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大家談
道路已經開通,航向已經指明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標志著我國文藝事業進入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國文藝工作在習總書記講話 精神鼓舞下,加速進入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主航道。在講話發表一周年的當口,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正式下發,進一步細化、落實了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戰略部署 ,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再次指明了方向。
《意見》基本是按照習近平文藝講話的思想脈絡組織結構的。所不同的是,它在六個主標題下,把具體的意見歸納為25條,顯得更為清晰、具體和明 確。這25條意見,不僅對當前我國文藝創作和批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且從“問題域”的內在邏輯看,可以說構成了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簡明表 達。
審時度勢,把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作為主軸
《意見》從根本上說是圍繞著如何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這個大課題展開的。如何繁榮?怎么發展?是它的根本著眼點和落腳點。要想解決好這個根本 問題,就須“充分認識文藝工作的重要作用”,就須“準確把握文藝工作面臨的形勢”,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提出“文藝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才能結合實 際、有的放矢。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文藝工作,把它看作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推動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文藝承擔著“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 建精神家園”的使命,肩負著“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職責。這種使命和職責,既是我國文藝遇到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是推動其走 向繁榮發展的動力之源。
當然,誠如《意見》指出的,我國文藝在百花競放、蓬勃發展的同時,確也存在著許多亟需重視和解決的弊端。如“價值扭曲、浮躁粗俗、娛樂至上、唯 市場化”;“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濫造”;文藝評論“缺席”、“缺位”,“對優秀作品推介不夠,對不良想象批評 乏力”,等等。這些問題,增強了價值引領的需求,突顯了打造精品力作的任務,強化了辨析善惡、美丑的能力,對推動改革創作、傳播、消費體制機制,調整文藝 業態、環境、格局的手段和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基于這種判斷,《意見》中的許多內容是對癥下藥、切中肯綮的;《意見》對文藝工作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的 論述也是高屋建瓴、振聾發聵的。
《意見》指出:“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中國夢為時代主題,以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為根脈,以創新為動力,以創作生產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推出更多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不斷滿足人民 精神文化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這 里用七個“以……為……”的句式,通過“中心”、“引領”、“靈魂”、“主題”、“根脈”、“動力”、“中心環節”的措辭,言簡意賅、系統完整地把繁榮和 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路徑揭示了出來。這無疑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一個創造。
立足實踐,提煉總結我國文藝發展的規律性成果
從國情出發,《意見》緊扣時代主題,把握時代精神,破解實踐難題,通過許多有現實感和針對性的“問題域”設定,對人們關心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給出了科學的解答。
譬如,《意見》說:“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牢固樹立人 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自覺以最廣大人民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在人民生產生活中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生動展現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用現實主義精 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歌頌光明、抒發理想,鞭撻丑惡、抵制低俗,給人民信心和力量。”這就把為什么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以及如何“為人 民抒寫、為人民抒情”闡釋清楚了。再如,為什么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意見》認為,因為“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衣食父 母。”只有“虛心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進行生活積累和藝術的提煉”,才能激發創作活力,收到切實效果。同時《意見》還列舉了多種深入生活的方式與 保障機制,強調繁榮群眾文藝和“建立經得起人民檢驗的評價標準”的重要性,這又極大地提升了我們對文藝與生活、文藝與人民關系的理性認識。
中國夢是時代主題。著力書寫人們尋夢的理想和追夢的奮斗,匯聚起同心筑夢的強大精神力量,《意見》給出的指示是要“不斷豐富拓展中國夢的表現內 容,既講好國家民族宏大故事,又講好百姓身邊的日常生活,用生動的藝術形象和敘事體現中國夢的豐富內涵,見人、見事、見精神。”如此一來,中國夢在文藝創 作中就成了有血有肉的東西。特別是《意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時代表達”,把愛國主義看作是“中國精神最深層、最根本的內 容”,看作是“文藝創作的永恒追求”,不管歷史條件發生任何變化,都要尊敬、頌揚、記住和書寫為中華民族做出歷史貢獻的英雄,這就旗幟鮮明地反對了歷史虛 無主義,有底氣有風骨地拓寬了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審美空間。
《意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是一個耀眼的亮點。而在這方面的論述中,它又突出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光彩。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做好批判繼承工 作,是使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靈魂的重要一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堅實根基。為此,《意見》強調,要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從傳統文化中提煉符合當今 時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規范、價值追求,賦予新意、創新形式,進行藝術轉化和提升,創作更多具有中華文化底色、鮮明中國精神的文藝作品。”在這里,那種 否定中華文明、無視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做法是不對的;那種“以洋為尊”、“為洋是從”或不知道對優秀傳統文化要進行改造、提升、轉化、創新使之符合時代需 要的做法,也是不對的。
