上接力熱映。其中也包括了1995年伊恩親自參與編劇并主演的《理查三世》。

        用電影向莎士比亞致敬,這直接催生了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盛典上最為光彩奪目的一個片段。77歲的伊恩·麥克萊恩和80歲的焦晃相繼走上舞臺,分別用英語和中文表演《皆大歡喜》和《哈姆萊特》中的經典片段:“全世界是一個舞臺”“生存還是毀滅”。

        不過,對于正在經歷空前黃金時代的中國電影來說,聚焦莎士比亞與電影的關系,似乎還能帶來一些更重要的啟示。

        當下中國影視圈正瘋狂追逐所謂“IP”。在影視圈全民追逐之下,作為“IP”重要源頭的熱門網絡文學作品,身價已從數十萬向百萬、千萬暴漲。無數影視投資人手握重金,困惑于不知如何選擇好的IP。而對于走進影院的觀眾而言,銀幕上的令人難忘的影片卻未發生同等量級的“飛躍”。

        從1899年第一部由莎翁作品改編的電影《約翰王》開始到2015年的影片《麥克白》,百年間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電影作品不勝枚舉,莎翁戲劇無疑是全世界電影人心目中最經久不衰的“超級IP”。

        莎士比亞戲劇為何能在全球范圍內成為跨越400年而不朽的“IP”?莎翁能否告訴中國電影業用“好IP”制造出“好電影”的幕后故事?

        在一些電影界人士看來,從好IP到好電影的關鍵之一,是保留故事的精髓,又能有所發展創造。英國演員勞倫斯·奧利弗曾原汁原味地把《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三部戲劇改編成電影,但看上去卻單調無趣。電影大師黑澤明將《麥克白》嫁接日本文化改編成影片《蜘蛛巢城》,才留下電影史上的瑰麗杰作。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的建議,直接催生了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儀式上中英戲劇人誦讀莎翁的這個環節。石川認為,莎士比亞戲劇寫盡幽微的情感欲望,追問宏大的人類命運。日益浮躁的中國電影產業,需要向莎士比亞戲劇和電影借鑒這種“追求傳世與不朽”的品格。

        在伊恩·麥克萊恩跨越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和莎士比亞聯系在一起的:從1969年愛丁堡藝術節的《亨利五世》和《愛德華二世》中具有突破性的表演,到崔佛·納恩1976年頗受好評的電影《麥克白》中與朱迪·丹奇的精彩合作,以及2012年倫敦殘奧會開幕式時他所演繹的《暴風雨》中的普洛斯彼羅,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至今他仍記得8歲時第一次看到莎士比亞戲劇的場景。那是在威根小鎮上看到的《第十二夜》——一部浪漫愛情喜劇。“如果我信仰上帝的話,莎士比亞就是我的上帝。”伊恩·麥克萊恩認為,莎翁IP超越時代的價值,在于永遠忠實、細致入微地描述人類的共同精神與復雜情感,并在其中注入瑰麗的想象力。“人人都有七情六欲,會生氣嫉妒殘忍,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這些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人性。人性將所有國家種族聯系在一起。”

        “走心”。當莎士比亞遇見中國電影,碰撞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答案。正如一輩子用生命演繹莎士比亞的伊恩·麥克萊恩所說,“莎翁很多的臺詞,即便在當今這個時代,聽起來還是很適合。超越了幾個世紀之后,數百年前莎士比亞筆下流淌出的臺詞,依然可以溫暖人們的心靈。”這也是中國電影在追逐熱門IP的狂潮中應該思考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