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民間文化是存在于老百姓心頭、口頭、手頭的文化。由于千百年來不被主流社會重視,缺乏文字記載,在具體事象上往往難以找到源頭,使得中國土生土長的民間文化,不論是民間文學、民間表演藝術、民間美術還是民俗,近年來頻頻被國內外學者“論證”為來源于境外,就連七夕節、寒食節、端午節甚至狼外婆等民間故事,都被說成是外國傳進來的;與此同時,國內各地興起了打造民間文化的熱潮,出現了一批偽民俗、偽遺產。如果聽任這種現象發展下去,我國優秀的民間文化不是被境外“搶注” ,就是被國內改造得面目全非,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將被侵蝕殆盡。在此狀況下,亟需對民間文化進行探源。
對民間文化進行探源,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其一,可以正本清源,理清民間文化的來龍去脈,從而理性傳承、科學傳承;其二,可以消除偽民俗、偽遺產;其三,可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掌握話語權、主動權。
也許有的學者認為,民間文化是現實存在的文化,分不出哪里是源,哪里是流,根本無法探源。可事實上,由于民間文化在歷史典籍中也曾留下雪泥鴻爪,在竹簡中、金石上甚至老百姓的口頭上也可以找到它的源流,可以探究出它的源頭。
如何對民間文化進行探源呢?
深入民間,尋找一手材料
“禮失求諸野”,民間文化在民間的傳承相對固定(除非有文人刻意改變) ,特別是在偏遠的地區,常常會有流傳上千年、數千年不變的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史詩等,如前幾年在貴州麻山地區發現的苗族史詩《亞魯王》 ,只要我們深入田野、忠實記錄,就能搜集到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就能找到民間文化的源頭活水。
在搜集民間文化時,一定要忠實記錄,原汁原味保存,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修改潤色。如果搜集者、整理者按照自己的意志改來改去,民間文化就會面目全非,真實性就會大打折扣。這方面的教訓必須吸取。由于民間文化的多樣性、獨特性,我們現在認為不合時宜的、錯誤的,將來卻可能是最有價值的,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審美觀,還是以保留原來的、本來的面目為好。
多方搜集,掌握完整信息
在搜集民間文化的過程中,有時會遇上面對同一個故事、傳說、事件卻眾說紛紜、讓人莫衷一是的情況,這就要多方搜集,力爭掌握完整的信息,以便比較、分析,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如果條件許可,可以把有關學者和傳承人召集在一起,開個座談會,請他們詳細講述、當面辯論。甘肅省康縣流傳著一種獨特的婚俗——女娶男嫁,男方嫁到女方家后,一切遵從女方家族的習慣和規矩,并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輩分改名換姓。當地學者說這種婚俗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是由于石達開兵敗大渡河以后,余部有一支來到這里,化整為零,以女娶男嫁的方式隱藏并生存下來,從此這種婚俗就在甘川交界的康縣太平一帶傳承并影響至今。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即使是真相,也肯定不是真相的全部。通過專家與當地學者座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其一,男人入贅即嫁到女方家的事例在古代以至先秦時期普遍存在。康縣地處秦巴山地,又是漢羌等民族雜居地,存在男人入贅現象并流傳至今很正常。其二,這種婚俗流行與茶馬古道有一定的關系。由于外來人口多,路途艱險,加上物質匱乏,客商一旦被搶劫、丟失貨物或生病無錢醫治,難以回鄉,只有入贅在當地,“男嫁女娶”、女人當家的現象自然就出現了。其三,太平軍石達開余部在此隱姓埋名并生存下來加劇了這一習俗的傳承、傳播。這樣的結論,就比較有說服力;這樣的探源方式,也比較科學。
借助考古,巧用三種資料
