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詩歌是人類的文化共同體 百余位詩人匯聚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6月28日07:52 來源:中國作家網 黃尚恩
      開幕式開幕式
      啟動儀式啟動儀式
      鐵凝致辭鐵凝致辭
      鐵凝與文學愛好者交流鐵凝與文學愛好者交流

        皮鼓舞雄渾,月琴聲幽雅,鍋莊里的篝火在搖曳。涼山這塊神秘的土地以其火熱的激情歡迎詩人朋友們的到來。6月27日,由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詩刊社、四川省作協、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昌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6年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開幕。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甘霖,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林書成出席并致辭。開幕式由中國作協副主席、詩歌周組委會主任吉狄馬加主持。此次詩歌周的討論主題是“詩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活動的盛況。

        鐵凝在致辭中代表中國作協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她說,來到西昌,來到邛海,深深感到這是一個具有特殊的文化氣質的詩意之地。這里是彝族的聚居區,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策源地。這里產生了很多彝族的詩人和歌手,他們是大小涼山的雄鷹和夜鶯。從這里的大山深處,走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詩人,更重要的是,彝族的偉大史詩《勒俄特依》《瑪姆特依》就誕生在這里。期待詩人朋友們感受到千百年來彝族先民留下的民族文化和詩歌文化,并用自己詩意的翅膀將中國偉大的詩歌和傳統文化帶回各自的故鄉。

        鐵凝說,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不僅是政治、經濟的構想,而且是跨時代的文化構想。在“一帶一路”的文化背景下,2016年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的舉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世界是多極的,需要多元的公平發展,而詩歌在推動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對話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詩歌的價值在全球化背景下愈加突出,詩歌已然成為詩意的紐帶,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的詩人通過詩歌這一人類共同的母語,得以進行跨文化、跨語言、跨民族、跨國別的詩意交流,并由此實現相互理解。

        圍繞詩歌周的討論主題,鐵凝說,詩歌是地方的,又是民族的,詩歌更是世界的。每一個詩人都有自己的故鄉,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的生命血脈,不斷汲取本民族文化和語言的營養,才能創造出來自于個人又超越個人的偉大詩篇。故鄉和民族是詩人之根。彝族詩人自古尊重萬物有靈,這在各地的自然生態遭受挑戰的全球化語境下具有切實的意義。詩歌能夠喚起人們的良知,喚醒人類相互信任的愛心。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詩歌是人類的文化共同體。詩人是民族的夜鶯,詩人是世界的良知,詩人是文明的信使,詩人是和平的福音。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借用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話來說,“沒有詩的未來是不值得期待的”。今后,中國作協將進一步致力于國際性的詩歌活動,進一步推動不同區域的詩人之間的文化交流,進一步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推動世界詩歌的多元發展、和諧共存。

        吉狄馬加在主持中談到,我們相聚在這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詩歌依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發揮著不可被替代的作用,詩歌仍然是這個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正是因為詩歌的存在和延續,我們彼此的心靈才能如此的親近。今天,詩人朋友們來到涼山,來到西昌,將會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熱情和彝族文化的詩意。作為一個詩性的山地民族,彝族人無論在文字意義上的表達,還是在口頭生活中的表達,都使用的是詩歌的形式。這座美麗的城市將見證不同文化之間的詩意交流,以及這種交流所產生的巨大的積極作用。正因為不同特質文化的交流,才會使這座古老的城市充滿著創造力。

        開幕式上,鐵凝、吉狄馬加、甘霖、阿來、鄒瑾、林書成、葉延濱、阿濤·貝赫拉姆格魯、弗蘭克·斯圖爾特等共同啟動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

        開幕當天舉行了兩場主題論壇,近20位中外詩人從不同角度對“詩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大家談到,詩歌創作起源于對個人性、地域性、民族性的辨認,但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不自覺地體現出對于普遍性、人類性、世界性的追求。如何在創作中平衡好兩者的關系,是每一個詩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據了解,此次詩歌周活動為期6天,接下來詩人們還將參加第三場主題論壇,以及多場詩歌朗誦會和田野調查活動。主辦方表示,要通過豐富而富有內涵的活動把此次詩歌周辦好,并將之作為一個長期的國際詩歌品牌進行打造。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