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最近幾年,上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講述中國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是用語言講述的,有的是用行為講述的。我們的工人幫助國外蓋大樓、修鐵路,我們的醫務工作者在非洲救死扶傷,我們的海軍在亞丁灣護航等,都是用行為講述中國故事。用行為講述故事的人實際上也是創造故事的人。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實踐中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勞動,已經構成了一個偉大的中國故事,為作家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創作源泉。
我看到剛剛獲得安徒生文學獎的曹文軒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說一個人有力量、有能力,除了他自己有點強之外,還在于背后他人的力量,這個他人,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可能是一個家族,可能是一個團體,而我的背景是中國。這個經受了無數苦難與災難的國家,一直源源不斷地向我提供獨特的寫作資源。我的作品是獨特的,只能發生在中國,但它涉及的主題寓意全人類。這應該是我獲獎的最重要的原因。”今天參會的還有去年獲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的劉慈欣,他獲獎后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他研究科幻文學發展歷史,發現當一個國家的國力上升、國家安定團結、文化繁榮發展的時候,也必定是科幻文學發展的黃金時代。所以他寫的雖然是科幻小說,但背后同樣有一個深厚的中國背景。我非常贊同曹文軒、劉慈欣的話,他們說出了中國作家的心里話。
剛才,我們的專家還講到了坦贊鐵路。這個故事非常有說服力,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中國人在當年那么貧困的時候,還能夠勒緊腰帶省吃儉用地支持欠發達國家的弟兄們。現在我們比較富強了,我們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發展中國家。這一點讓我感到我們這個國家是有性格、有品德的,我們窮的時候有骨氣、富的時候講義氣。這樣一種國家形象,是靠千百萬中國人用行動講述的故事塑造出來的。
我們擔任講好中國故事文化交流使者,需要在很多國際場合用口頭敘述來講故事。這是一項重要工作,作家也有這方面的優勢。但我想,作家最根本的職責還是寫作,最終要靠筆來寫故事、講故事。我個人的體會是,用文學的方式講故事,應該先從自己的故事講起,在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熟悉的家人、親戚朋友的故事基礎上,再通過閱讀、觀察、采訪等一切方式所獲得的故事基礎上,加以綜合想象訴之于語言、形象,最后成為文學作品。無論是口頭講述的故事還是用筆寫出來的故事,最終還是人的故事,是人的命運的故事,人的情感的故事。作家要寫出來的是人的豐富性,以及人的豐富性所呈現出的人類靈性與終極的向善與美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所有故事的核心是情感。一個故事只有情感飽滿,才能夠打動讀者或者打動觀眾。
中國作家寫出來的故事,當然首先是給中國讀者看的,但也希望能夠翻譯出去讓更多的外國讀者看到。我認為,嚴肅的中國作家從來不會去揣摩外國讀者的趣味,他只是把感動了他的東西寫出來。只要是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會具有一種普遍性。這種普遍性建立在作家對人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也是文學能夠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這就要求作家首先應該保持跟人民情感的一致性,跟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親歷了這個偉大時代的變革,應該身體力行,把這個偉大時代的偉大故事講出來、寫出來,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這個時代中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側面。用文學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