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2015年,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求真務實、奮發有為,藝術生產出現了新風貌、取得了新成效。一系列文化事件和文藝現象的發生,激發了思想文化領域的生機和活力,文藝理論和批評進一步機制化,對文藝理論和批評本身的反思也得到進一步擴展,戲曲理論研究走向活 躍,特別是圍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論課題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廣泛。文化發展和文藝理論、文藝評論工作呈現出主旋律昂揚向上、各聲部精彩紛呈的局面。在這里,我們向讀者展現的是2015年一些重大理論熱點的分析和回顧,希望能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啟迪。
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思想和實踐大行其道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2015年10月14日,講話全文正式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高度,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對當代文藝界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精辟的闡述和深刻的總結,是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文獻。一年多來,講話所做出的理論創建,所涉及的理論問題,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在思想文化領域和文藝界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凝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所涉及的理論問題中,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性本質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和根本的指導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江認為:“人民”這一概念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越發清晰的指向性。同時,在這一概念之下,也融注了越來越厚重的情感內涵和情懷依托。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以情感和情懷為底蘊,讓千千萬萬的普通大眾從幕后走到臺前,站立在舞臺的中央。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在《光明日報》著文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這‘脈’就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家一貫堅持的文藝創作的‘人民性’。”“一旦離開人民的閱讀、人民的收聽、人民的觀看,文藝作品就沒有了欣賞的對象、評鑒的主體、檢驗的尺度。一句話,離開了人民,文藝作品就沒有價值和意義。”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表示:文藝的人民性要求文藝家在創作中,切近人民的精神需求,適應人民的審美情趣,在摸準時代躍動節奏和人民精神脈搏的前提下,編織出富有生活厚度和精神氣度的生動故事,塑造出具有時代氣息和新銳氣質的感人形象,以接地氣、揚正氣的優秀作品,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正是在以人民為中心創作精神的指導下,2015年9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對落實講話精神,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提出了6項25條意見。這將成為當前今后推動文藝工作的基本指針和切實措施。2015年以來,國家和地方藝術院團,紛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調研和創作活動,促使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脫穎而出。例如:為了紀念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2015年由文化部主辦的新排歌劇《白毛女》(舞臺劇)開展了全國巡演,獲得了熱烈反響。中央芭蕾舞團深入基層創作的《鶴魂》,謳歌基層勞動者,首演后也引起廣泛關注。
文藝評論自我反省不斷深化
有效開展文藝批評是文藝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2015年9月23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首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授牌儀式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夏潮、郭運德、仲呈祥等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2家首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授牌。舉辦學術活動40余次,推動培養雙語評論員、發展民族文藝評論、共建音樂數字化生態、促進新媒體格局下的藝術傳播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等傳統紙媒文藝評論版面迅速擴容。《中國文學批評》(季刊)和《中國文藝評論》(月刊)相繼創刊。各類文藝評論研討會及論壇舉辦,“藝術與市場的張力”全國文藝評論家學術峰會、首屆中國文藝評論年會、第二屆“當代中國文論:反思與重構”高級學術研討會、中國藝術學的傳統資源與當代構建理論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全國藝術學年會、第十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首屆中國民族音樂發展論壇、第二屆全國曲藝理論學術研討會、舞蹈學發展論壇、全國雜技理論研討會等,著力落實中央政策精神,研討文藝生態和對策、評論價值和發展。
