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日前,著名文學期刊《收獲》開通手機“行距”APP在線投稿。長期以來,嚴肅文學雜志大多只接受紙質投稿,這次《收獲》跳過電子郵箱投稿,直接通過手機APP軟件接受在線投稿,在純文學領域堪稱首創。《收獲》主編程永新指出,這次“大動作”意在為寫作者爭取到更自由和便捷的通道,讓更多有寫作才華的年輕人冒出來。同時,在提升優秀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傳播力及IP價值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施晨露:《收獲》歷史上曾多次有過“領風氣之先”的創舉,上世紀80年代開辟先鋒文學專號,90年代推出了以余秋雨《文化苦旅》專欄為代表的作家文化地理散文,進入新世紀,將一批活躍在網絡上和青春文學領域的文學新星引入到純文學疆域,等等,但這些都局限于內容,這次則是在投稿和審稿形式上作出了一次重大革新,與當下最熱的手機客戶端結合起來。這次改變的意義何在?
程永新:今天,互聯網幾乎已經和每個人密不可分,新媒體已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包括信息來源的渠道和知識儲備的方式。傳統媒體必須要突圍、轉型,找一些改變的可能性,順應時代變化。與新媒體的靠近、結合,就是一個大趨勢。傳統紙質媒體限于版面、篇幅、出版周期等問題,時會造成遺憾。比如,我們因為篇幅問題不得不忍痛放棄了徐則臣的《耶路撒冷》,因為出版周期而不得不放棄了東西的《篡改的命》。
其實我們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已經有蠻長時間了,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推出了雜志淘寶店,開出了收獲微信公號,粉絲已經超過了10萬人,再比如我們與亞馬遜平臺、中信出版社,都有一些電子書項目的合作。所有這些嘗試,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這次和“贊賞”的合作,是正式跨出了擁抱互聯網的一步。我們秉承《收獲》創始人之一巴金先生提出的“文學雜志就是出人、出作品”的宗旨和主張,讓我們的投稿平臺更直接地向那些年輕寫作者敞開。《收獲》這次改變的意義在于:為寫作者爭取到一個更加自由和便捷的通道,讓更多有寫作才華的年輕人冒出來。
施晨露:為什么不是公布一個電子郵箱讓寫作者投稿過來?
程永新:僅僅公布一個電子郵箱,過于簡單。我們想做的是一個立體化的、交互性的,同時又是獨家的、進入設置上嚴格把關的寫作空間。在這里,我們會挑出最好的東西在紙質媒體上發表,也會建立起一個類似于“《收獲》園林”式的片域,讓更多新人可以在這里呈現他們的作品。
我們設想中的“《收獲》園林”是一個開放性的作品集成,不僅《收獲》在里面遴選好作者,全國紙質文學雜志,只要愿意和我們簽約,也可以來挑選適合他們的文學作品。我們要做的事情,是為文學新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包括影視版權的代理。
施晨露:所以“行距”不僅僅是《收獲》投稿方式的改變?
程永新:首先,當然是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的投稿方式,但更根本的是這種改變延伸、拓展出很多有意思的事。你可以說它是建立了一個自由通道,為未成名的寫作者提供舞臺;也可以說是重新建立起了文學編輯與文學讀者、文學寫作者之間的關系。過去的關系是規定好的、老套的,你寫好稿子,寄到編輯部,等回音,現在則是自由、便捷和共時的。
當然,一種理想的關系需要不斷在交流中磨合,這當中肯定會碰到不斷需要解決的問題。總的來說,通過“行距”,我們嘗試為傳統紙媒的突圍探索道路。
施晨露:興起于十來年前的文學網站的模式,有沒有為《收獲》的這次互聯網轉身提供參考?
程永新:文學網站的模式對我們是有啟發的。文學網站的廣泛參與度使各種人能自由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是它的好處,我們也曾從網站上涌現的作家里挖掘出了好苗子,發表了他們的作品。但是另一方面,文學網站上的作品非常多,質量參差不齊,這是它的不足。傳統文學媒體雖然有三審制,有嚴格的把關人,有獨具慧眼的編輯力量,但投稿的方便程度卻遠遠不如。所以,我們想把傳統媒體的職責、工作,與網站自由開放空間的優點、長處,結合在一塊。現在終于產生了這樣一個機會。
施晨露:《收獲》所有人員加起來也就是十來口人,能夠承受“互聯網+”帶來的工作量嗎?
程永新:在“行距”產生之前,我們編輯部一直有兩到三個人專門審讀自由來稿。許多優秀作家就是我們從自由來稿中發現的。有了“行距”之后,投稿后的第一道關就是由我們的“小門審”,也就是原先專門審讀自由來稿的編輯人員來初讀,如果感覺不錯,就會傳遞給“大門審”——更加成熟和資深的編輯來把關。如果還能繼續往下走,就可能會迅速交到我的手上。我們會調整內部的制度設置,來適應審稿方式的改變,滿足“出人出作品”這么一個原則。如果來稿量多了,我們會調動編輯人才儲備力量,增加“小門審”的人手。
施晨露:這個平臺的可能性很多,感覺《收獲》想做的事情不少?
程永新:是的,我們有一些想法,都是醞釀已久,并非臨時起意。比如,其它紙質文學雜志如果有意愿,也可以和我們簽約,進來尋找適合他們的作家作品,而我們在這個當中起一個引領的作用。再比如,提供影視版權代理服務,做“劇本工廠”。
我們也一直有意做一個線上文學雜志,把一時還不能在紙質《收獲》上發表的作品放在這個線上文學雜志發表,做成《收獲》的副牌,或者說,青春版。讓寫作者的才華最大程度地得到呈現。
還有一個想法,有了這個交流機制,未來我們有沒有可能做成在線寫作教育平臺?也就是說,讓《收獲》的編輯力量——最為核心的、不可替代的這樣一種優勢,為更多寫作者帶來點撥、引導。
總之,我們一步步來,先做好投稿平臺,再做好下面的環節,最根本的是把制度建立起來,實現《收獲》六十年來“出人出作品”的目標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