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河北作協召開青年作家研討會 發掘潛力,發現不足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6月29日08:57 來源:中國作家網
      會場會場

        6月18日上午,河北青年作家楊守知、孟昭旺、張敦小說創作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副主席李延青,以及陳福民、陳沖、封秋昌、王雪瑛、魯太光、劉建東、李秀龍、胡學文、楊紅莉、桫欏、劉素娥等作家、評論家參加研討。會議由河北文學院院長司敬雪主持。

        定期“問診”,方知得失

        關仁山在會上介紹說,近年來河北文學院在培養青年作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機制,包括建立導師輔導制度、建立大刊名刊獎勵制度、舉辦青年作家改稿會、“尋訪文學大家”活動等,對于調動作家創作積極性,促進青年作家成長,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有一定創作潛力的青年作家舉辦研討會,也是河北文學院扶持青年作家的工作舉措之一。參加會議的作家、評論家經驗豐富,理論深厚,希望青年作家虛心學習,認真消化吸收,努力使自己的創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李延青說,本次研討會的召開體現了河北省作協黨組對青年作家的關懷與厚望。三位青年作家的創作或以扎實地生活底蘊取勝,或以自覺地文體意識見長,已初步顯現出自己的創作個性。希望他們能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發揚優勢,補足短板,使自己的創作更上一層樓。

        河北省作協副主席、保定文聯主席劉素娥在致辭中對省作協、文學院長期以來對市縣作協工作的支持和采取各種措施,堅持培養基層作家的做法表示感謝。

      孟昭旺孟昭旺

        孟昭旺:從“文藝腔”脫身,接上“地氣”

        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圍繞楊守知、張敦、孟昭旺三位青年作家的小說創作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研討。

        陳福民認為,在孟昭旺小說創作中,作者自覺地把童年經驗、少年經驗作為自己寫作的主要推動力,原始推動力層面上與先鋒文學某些元素相遇,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但語言上帶有一點刻意的歐化表達方式,用這樣一種語言方式,去構筑少年情感世界的時候,其稚嫩和深刻是共存的。一個好的寫作者,沒有經過文藝腔的訓練,絕難抵達成功的境地。但隨之就帶來一個致命的問題,要把文藝腔保持多久?肯定不能時間太長,作家必須盡快從中走出來。對于孟昭旺來說,他今后需要注意的是視野的擴展,通過題材的廣泛性,呈現出對世界復雜性和廣泛性的對接。

        陳沖說到孟昭旺最近正在創作的作品,認為這些作品完成度低。這不是說他在寫作技巧上退步了,而是說他現在開始抓一些比較大的題目了,這些題目比較難,而孟昭旺現在所掌握的技巧還不足以很好地完成它。

        楊紅莉著重談了孟昭旺近期的創作。認為有明顯的變化,開始接上了地氣,生活味道濃了一些,不像原來和生活老是隔離著,有很大的距離感。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他的小說《流年記》中,生活在流動,我們看到了流動,但是沒有看出力量。任何流動背后應該是有力量的,不管是裹挾也好,吞噬也好;或者是積極的也好,消極的也好,它應該都是有力量的。如果這個流動本身沒有帶著這種力量,你就會覺得有平面化的感覺。

      楊守知楊守知

        楊守知:固守生活根據地,向心靈空間開拓

        魯太光針對楊守知的創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楊守知的創作與很多同齡作家不同,特別扎實。楊守知在基層工作,很容易遭遇一些危機,然后刺激他去思考。他作品里邊人心和人性的揭示特別多,特別深,折射出作者內心的痛苦與希冀。這是他的作品感動人的原因。他擅長從一個特別小的視角,把大時代的變遷,把人的糾結、無奈、痛苦、微小的歡喜感、擔當感寫出來。但楊守知的創作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他的小說中人物心靈風景比較少,筆下人物的歡喜與苦悶都是直接說出來,應該還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封秋昌重點談了楊守知的創作。認為楊守知是一個有著穩固的生活根據地的作家,他的作品都是來自生活和自己切身的體會。楊守知筆下的鄉鎮生活是真正的鄉鎮生活,而不是作家道聽途說杜撰出來的鄉鎮生活。在藝術表現上,楊守知能夠做到呈現與表現結合在一起,有些作品達到了一石二鳥的藝術效果。他所要表現的,正是隱含在主要事件背后的思想意義和情感,所以作品的內涵能夠超越事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楊守知的小說常常寫得比較滿,對于讀者的沖擊力不夠,是他當下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李秀龍認為,楊守知的文學創作起點比較高,很讓人喜歡。但是他的作品讀的多了,就會有一種不滿足感。比如《十字街》寫到最后,何芳萊到了宋遼戰場的遺址,忽然產生一種想飛的沖動。這句話非常好,完全可以作為這篇作品立意的基點。作家應該由此開始結構自己的小說,把人物心理深層的東西表現出來。這樣就可以把客觀事件變成心理事件,客觀敘述變成心里敘述,就可以寫出一篇非常有心理深度的作品。這是作家應該認真思索的。

      張敦張敦

        張敦:在封閉與虛構的文本中表達命運困境

        王雪瑛重點講評了張敦的小說創作。她認為張敦的小說擺脫了青年作家常見的自戀傾向地重復個人經驗,視野很開闊。他以日常生動的細節展現了小人物的生活,他們如何面對命運布下的困境,在圍困和局限當中他們怎么突圍。在尾尾敘述當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很清晰地,浮雕般展現出來,這很不容易。同時,張敦還通過小人物的塑造,映射出生活的艱辛,觸摸到這個時代的某些秘密。張敦接下來應該考慮的問題是,作家真實的自己跟筆下虛構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怎樣把自己的主體意識融入到對小說人物的思索當中。

        劉建東認為,張敦是有天生異稟的小說家。像《兔子》《我要去四川》,寫的都是小人物、小事情、小情緒,但是寫得很好。他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邏輯想象。包括對生活材料再生產、再制作的過程,非常圓滿,非常成功。這兩篇小說顯示了張敦的創作實力,讓人相信他的創作前景會很廣。劉建東同時指出了張敦創作中存在的缺點。認為他的封閉性限制了他的發揮。尤其寫院校生活的小說,完全落入了文藝腔里邊。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把封閉性和精致的藝術表達有機的結合起來。

        胡學文認為,楊守知的小說中雖然寫了村長、鄉長、縣長,但是他不是用干部的眼光去打量,是小說家在看,所以他的小說不是官場的眾生態,是實實在在寫人性的小說。但目前他面臨著一個突破問題,建議他認真思考如下三個問題。一要把握小說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二人永遠在前,事永遠在后;三物質性更少一點,空間再大一點。

        桫欏認為楊守知的不足是寫得“滿”,那種適度的敘事,適度的控制,適度的疏離還是有必要的。張敦的不足是寫得“窄”了,閉塞的空間導致了閉塞的敘事感覺。孟昭旺的不足是“怪”,雕琢的感覺明顯。

        楊守知代表三位青年作家發言。他認為河北省作協召開這些次研討會正逢其時,讓他們如沐春雨。各位老師的批評、點撥讓他們受益非淺。對省作協領導的關懷和各位老師的教誨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小說既是文學的,也是社會的,作家應該使社會和時代的影子投入到創作中來,為文明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司敬雪在總結發言中說,各位專家都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對青年作家進一步提高創作水平有很大幫助。他希望青年作家們要認真領會,努力消化吸收,把老師們的金玉良言變成自己的筋骨和血肉,使自己的創作再上一個新臺階。(冀文)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