2015年隨著文藝批評的進一步組織化和機制化,對文藝批評本身的反思深入推進。江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賴大仁從恢復文藝批評主體精神的角度提出了四點建議:重新認識文藝批評的特性與功能,重建文藝批評本身的自覺與自信;重新認識文藝的精神價值,重建文藝的審美理想與價值信念;重新認識中外文藝批評傳統及特點,重建本土文藝批評的自覺與自信。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致力于思考文藝批評的基本共識問題,他針對文藝批評界的“去中心”“去文化”“去中國”傾向進行了批評。“去中心”拒絕和悖逆國家意識形態及社會主流價值取向,拒斥主張藝術體現國家、民族、社會、民眾和集體利益訴求的思想言論;“去文化”即鄙視和拋棄人類在文明化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體現人性本質的文化活動方式和人文研究;“去中國”無視和否定“全球化”語境中維護民族藝術生態及話語權之于維護整體國家利益和長遠民族利益的戰略意義和正當性。《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舫指出了文藝批評的時尚化、邊緣化、口語化、散文化、紀實化、低俗化,批評家對于重大文化現象的缺席、缺位、失語、亂語、無序膨脹,使批評載體滑向媒體化、口號化、紅包化、核心刊物化,愈來愈狹隘的文藝批評正在變成少數人的交易專利和交際工具。《中國文化報》副總編輯徐漣撰文指出,在私人訂制時代,當代文藝批評正面臨失去基本評價標準的危險,她認為要界定藝術的評價標準,就需要回歸藝術的本源,為此“數千年已有的‘真善美’的評價標準,在今天仍然是我們判定藝術高下時的最高準則”。
戲曲傳承與戲曲理論研究走向活躍
中國戲曲是中國精神的典型載體,是中國美學的經典樣本。2015年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7月29日,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召開,迅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戲曲界同仁不約而同地把這個文件和1951年5月5日政務院發布《關于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相提并論,并對繁榮和發展中國戲曲抱以厚望。受此鼓舞,戲曲理論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反思中國戲曲的價值、內容和基本體系,助推戲曲實踐的生動開展。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全國非遺劇種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第六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青研班高端京劇表演人才培養研討會;“戲曲文化傳播與產業發展”論壇;地方劇種作曲人才培養研討會;全國戲曲導演創作研討會;第二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高峰論壇;“中國戲曲藝術家傳記叢書”研討會;“張火丁現象”專題研討會;全國高校動畫學術論壇;《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學術研討會相繼召開,使得戲曲研究和反思逐步深入。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季國平指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古希臘戲劇、古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唯戲曲藝術流傳千年,至今仍然活躍在當代舞臺,如何傳承發展中國戲曲更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有導向;二是劇人需作為;三是觀眾再認同。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認為,在戲曲內部還應該逐漸矯正長期以來戲曲界的唯精英主義文化立場。具體而言,一是在承認京劇、昆曲的示范性意義的前提下,更深入研究地方劇種,尊重地方劇種的獨特價值并且將它們納入戲曲理論建設的架構中;二是在總結一流表演藝術家的成就與經驗的同時,也要對更大量的基層與民間的戲曲活動有更多關注,賦予戲曲理論更豐滿的內涵。戲曲理論研究應該有更開闊的視野,戲曲理論應該建立在更多元的基礎上。
在實踐領域,2015年中國戲曲好戲連臺。9月,張火丁領銜主演的京劇經典大戲《白蛇傳》和《鎖麟囊》先后在美國紐約和加拿大多倫多演出并引起轟動,在北美掀起了一場京劇熱潮。張火丁的北美演出,不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事,而且開啟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人格化傳播”的模式,引起理論界的關注。2016年是我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與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紀念,全國首屆“互聯網+中華戲劇傳承發展研討會”11月在江西上饒舉辦,發起中國首部眾籌舞劇《湯顯祖》。10月12日至16日,中國戲曲學院建校65周年系列活動——京劇系旦角流派教學劇目展演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10月29日至11月7日,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主辦的北京新劇目展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相映成趣的是繼2014年大師版《牡丹亭》火爆北京之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大師版《牡丹亭》上海世紀盛宴”在上海大劇院隆重登場。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1月19日文化部在北京舉辦“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全國19個省區市的20名優秀中青年演員領銜主演20臺優秀劇目參加。