這三種資料是:傳承人的口述、文獻資料(包括簡牘、金石資料)、考古發現之新資料。對民間文化進行探源,傳承人的口述自是最重要的資料,但文獻資料、考古發現之新資料也是重要佐證。現在很多人認為狼外婆故事源于西方童話小紅帽,事實上,我國民間如魯西南地區很久之前就流傳著類似的故事,早在清代康熙年間黃之雋記錄的《虎媼傳》,就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狼外婆故事”。顯然,《虎媼傳》為“狼外婆故事”這一類型的民間故事探源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很多民間文化之謎借助文獻資料和考古發現之新資料往往迎刃而解。牛郎織女傳說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自先秦到今天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但什么時候人們把兩顆星宿編排成一對情侶的呢?民間文學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休,主流觀點認為是漢代以后甚至南北朝時期。1975年11月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簡,其中的《日書》記載:“丁丑·己酉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甲種一五五正)“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甲種三背)
意思是,在牽牛娶織女之日是不宜婚娶的,否則會遭遺棄或離異。簡牘勝于雄辯,這段文字說明到了戰國時期(最遲秦朝初年) ,天上的兩個星宿牽牛和織女已經被人們演繹成一段愛情悲劇故事了。多年的謎團,迎刃而解。
登高望遠,跳出地域局限
進行民間文化探源,地方學者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地方學者從小在當地生活,熟悉當地的民間傳說、風土人情,對這一地區的民間文化最有發言權,但我們也要注意,由于地方學者對家鄉的熱愛,加上對外面的世界了解較少,難免有較強的地方情結,從而妨礙了對真實的理性探究。山西省臨縣距離劉邦斬蛇起義的地方(古豐西澤中,今江蘇豐縣西部)大約900公里,當地學者說劉邦斬蛇起義就發生在他們縣城北邊的山上,不但老百姓都這么說,還寫進了宣傳冊中,實際上, 關于劉邦斬蛇起義歷史記載非常清楚,豐西澤不可能在山西。我們要跳出地域局限,在思想上引領,在理論上提升,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由源及流,重在當代傳承
民間文化來源于民間,發揚于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普通百姓、民間藝人的改編、加工,幾百年、上千年之后,有的會變化很大。通過對這種變化的探尋,我們可以看出不同時期人們的不同心理狀態、審美意識;通過對原始狀態的考察,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價值取向,有利于當代理性傳承、科學傳承。作為民間的孝文化,二十四孝故事婦孺皆知,其中不少故事,近代以后備受人們撻伐,成為儒家和傳統文化的罪狀。事實上,“賣身葬父”“為母埋兒”“刻木事親”,這些備受爭議的故事,與孔孟儒家孝道的初衷有相當大的距離,它們只是體現了某些宋元理學家的價值取向,而且從出現這些故事起,就遭到了一些儒家學者的激烈批評。在流傳至今的東漢時期的武梁祠畫像中,有十六位孝子的故事,可以稱為“十六孝” 。孝子主要是在父母生前奉養盡孝,既沒有“為母埋兒”,丁蘭也沒有因為木人休妻。在表現董永的畫像中,董永的父親坐在樹蔭下的獨輪車上,手持鳩杖,董永本人站在父親面前耕作,父子相向而視,表現的是一個帶著老父下地勞動的董孝子,就像當今時代表彰的帶著爸爸或媽媽上學的孝子一樣。后世的二十四孝故事,董永家貧,“賣身葬父”,“孝感動天庭”,才獲得仙女的芳心,違背了儒家孝道的本質:奉養盡孝。武梁祠畫像中的十六孝,不是“挾太山以超北海”的高大上,只是“為長者折枝”,做了人們都可以做卻沒有做的孝行。后世的夸張與演繹,才使一個個易學易效法的孝子變成一個個高不可攀的典型。由源及流,順藤摸瓜,理清了民間孝文化的來龍去脈,對于當今弘揚、傳承孝文化,具有很好的借鑒、啟發意義。
由此看來,民間文化亟需探源,可以探源。通過探源,既有助于傳承、弘揚優秀的民間文化,消除偽民俗、偽遺產,也能使我們獲得真相,在民間文化的國際傳播中掌握話語權、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