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第四屆青年作家批評家主題峰會在紹興舉行
      聚焦中國故事與青年寫作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6月15日08:00 來源:文藝報 李云雷

        6月4日,第四屆青年作家評論家主題峰會在浙江紹興舉行,本次峰會由人民文學雜志社、南方文壇雜志社、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文聯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青年作家批評家參加峰會。峰會以“中國故事與青年寫作”為主題,意在探究在新時代青年作家如何講述新的中國故事。《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何俊杰分別致辭,峰會由《人民文學》副主編寧小齡、李東華主持。

        魯迅與現代“中國故事”

        在峰會上,青年作家、批評家就本次峰會主題“中國故事與青年寫作”互動對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施戰軍談到,紹興是魯迅先生的故鄉,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多位主將的家鄉,我們到這里是一次文學的朝圣之旅。我們的主題討論要將中國故事多種面向、多種音色、多種觀察、多種邏輯關系呈現出來,匯成中國故事及其闡釋的活力,帶入到繁榮中國文學的夢想和實踐之中。何俊杰談到,紹興是一個文脈深厚的地方,從5000年前的大禹,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到王陽明,再到近代的魯迅、蔡元培、徐錫麟、秋瑾,紹興一直在中國文化與文學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饒翔說,在紹興討論中國故事特別有意義,現代中國故事是從魯迅開始的,中國故事這個提法只有放在時代變革中來看,才能顯示出它的獨特意義。當我們在說魯迅傳統的時候,應該注意兩點,一個是時代背景,一個是東西方的對比,我們要在今天的語境中重新認識魯迅傳統,講述新的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的豐富性

        “中國故事”涉及多個層面的問題,包括“中國故事”與個人故事的關系,中國故事的地方性、中國性與世界性等。石一楓認為,談起中國故事往往會忽略個人故事,說個人故事又會忽略國家、民族故事,但五四以來,魯迅、郁達夫所講的個人故事,就包含著對民族國家的深刻思考,新時期以后那些好的作品往往把國家故事重新講成個人的故事,能夠做到國家故事和個人故事的結合。今天,應該注意到這兩者之間不應該是矛盾的,而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黃德海談到,如果要講好中國故事,必須要跟世界上其他優秀文化交流,比如《海賊王》就把《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結合在一起,但創造出的是屬于他們的形象。創作中國故事,要吸收東方的、西方的資源,必須跟所有的故事生長在一起。林森談到,現在生活在城市里,網絡化把世界拉平,故鄉變成了無根的虛構。每個人感受世界的方式都很相似,但很難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有的時候寫作是很沮喪的,要寫好當代的經驗,需要從慣性里走出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

        講述新一代人的中國故事

        張燕玲認為,一個民族的歷史、精神、形象是由這個民族的寫作者講述和表現的,這種講述與表現在當下新的現實境況和時空背景下,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具難度。面對浩瀚繁復的時代經驗,青年寫作者在認識、表現上能否做到游刃有余?復雜性對作家想象力的挑戰,倒逼我們直面這個時代,深入世道人心,在更高層次上去直面世界,繼承中國文學的傳統,借鑒國外的寫作經驗,用藝術的方式講述出新一代人的中國故事。蔡駿談到,在都市長大的一代人很難找到故鄉的概念,當下都市的變化讓人們很難找到故鄉的感覺,人們只能在有限的記憶中尋找這些東西,當下的社會急劇變化,這些變化中就蘊藏著中國故事。金赫楠談到,在“70后”“80后”作家筆下,我們這一代是失敗的一代,無論你怎樣奮斗和掙扎,社會的現有機制終將把你打回原形。以前看前輩的小說,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他們的失敗感和大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但我們的失敗感并非如此,看起來奮斗花樣百出,實際上格局非常小。馬兵談到,我們批評的聲音還是希望“70后”和“80后”能寫出宏大的歷史感來,但他們的歷史感未必要像前輩的方式那樣寫。

        作為峰會重要議程之一,峰會現場投票推選出2015年度青年作家和批評家。石一楓當選“年度青年作家”,黃德海當選“年度青年批評家”,蔡駿獲“年度青年作家表現獎”,金赫楠獲“年度青年批評家表現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