創作優秀作品,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心。如何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則是問題的關鍵。《意見》在這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可謂既符合藝術經驗 和規律,又發人深省、入木三分。例如,“堅持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這是常規的見解。但“堅持內容為王、創意致勝,提高文藝原創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 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著力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卻頗為新穎獨到。這種說明觸到了創作的痛處,也抓住了主要矛盾。從多年的實踐和教訓來看,把 原創精神提到如此高度,注重出新出彩,注重讓人心動的感染力,這的確是克服創作普遍存在缺乏個性、過多過濫、低水平重復毛病的一劑良藥。無論對于傳統文藝 還是新興的文藝,它都有著“靶向”的功能和療治的作用。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除了有好的方針政策,還須有好的創作主體。這同“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的道理是一樣的。沒有高素質的文藝人 才,哪兒來的高質量文藝作品?沒有富于“學養、涵養、修養”的作者,哪兒來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藝術震撼力強的大作力作”?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 藝,歸根結底要培養和造就大批社會主義的歌手和文藝家。所以,《意見》斬釘截鐵地指出:文藝工作者“必須把思想道德建設放在首位”,必須“深化馬克思主義 文藝觀學習教育”;必須“引導文藝工作者打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基”,“牢記文化擔當和社會責任”,努力“成為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擁護者、踐行 者,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行者、先倡者”。這樣,無論是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還是弘揚崇高的美學精神,才會有切實的人才保障與隊伍支撐。《意見》從實踐中提煉和 總結出的這些經驗,的確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規律性成果。
開拓創新,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
應該說,《意見》雖以文件的形式出現,但透過這種特定的形式,將之放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史大視角考察,完全可以發現它是一種提綱挈領的頂 層設計,為建構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做出了豐瞻的貢獻。之所以這么說,理由之一是因為它認真貫徹了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精神,符合我 國文藝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訴求;理由之二是因為它所表達的意見,都是從實踐中來的,都是對新時期文藝和文藝工作經驗的總結,明顯帶有理論提升的色 彩。如果把這些意見綜合起來分析,幾乎可以說看到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整體性新面貌。
毋庸諱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面臨的需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很多。但這些問題除了價值觀和歷史觀的層面外,我認為主要是這樣兩個方面:一 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行社會主義的藝術生產問題;一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文藝的審美和創造的關系問題。這兩方面已經和正在提出許多過去不曾提出的理論問題 和實踐問題。如文藝思想“多元化”問題、“大眾文化”問題、文藝消費模式與格局變化問題、網絡和新媒體沖擊問題、作家和讀者身份問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關系問題、新的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對傳統的文藝觀和文藝政策構成了挑戰。《意見》不但不回避,而且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和正反兩方面經 驗教訓,做了透辟的、合理的、有說服力的解釋,既顯現其思想的新穎性、時代性和創造性,實際上也是對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豐富與發展。
習近平同志在一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復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 堅持。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 義。” 前不久,習近平又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發出“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號召。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 部分。因之,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是一件合乎邏輯的、理所當然勢所必至的事情,因為這是我國文藝科學發展的歷史必 由之路,是我國文藝科學未來的基本走向與基本目標。習近平的文藝講話,已經給了我們諸多的啟迪。《意見》的許多理論貢獻,也值得我們認真開掘。
《意見》謀篇布局就有深意。它先從“做好文藝工作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談起,接下來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然后講如何“讓中國精 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接著談怎樣“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再接下來講“建設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問題,最后講“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 導”問題。這六個部分,某種意義上對應的正是文藝本體與價值功能論、創作論、發展論、作品論、作家論和管理論。而每部分中,又分有三至六個不等的分支問 題。比如以“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這部分為例,其中就包括“13.把創作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14.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 “15.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16.大力發展網絡文藝”、“17.加強文藝陣地建設”、“18.推動優秀文藝作品走出去”六個小 節。其他各部分的布局也大體如此。這些“問題域”和具體“意見”,都是從現實需要中提煉出來的,非常實際也非常“接地氣”,有著強烈現實感和實踐性。從宏 觀理論體系看,就相當完整地鋪展了文藝學的基本框架,而且講了許多前人沒有講過的新思想、新道理和新觀點。通過這個體系結構,我們不僅看到了中國經驗、聽 到了中國聲音,了解到中國智慧,認識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文藝規律的尊重和把握,而且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建構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描繪出的藍圖 與雛形。《意見》和習近平同志的文藝講話一樣,都是號角,都是指針,它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構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話語體系恰逢其時。
《意見》以體大思精的理論性和求真務實的操作性,對建立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研究自身的學科范式、話語體系以及增強學術的主體性,具有示范的意 義。這種范式、話語和主體性,對抵制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股源于西方現代、后現代文藝思潮的侵蝕,也具有免疫的能力。它體現了我們黨的戰略定力、文化自 覺和理論自信。歷史告訴我們,靠西方文藝學說是不可能“解救”中國的文藝學研究的;靠“拷貝”外國的文藝理論也是制造不出解決中國文藝問題的“良藥”的。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談到: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那是絕對沒有前途的。 《意見》中也鄭重指出,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中國傳統文藝理論評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外國文藝理論,研究梳理、弘揚創新中華美學精神,推動美 德、美學、美文相結合,展現當代中國審美風范。”這才是繁榮發展中國文藝理論和批評的正道。《意見》還提示,要“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編好 用好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教材,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貫穿到課堂教學和文藝評論實踐各環節”。這就鮮明地昭示出構建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的方法與任務,昭示出在理論碰撞和風云激蕩中獲得更大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話語權的宗旨與途徑。
時代在巨變,使命在召喚。道路已開通,航向已指明。在習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和《意見》精神的鼓舞下,我國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一定會迎來新的春天,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一定會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