提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大學考察時明確強調“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作為“制度”“理論”和“道路”三個自信的基礎。2014年5月4日他與北京大學學子座談,也多次提到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習近平在國內外不同場合的活動與講話中,展現了中國政府與人民的精神志氣,提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沈壯海教授撰文指出:當代中國的創造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增強這種文化自信,不僅要細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格局,還要細看近代以來中華文化的歷史變革,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現實進程,看當代中國不斷增強的、指向未來的文化創新創造能力。中華文化曾在世界文化史上盡得風流,但近代以來也曾在舊制度中根芽漸萎,在西潮沖擊下花果飄零。扭轉這一困局、實現中華文化浴火重生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文化。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蒯大申認為,今天的中國人是古代中國人的后代,今天的中華文化是傳統中華文化的延伸,歷史長河中民族性格的演變與文化重心的轉移,都是文化自身的調適與更新,而非外來文化的替換。中華文化源自中國這塊土地,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在面向現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傳統文化中基本的優秀的核心價值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并在中華文明的未來發展進程中不斷繼往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清華大學教授熊澄宇指出: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同時,還要強調文化建設與歷史傳承的關系。激活中國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全面梳理與提煉我國傳統文化資源。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弘揚那些具有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同時積極探索和設計有益的和可行的文化制度,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以我國經濟改革的經驗和教訓為借鑒,完善社會主義文化制度建設。借助互聯網、手機等新的科技平臺,促進以中國文化為基本元素的文化產品和產業開發。激發全社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支持我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優勢的新興文化業態的發展,關注中文文化產業的整合與互動,對那些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色的優秀內容產品,要通過相應措施給予專項支持與幫助。在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的建構與交融中,塑造中國文化的整體形象。
思想文化界批判歷史虛無主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12月25日發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虛無主義批判文選》認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不是一種學術思潮,而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內出現的一種嚴重的政治思潮,嚴重威脅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北京大學教授梁柱認為:歷史虛無主義就是指對我們自己的歷史、對民族的文化采取輕蔑、否定的態度,否認歷史的規律性,承認支流而否定主流,透過個別現象而否認本質,孤立地分析歷史中的階段錯誤而否定整體過程。歷史虛無主義者們往往打著“反思歷史”“還原歷史”的旗號,任意歪曲史實,顛覆科學的歷史結論,制造思想混亂,具有很大的欺騙性、迷惑性和滲透性。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蘇俄倫理道德觀的歷史演變及其經驗教訓研究》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和批判,指出:歷史虛無主義者以挖掘歷史真相之名,做背離歷史之事,對史實的判斷沒有遵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沒有堅持符合國情的道德價值標準。虛無主義作為對待歷史的一種態度,掩蓋了歷史真相,也愚弄了群眾。真相可以被抹殺,那么支持真相或真理的價值——義務、誠信、良心、滿足感、責任心,通通會變得無足輕重。長此以往,這種態度極易演變成人們認識歷史、看待現實的根本錯誤的方法論,以為什么都是可以否認的,任何人任何事均無價值可言,那么失去了神圣感的人,還能指望他在群體和個體的行動中有什么貢獻呢?《解放軍報》刊文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是舶來品,源自拉丁文,德國哲學家雅各比在1799年《給費希特的信》中首次使用。后來尼采把否定系統和道德原則的現象稱為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在理論上是荒謬的,思想上是錯誤的,政治上是有害的,所以在西方也未成氣候。歷史虛無主義就像一種思想意識形態鴉片,西方人知道它有毒,在自己的國家禁止吸食,卻向社會主義國家大量傾銷。其目的一是麻醉腐蝕這些國家的人民,控制奴役其思想;二是達到分崩離析這些國家的目的。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堅決抵制,在歷史虛無主義暗涌冒頭的時刻堅決封堵,決不允許其泛濫成災。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和平與正義之聲——歌謠與抗戰”“2015中國文藝理論前沿峰會”“回顧與前瞻——抗戰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等研討會,大力糾偏歷史虛無主義,強化當代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重塑抗戰文藝創作“歷史理性”與“史詩品格”,受到觀眾和學術界好評。
純文學在尷尬生存中努力前行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滿足了很多人的諾獎情結,但是純文學閱讀在碎片化時代仍然面臨著尷尬生存。2015年8月16日,四年評選一次的茅盾文學獎公布了第九屆獲獎名單,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五部長篇勝出。無論是評獎規則、獲獎作品,都體現了最大可能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但“茅獎”依然受到質疑和批評。這背后,一方面映照出文學觀念從經典引領到消費娛樂的重大轉變,另一方面營造出快餐文化時代人們閱讀趣味的狹隘和片面。但是文學審美觀念的保守傾向也值得警惕。學者侯虹斌尖銳地指出:“茅獎”乖乖地變成了終身成就獎,一種對成名超過二 三十年甚至超過五六十年的作家的獎掖,一種對已形成自己明確的風格多年,并過了創作巔峰期的作家的一種追認。與此相對照,2015年2月,在距離路遙的 《平凡的世界》首次亮相過去了近30年后,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與觀眾見面了,又一次激起了讀者閱讀《平凡的世界》的熱情。《平凡的世界》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有人氣的獲獎作品,“影響不計其數中國人的必讀書”,激勵億萬國人,給幾代人以精神力量。
本年度有兩位詩人的作品倒是讓人們接受了一次純文學的感動。一是身患腦癱疾病的女詩人余秀華,另外一位是曾在上世紀80年代引起詩歌旋風的詩人汪國真。余秀華,1976 年生于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橫店村,網絡詩人。2015年1月中旬,余秀華的詩歌作品經由網絡推廣和學者酷評推波助瀾,成為備受矚目的網絡文化現象。2015年1月,廣西師大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藝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其詩歌獲得廣泛關注與閱讀。2015年4月26日,詩人汪國真去世,引發了一輪懷念潮。汪國真1985年起開始詩歌創作。1990年開始,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不斷發表作品掀起一股“汪國真熱”,與當時的瓊瑤、三毛等來自港臺的輕快閱讀風氣相互應和,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汪國真是最后一位讓詩歌和公眾真正產生聯系的詩人。詩人陳魯民把汪國真和白居易相比,他們都追求“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詩人高昌撰文評價汪國真:“如果用一個詞匯來形容重讀汪國真新詩的感受,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震撼,而是潤澤。他不是以霹靂手段震撼神經的詩人,卻用拈花一笑的淡淡情懷來滋潤人心。作為一顆閃耀著心靈光芒的符號式的詩星,是什么樣的云彩也無法遮蔽的,是不該也必定不會長期被所謂‘詩壇’所遺忘的。”
絲綢之路研究成為學術熱點
2013年秋,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做主旨發言時指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盡早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推動亞洲發展和安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勾畫了“一帶一路”戰略的框架和基本內容。“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力推進引發了學術界對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廣泛研究。
2月11日至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新華通訊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福建社會科學院共同承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來自中國、印度、泰國、新加坡、緬甸、埃及、美國等30多個國家的兩百余名專家學者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研討會以“打造命運共同體,攜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6月17日,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在哈薩克斯坦南部城市阿拉木圖舉行,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韓國、俄羅斯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以及聯合國官員就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意義和前景、給地區各國帶來的機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研討會由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館和哈薩克斯坦法拉比國立大學聯合舉辦。12月21日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和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共同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此次研討會設置三大議題:中國—東盟關系與絲綢之路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與區域產能合作;民心相通與絲路建設中的社會人文交流。
10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主辦了草原絲綢之路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28日,《中國文化報》理論部與包頭市文化局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就“草原絲綢之路與包頭文化建設”進行了深入討論。12月21日,《光明日報》與四川省社科院,德陽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研討會”在四川省德陽市召開。與會專家以南絲路上的節點城市德陽與中原及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互動為主要線索,深入研究探討南方絲綢之路所存在的內涵和意義,給南方絲綢之路的研究注入了新鮮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